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舍區職業素質教育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是為某些職業崗位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并促進個體身心發展的一種教育形態,謀得職業和尋求發展,是高職教育的兩大導向。因此,職業需要什么素質,直接決定了職業教育的教育內容。學生舍區,是學生生活、學習、工作的重要場所,是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職業素質;舍區教育
教育目的,是一個古老而深邃的話題。高等職業教育是為某些職業崗位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并促進個體身心發展的一種教育形態。[1]高等職業教育,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目的性非常強,職業崗位需要什么素質,教育就培養什么素質,其最終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在創造崗位價值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發展。由此可見,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是高職教育的主要目的和重要內容[2]。職業素質在許多文獻中都有比較公認的定義,李維維在《構建職業素質培養體系探討》一文中把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內涵分為廣義范疇和狹義范疇。廣義范疇包括能力和品性;狹義范疇專指內隱性職業素質,即職業品質和性格。吉飛在《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有效途徑探討》一文中認為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應是“職業人”所具有的、適應職業崗位需要的素質,包括“職業人”都應具備的共性素質以及與職業工作、職業發展直接相關的,對職業活動起關鍵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內在品質和能力。[3]職業素質教育就是以“職業人”為導向,培養學生職業化的責任意識、紀律意識、目標意識、安全意識、溝通協調意識、交際禮儀意識等[4]。學生舍區,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第一家庭、第二課堂、第三社會,是培育大學生獨立能力、自律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的重要場所,舍區是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活動場。推進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是教育“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學生更好就業和高職院校內涵發展的內在要求。在此指導思想指引下,諸多高職院校紛紛探討職業素質教育實施的方案和評價體系,舍區都是重要的職業素質教育基地之一。重慶某高職學院將舍區教育作為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一舍區職業教育的基礎
(一)制度先行,有制可依
管理離不開制度,為了促進學院學生舍區管理與建設工作,結合國家和市教委相關文件,學院出臺了《學院舍區管理辦法》、規范了學院歸寢數據報送流程、形成了歸寢情況統計表、晚未歸和輔導員查寢次數登記表、輔導員查寢登記表等,這些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給學院的舍區職業素質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成為舍區管理和建設的有力依據。
(二)日常監督,獎懲結合
為了督促學院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學院領導和老師經常帶隊抽查學生舍區,對存在的歸寢問題、舍區安全問題、舍區衛生問題提出整改要求,責令整改,并形成了每月學生動態集中排查制度。平時,由宿管中心生活老師和學生干部抽查學生舍區,對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和解決,對各類違紀行為進行及時懲戒,效果明顯。各系不失時機,經常開展深入舍區、走進學生的溝通交流活動,實時監督,促成良好寢室環境。
(三)文化建設,以文化人
文化,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育職業素質的重要手段。為豐富學生寢室文化生活,促進舍區成員交流溝通、團結協作,學院舉辦了“第七屆大學生成長論壇暨第四屆學院舍區文化節”,以“青春、奮斗、友愛、自律”為主題的文化節,通過舍區裝扮、故事編創、話劇展演等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現場表現能力、勤儉自律能力等。各系也開展了各類舍區文化活動,這都是一些有益的嘗試,為學生成長發展提供良好的舍區文化氛圍。
二舍區職業素質教育持續推進
舍區職業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管住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又要管好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舍區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促進學生自我成長,為將來就業和發展打下基礎。
(一)抓好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提升學生干部工作能力
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骨干分子和中間力量,是師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橋梁和紐帶,是學校實施教育、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學院團委統一部署、統一規劃,對全院學生干部進行系統化的工作能力培訓,強化考核監督機制,統一學生干部思想,明確舍區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強化學生干部工作要求,確保舍區管理工作的規范統一;明確宿管中心、各系生活部、各班生活委員、各寢室室長等學生干部在參與舍區管理與建設中的職責,協調各級學生干部之間的相互關系,暢通溝通交流渠道,促進團結協作;加強學生干部的考核監督,考核結果直接運用于學生職業素質積分評價。
