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童牙刷的創新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本末倒置忽視牙刷衛生健康,造成資源浪費
市面上大量的牙刷創新設計以刷柄為中心,花了大量的設計精力在刷柄上,而不顧握持人機,那些刷柄已經不像是一個附屬品,都可以稱得上是玩具。同時尺寸大多數牙刷是整體不可拆卸的,兒童牙刷不同于成人牙刷在于它在刷柄上的設計,很多兒童牙刷的刷柄可謂煞費苦心,各種復雜的造型讓人愛不釋手,孩子見了非常喜歡,但是牙醫建議每三個月要更換一次牙刷,才能保證牙刷的衛生與安全,這些價格不菲的牙刷三個月就不能再使用了,造成了浪費。
從以上的調查與分析,兒童牙刷的創新,沒有正確認識兒童牙刷設計對他們身心的引導輔助作用,一味迎合兒童不成熟的認知。本文將從3~6歲兒童生理和心理尺度出發,在當代設計背景下提出了一些兒童牙刷的創新策略。
2.13~6歲兒童生理和心理尺度分析在此年齡區間的兒童,口腔較小恒牙初步長成,牙齦較脆若,所以牙刷頭應盡可能小圓潤一般設計成圓弧形,為防止由于動作過大而傷害牙齦與口腔內部的腮膀厚度不要超過4毫米。刷毛不超過3列刷毛長短適中,一般覆蓋2~3個牙面。在刷柄部分為了給兒童提供較好的握持,應該加入軟性材質符合人機的的刷柄設計。幼兒3歲以后,在生活和活動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一時期幼兒突出的特點是情緒性強。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行為很容易受情緒支配,其次愛模仿,獨立性差,家長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滿足他的要求,要因勢利導。同時依靠動作和視覺進行思維。在4~6歲階段兒童心理開始初步形成個性,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展,好學、好問、好探究。
2.2挖掘傳統趣味造型與人機的有機結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趣味的天然動植物,我們可以仿生借鑒。糖葫蘆牙刷設計,將牙刷看成是一串糖葫蘆,且通過調整山楂果的大小提供給兒童較好的人機握持,刷頭部分衛生罩球也是一粒未串起來的山楂果(如圖2),對刷頭進行高標準人機設計。刷頭要能在口之靈活的轉動,以及和刷毛的長度還有防嗆頭的設計要符合牙弓形狀和牙齒大小。刷頭的設計比刷柄更需要軟性材質的加入和尺寸的研究,在刷頭上可采用納米抗菌材質與刷頭一體成型,對制造和功能使用都有很大益處。消除兒童對刷牙的抵觸心理,培養兒童良好的刷牙習慣。
2.3系列設計,關注親子關系在兒童對牙刷這種工具沒有抵觸心理后,我們需要引導兒童完成一次正確的刷牙過程,通常我們認為需要監護者的陪同和引導,同時我們可以在牙刷設計中有目的的加入一些引導元素協助家長。如在上述糖葫蘆牙刷設計刷柄部分中的山楂果中加入鈴鐺顆粒,引導兒童在手部動作的持續。(如圖2)在這種趣味交互引導中完成對刷牙過程的認知。通常我們設計者總是單獨去看待兒童牙刷設計,忽略了父母引導和交流也是兒童刷牙過程中重要一環??蓪⒁粋€家庭的牙刷都系列化設計,能充分發揮兒童模仿和觀察事物能力。在兒童2-3歲時期,兒童通常需要家長幫助其刷牙,所以刷頭的設計應該采用兒童標準,而刷柄應該考慮成人的握持應該長些。在刷牙中加深親子關系,讓兒童在觀察中模仿到最正確的刷牙方式,在陪伴中感知正確的刷牙時間。并體會來自父母的關愛和家庭的幸福。
2.4既要綠色也要趣味設計前面的調研中提到了過剩的兒童產品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設計師也做出了一些形式化的應對策略,如牙刷柄的再利用等。但是綠色設計不能以打折產品趣味為代價,人天生就喜新厭舊,兒童更甚,再利用的刷柄必然會打折兒童刷牙的積極性,甚至有可能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我們可以將樂高玩具和DIY設計理念引入牙刷設計。還可以請兒童幫父母裝配趣味牙刷柄。在良好的交互中達到寓教于樂,同時實現綠色設計策略。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兒童誤吞DIY玩具顆粒,在結構設計上需要保護。另外在當代設計背景下,簡約極致也是一種綠色設計處理方式,也符合兒童簡單心理認知,以較好的人機去幫助兒童加深對牙刷的親密感,而不是去關注牙刷上的輔助元素如卡通形象。
3結論
兒童作為弱勢群體需要進行更多設計調查,然后去對其使用物品進行創新設計,滿足兒童的隱形需求。兒童牙刷的創新設計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復雜的設計,必須從兒童生理和心理尺度出發,結合他們弱勢認知,融趣味性,交互性達到寓教于樂的作用。同時任何設計應該結合當代設計背景進行簡約可持續發展的“少就是多”大設計策略。
作者:鄧威單位:廣東白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