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骨科護理中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骨科護理中實施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的效果。方法:將72例骨科治療患者按照護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6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比較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基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實施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能夠明顯提高骨科護理質量,增強護士護理服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保障患者安全,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骨科;崗位分級;績效管理;護理;作用
骨科是醫院重要的科室之一,工作強度大,專科技術性強,具有較高的風險性[1]。護理管理質量是衡量醫院醫療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在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提高醫院競爭力中占有重要地位[2]。績效考核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其通過量化指標約束護理人員的服務行為,促使改被動工作為主動工作,體現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原則,直接影響著護理的工作效率和質量[3]。聘用制護士是當前醫院護理隊伍的主干力量,因護理人員短缺,多數人員未經嚴格培訓就直接上崗,存在著經驗少、學歷低等情況,對護理質量造成一定影響。為了提高骨科護理服務質量,滿足患者的需求,本文進行了相關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收治的72例患者,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6例。觀察組男24例,女12例;年齡25~66歲。對照組男26例,女10例;年齡23~6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科室共有護士20名,年齡20~43歲;主管護師3名,護師12名,護士5名;工作時間1~23年。
1.2方法
(1)對照組護理方法:患者入院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做好相關檢查,積極為患者建立檔案,詳細了解病史、病情及家庭等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針對性治療,開展健康教育,講解病房注意事項,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照顧和關心,定時協助患者翻身,擦拭身體,保持身體干燥、潔凈。做好病房環境護理,室內定時開窗通風,保持舒適的溫濕度。術后在護士或家屬的幫助下開展康復鍛煉,做好飲食管理,指導其食用高蛋白、易消化類食物。加強傷口等觀察,發現紅腫、熱痛、膿性分泌物等及時更換藥物,并告知醫生。做好對老年人群的管理,加裝防跌倒設施,在走廊、浴室等易滑倒區域設立警示標識,放置防滑墊等。(2)觀察組護理方法: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崗位分級管理:建立“護士長-責任組長-責任護士-護士”運行體系,制定各層級護理人員的任職資格,明確崗位職責。①護士長:負責協調科室護理工作,制訂護理方案,負責考核和督查各項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②責任組長需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具有護師及以上職稱5年,需熟練掌握骨科護理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術操作,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帶教能力。崗位職責是護理質量管理和監督管理下級護士,負責疑難危重患者的護理,檢查下級護士工作,協助護士完成疑難問題,指導下級護士完成護理工作,同時承擔新進人員和低年資護士的帶教任務。③責任護士: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護師及以上職稱兩年,熟練掌握骨科護理技術,具有良好的溝通、帶教能力。崗位職責是落實醫囑和患者的護理、治療任務。④護士:大專及以上學歷,護士及以上職稱兩年,注冊護士,具備一定的骨科護理學知識。崗位職責是落實患者的基礎護理,協助患者進行活動,觀察病情狀況,根據需求給予必要的護理。績效管理:成立績效管理委員會,嚴格落實績效工資分配制度,嚴格按照崗位定系數,并與工作績效考核相結合來合理分配。績效管理委員會:由骨科護士長和責任組長各1名、高年資護士3名組成;負責對轄區護理人員的檢查和考核,每月計算出護理人員績效工資,并上報財務處。護士長績效基數為1.2,責任組長為1.1,責任護士根據其工作年齡和職稱來評定為0.8~1.0,護士為0.6。考核評價指標:分為護理病區工作質量、護理病區安全工作、護理科研教學工作,共14個指標。績效管理委員會根據護理人員工作完成情況,參照各層級護士績效基數進行公正、公平、公開評價。績效分配設崗位及層級系數、星級護士、技術職稱、年資及獎懲5項,權重為65.00%、10.00%、10.00%、5.00%、10.00%。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包括基礎護理、病房管理、消毒隔離、護理安全、護理文書、一級護理、健康教育等,分別以百分制統計。記錄護理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采用問卷形式調查患者滿意度,滿分100分,得分與滿意度呈正比。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出現跌倒1例、壓瘡1例、燙傷1例;對照組出現跌倒2例、壓瘡2例、燙傷2例、藥液滲漏3例、給藥差錯1例。觀察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8.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78%(P<0.05)。
2.3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4.75±3.88)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90.17±4.32)分(P<0.05)。
3討論
實施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可優化骨科護理團隊結構,增強團隊護理責任意識,讓護理人員各司其職,各自負責各自任務,避免出現重復工作,防止出現浪費。實施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可優化骨科護理工作人員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同時還可提高護理工作人員間團隊協助精神及溝通能力,增強護理人員責任意識[4]。實施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責任護士管轄患者較固定,因此對患者情況更加了解,便于實施針對性護理管理,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實施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護理人員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和制度來執行,促進其積極參與護理工作和考核,提升護理人員綜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實施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可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護理人員對本職工作和業務技能等的意見及建議,動態掌握護理人員內心狀況,不斷改進護理管理質量[5]。技術高、職稱高,薪酬也會越高,實現勞動付出與價值呈正比,促使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高效、優質護理服務,滿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滿意度[6]。實施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的,營造了良好的競爭環境和氛圍,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更好地提升了護理人員的能力。綜上所述,崗位分級與績效管理用于骨科護理效果顯著,以崗位管理為切入點,實施層級管理,能夠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護理工作質量,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實現護理工作價值的最大程度利用。
參考文獻
[1]黃天雯,肖萍,陳曉玲,等.臨床護士崗位目標評價體系在骨科病房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8,32(2):216-219.
[2]文燕.骨科護士崗位管理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護理預防技能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7,23(5):855-857.
[3]萊偉偉,隋艷,張慶煥.績效結合崗位層級設置管理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7(8):168-170.
[4]楊園園,楊群英,李姚仙.崗位分級設置與績效管理在提高骨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價值[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3):98-100.
[5]王秀虹,張冬梅,梁瑛琳,等.績效管理在骨科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5):105-107.
[6]張競,丁利華.設置骨科行政主任助理對科室績效管理的影響[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22(6):39-40.
作者:鄭涵尹 聞秋雨 單位:浙江省舟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