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童福利院微愛行“溫暖有你,同心童行”實踐團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8年7月8日至11日,河海大學常州校區“溫暖有你,同心童行”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常州市兒童福利院進行了為期4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與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接觸互動,給予孩子們精神關愛,使更多的人關注福利院兒童心靈健康問題,減少社會對先天性障礙孤兒的偏見。同時響應大學生志愿服務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的號召,發揚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活動伊始,實踐團成員與孩子們初步接觸互動,幫助他們完成手工畫作,消除怯生心理。與他們的接觸讓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他們對愛的渴望。他們在生人面前熱情而脆弱,對擁抱等肢體接觸有著異常強烈的需求,這都是源于他們缺乏安全感。相比物質捐贈,這些孩子更需要心靈關愛。
隨著團隊成員與小朋友之間陌生感的消除,實踐團成員帶領他們拼裝風力仿生獸模型和DIY白色T恤,開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些孩子雖有面部畸形,但拼裝模型卻很快;有些孩子雖身體殘疾,但畫出的畫卻是色彩絢麗。在那里的孩子大多有先天性障礙,或身體殘疾或智力發育緩慢或面部畸形,但是他們對生活卻充滿著無盡的期望。福利院雖有110多名兒童,卻僅有30余名滿足上課條件。一些有智力障礙的孩子接受新的知識很慢,往往需要十幾分鐘來學會一個常識,就算再鐵石心腸的人看到這些孩子內心也會被深深的觸動,被他們的單純打動,為他們的堅強感動,為他們的未來擔憂。由于無法拍攝孩子活動圖片我們只能拍攝教室情景和孩子作品。
每個孩子都是被鎖在天堂的天使,他們為了來到媽媽的身邊,斬斷了自己的翅膀或尾巴。所以在他們出生時背上屁股上會留有淤青。他們來得多么不容易,即使他們是不完美的,他們也不應受到社會的歧視。此次活動讓成員們體會到了青年志愿者的責任,就像有句話說的,“慈善可能是你一時興起,但公益卻是一種責任。”那些孩子們缺乏的是關愛,成員們將繼續秉承著“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去努力,讓角落的花朵幸福綻放,讓更多的人關注孤兒、關注公益。
作者:王月苗單位: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電話:15061933833
編輯:吳學科崔悅審稿:崔錦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