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汽車營銷課程教學改革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適應汽車市場發展的箱要,針對髙職院校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汽車營銷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教材內容陳舊,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實踐缺乏等問題,采用以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創新實踐教學方法。通過創設基于行動導向的學習情境來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解決情境中的真實問題時,獲得該課程的新知識和默會知識^
關鍵詞:行動導向;汽車營銷;默會知識
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隨之而來的汽車銷售市場越來越大,專業汽車營銷人才需求也就越大,目前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的畢業生很多在從事汽車銷售顧問工作,所以汽車營銷課程非常重要。汽車營銷課程在近十年才在國內各髙校相繼開設,課程歷史較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仍處于不斷提升和改善之中。汽車營銷教學是一個較為系統的教學工程,又有較強的實踐性。雖然,國內很多高校都對汽車營銷課程進行了許多教學改革和創新,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由于課程本身的特點,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教材內容陳舊,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實踐缺乏等。目前,汽車營銷課程是湖州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湖職院”)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本課程的主要任務: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汽車營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程的要求:基于一線各級汽車經銷商對汽車銷售人員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的要求,實現企業培訓前置化,使學生就業與企業用人無縫對接。因此,該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非常豐富,并且有很多都是默會知識,這是一種未被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存在于個人頭腦中的、某個特定環境下的、難以正規化且難以溝通的知識,是知識創新的關鍵部分。明確知識(元知識)一般可通過傳統教學、自學或其他有形媒體的傳播等方式獲得,默會知識的獲取必須建立在掌握某類型的一定量的相關明確知識的基礎上,再經由個體的實踐活動獲得,也即獲得默會知識的根本途徑是參與實踐并融入到共同體的文化當中,以及加強主客體之間的對話和互動。為了讓學生獲得該課程的默會知識,可采用以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通過模擬的環境和教學活動來創設鑲嵌有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情境,學生通過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情境中的真實問題,完成學習目標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習情境的設計和學生的參與,專家在現場對認知活動進行指導和示范,真正實現“學中做,做中學”,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一、汽車營銷教學改革內容
本課程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以獲得業務處理能力和方法為目的。為了建立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構架,以完成一個工作任務為目標,本課程選取汽車銷售企業營銷崗位最基本的工作任務——汽車銷售流程為課程目標,即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汽車銷售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本課程立足于一個真實的項目,其主體內容沿著這一項目展開。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主要采用以下五種教學方法:(1)任務驅動;(2)分組討論;(3)情境教學;(4)演講;(5)團隊協作。
二、汽車營銷教學改革措施
汽車營銷課程教學改革應做到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6M8、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雙對接”,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學中做,做中學”,做到學以致用。
(一)教學內容與學習情境設計
按照“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相對接”的原則,教學內容的選取是在市場人才需求調査和對行業內專家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本專業其他課程設置情況,依據專業培養目標和汽車營銷師職業標準要’求,兼顧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進行取舍。經過綜合考慮,本課程的教學內容以介紹汽車銷售業務的方法和培養實踐動手能力為主,強化實訓環節,淡化理論知識講解,并以“汽車銷售崗位工作任務”為引領來組織教學內容,以此來設計學習情景。
(二)教學準備與實施
在教學準備與實施過程中要做到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對接,如表2所示,學校通過建設功能較為完備,具有職業仿真氛圍的汽車營銷校內實訓基地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教學內容和過程與汽車銷售企業的實際業務活動一致,課程所要求學生達到的能力與企業相關崗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一致,學生學習課程的過程,就是接受職業能力培養的過程。課堂教學與實際兼職工作結合起來,變模擬訓練為經驗交流,講練考相結合,不斷將自己所學應用到實際兼職的汽車銷售中,從而達到“學中做,做中學”,做到學以致用,從而讓學生不但獲得該課程的明會知識,而且獲得該課程的默會知識。
(三)考核與評價
將每個標準班分為8個左右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4-5人,設置組長、副組長,每個學習情境結束后,進行綜合實操,形式為現場考評,評估人員為校企雙方,聯合給出評定結果,其成績即為該組學生成績。具體分配為:5個學習情境的平均成績占40%,組內考評占10%,工作任務考評占10%,期末考評占40%,總和即為學生的綜合成績。
三、汽車營銷課程教學改革效果分析
課題組在湖職院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2013和2014級兩屆學生中開展了以行動導向的汽車營銷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課程改革前,該專業學生參加浙江省髙職高專院校技能大賽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選拔賽“汽車營銷”項目競賽最高獲得過三等獎,而這兩屆學生參加這個比賽都獲得了二等獎,參賽學生表示行動導向教學法對于汽車營銷技能比賽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課程改革前,該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汽車營銷策劃方案被汽車銷售企業采納,而這兩屆學生至少有十份汽車營銷策劃方案被采納,有的還開具了采納證明;課程改革前,學生沒有真正將車賣給過客戶,改革后學生可以無縫對接汽車4S店的銷售工作,可以向一些意向客戶推銷汽車,并完成了數臺汽車的銷售;課程改革前,總有學生不及格,而改革后這兩屆學生該門課程及格率都為100%。在已經畢業的2013級學生中,目前在汽車銷售崗位上工作的學生普遍認為行動導向教學法對于汽車銷售業務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汽車營銷課程教學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不斷修正的動態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行動導向教學法,推動了該課程的教學革新,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很大的幫助,為學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良好的學習環境,也符合髙等職業教育“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的要求。它不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了教師的“導演”作用,而且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獲得了默會知識,全面提髙了課堂教學效果。該課程的教學改革真正實現了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雙對接”,在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人生第一臺車的銷售任務,并取得了人生第一筆汽車銷售傭金,給自己樹立了信心,給其他同學樹立了榜樣。
參考文獻:
[1]劉娜翠.汽車營銷學教學改革初探[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
[2]蔡紅.默會知識:教育改革的新起點[J].學園,2010(8).
[3]柴福洪.髙職就業教育淺析[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
[4]廖素清.髙職院校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0).
[5]曹玉娜,陶玉貴.高職院校汽車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宿州學院學報,2011(1).
作者:彭菊生 單位:湖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