(二)完善制度建設,規范工作流程,強化約束機制
《學院學生舍區管理辦法》是學院舍區管理的基本依據,是規范學生舍區行為,構建整潔、安全、文明、和諧的舍區環境,促進學生良好生活、學習習慣形成和職業素質養成的重要指南,必須認真貫徹執行。要進一步細化學院歸寢數據報送流程,各級學生干部要明確職責和要求,認真履職,杜絕包庇,工作必須細化,報送人數時將男女生分開報送。宿管員要嚴謹登記晚歸學生,特別要做好飲酒、酗酒、晚十點之后晚歸學生的登記和報送工作。各級學生干部要認真對待自己報送的數據,對自己主動報送的數據負責。宿管中心學生干部,要嚴格核實請假條數量與報送的請假人數,主動與輔導員聯系核實情況。要進一步規范學院歸寢情況統計、學院晚未歸和輔導員查寢次數登記、學院輔導員查寢登記,確保數據真實有效,有較強的參考價值。要及時反饋各類舍區管理信息,經各系核定后,公布于學院LED液晶屏,強化每日抽查、每周通報、每月評比的工作流程,將其作為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積分的重要參考源。繼續強化日常監督機制,將生活老師、學生干部日常檢查與輔導員每月集中排查相結合,及時處理學生管理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推進周三清掃運動,固化學生文明行為。推動寢室例會,兩周一次,及時總結,解決問題,化解矛盾,互相觀摩,形成品牌。
(三)掛牌先鋒寢室,引領舍區新風
在學生群體中,有一大批學生骨干,他們有的是學生干部、有的是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有的是學院“春運精神”的踐行者,在學生中樹立一批典型,同學間的相互影響和朋輩群體的帶動,對舍區管理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掛牌先鋒寢室,將學生骨干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呈現給全院學生,各系組織本系學生觀摩本系的先鋒寢室,也可以系與系之間相互觀摩,充分發揮舍區內的先鋒領跑作用,掀起一股改善舍區管理建設的新浪潮,并將舍區內的先鋒領跑和職業素質教育積分相結合,鼓勵全院學生參與寢室管理和建設工作。
(四)強化舍區文化建設,增強文化建設氛圍
舍區文化是以舍區成員的共同價值觀為核心,涉及到舍區生活的方方面面,積極向上的舍區文化對每一個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都非常重要。根據每個寢室的特點,創建多元的舍區文化,是營造一個溫馨小家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動手動腦、創新創造的過程。加強對舍區文化建設的引導和支持,通過裝扮舍區、手工創作、故事創編、文藝攝影、作品匯演等多種方式,豐富舍區文化建設內涵。拓寬宣傳途徑,加大舍區文化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舍區文化氛圍。充分利用學院舍區黑板報、各類宣傳展板、學院官方微信平臺、學院貼吧、官方微博等途徑,充分發揮學生舍區文化建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將學生創造的優秀文化作品通過這些途徑展示出來,營造良好的舍區文化氛圍。購置或創作文化標語或文藝繪畫作品,懸掛于舍區樓道和校園文化宣傳欄,給學生一個耳濡目染的舍區文化環境。
(五)積極推進舍區管理信息化建設,搭建家校共育平臺
誰放棄了家庭教育,誰就幾乎葬送了孩子的前程;而誰贏得了家庭教育,誰就贏得了孩子輝煌的未來。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共同教育和引導。要加快推進舍區管理信息化建設,通過家校通、學生管理系統、校園APP等形式,將學生每天的歸寢情況、學校的重大事件等第一時間反饋給家長,強化家長責任,搭建家校共育的平臺,共同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
三舍區職業素質教育的啟示
國家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高校學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舍區是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和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5]該學院將學生舍區作為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強化歸寢、查寢、動態排查,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紀律意識;充分發揮各級學生干部、先進分子的引領作用,強化學生責任意識與團隊意識;文化引領,大力塑造積極、健康、和諧的舍區文化,強化職業化的目標意識和交際禮儀意識。抓好學生職業素質教育,讓職業素質教育深入到學生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就要將學生舍區打造成為一個“泡菜壇子”,讓學生的職業素質在里面浸泡、發酵、深入骨髓,真正做到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全員育人。舍區職業素質教育的“泡菜壇子”工作理念和工作實效,離不開學院整體的高度重視,離不開具體職能部門和各系學生工作的相互配合,離不開各級學生干部的辛勤付出,離不開家校共育的不懈努力,舍區職業素質教育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陳霞.再論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J].職教通訊,2012,(07):65-68.
[2]陳新文,周志艷.論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J].職業技術教育,2001,(04):20-23.
[3]吉飛.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有效途徑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9,(08):43-44.
[4]郭惠玲.高職院校加強職業素質教育的途徑探討[J].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3):50-52+56.
[5]《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高校學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社政號[2014]6號),2004.
作者:劉金飛 單位: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