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平臺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為一個教師,應該擁有一個平臺,并把知識放在平臺上,讓學生主動去吸取,學生在平臺上獲取知識時,就能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即使思考出來的結果與老師的要求相去甚遠,但只要是學生符合事理的思維,我們的老師就可以肯定。這樣,在互動的教學平臺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他們就可以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而我們現在的許多教師,在讓學生掌握前人創造的知識方面做得非常突出,課堂上學生一味地被動接受,教師也只是一個介紹知識的勞動者,而不是個運用知識的的實際工作者,學生沒有學到運用知識的能力。無怪乎在奧林匹克大賽中的中國選手雖然成績蜚然,而科學發明力卻遠遠比不上美國。
一、依據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是以形成技能、行為習慣和發展學生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師生共建平臺,能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自信的氛圍中愉快學習,養成良好的參與習慣,在平臺上,學生可以任意表達,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強調的是老師是課堂的中心,學生是接受知識的機器,自古以來,“死記硬背”已成為學好語文的“法寶”。學生的想法、意見一概都被老師所謂的“參考答案”所掩蓋,久而久之,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掌握的語文知識也只是僵死的教條,缺乏創造性,缺乏生命力。相反,如果在語文課堂設置一個互動的平臺,教師主導,學生主動,學生的語文能力在平臺中得到施展,那么他們的綜臺素質水平就能得到提高,運用書本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就能逐步增強。事實上,教學方法始終包括老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例如:教師講授要求學生聆聽、思考,教師演示要求學生觀察、分析,教師示范要求學生模仿、練習;學生討論、研究、作業則需要教師輔導、檢查、批改。記得在南寧參加語文新教法的觀摩課上,南寧市實驗學校的吳老師的那一堂課給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她的課題是教法國博物學家布豐的《鶯》,老師開始就設置了一個互動平臺,把老師和學生分別放在主導和主體的地位,首先老師在平臺上放置種種問題,引導學生走出被動,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馬上打開課本,積極跳讀。到課文中尋找答案,沒多久,大家七嘴八舌,此時的課堂完全交給了學生,盡管同學們的答案也有不正確之處,這恰好在師生互動的平臺上給了他們機會,同學們各抒己見,有商量,有爭論,有對立,有統一,他們在主動學習中找到自信。到這時,吳老師針對焦點問題提出看法,征求意見,統一認識,進行歸納,做到了既民主又集中,最后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適當點撥,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最后在他們饒有興趣的情況下拓寬思路,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向他們介紹鶯是可愛的動物,有的國家把它當成國鳥,如委內瑞拉。鶯還是許多詩人歌頌的對象,大詩人杜甫就有“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這樣的千古名句,白居易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也是廣為傳誦的佳句。這樣通過置立互動平臺,既培養了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參與的良好習慣,又注重了語文素質的整體提高。
二、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
建立互動平臺既有利于教師注意學生的共同特點,又有利于全面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從實際出發,真正做到針對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由于他們在平臺中的身份是主體,各自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反映能力等都能得到充分體現,教師可由此發揮他們的特長,因材施教,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的個性,把課堂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適應社會日益發展的需要。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既要著眼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要突出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過程中,不斷加快發展自身的能力。又要加強教師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導向功能,訓練學生按照著事物發展規律去想象未來,去創造作者沒有創造的東西。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根據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統一思考。萬能的發放法是沒有的,只依賴于一兩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無疑是有缺陷的。俗話說得好:“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每個教室都應當恰當的選擇和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表現自己的教學藝術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緊跟時代步伐,適用新的教育形式,培養出新型的合格人才。
作者:姜明玉張巧玲單位:新疆克拉瑪依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