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高職院校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高校校園文化的主要構成內容就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它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目前辦學競爭越來越激烈,高職院校非常關注的就是校園文化建設。基于此,深入探究了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觀念,將學生放在主要位置,注重對學生文化思想的培養、感化和熏陶。
關鍵詞: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價值取向
對于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來說,校園文化建設依然處于初期階段,沒有比較成熟的校園文化氛圍。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需要有明確的目的,注重品牌文化、企業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機融合,從而促使高職院校朝著更加健康、科學的方向邁進。
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
1.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以人為本馬克思主義歷史主體理論的創新就是“以人為本”。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指出,社會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社會變革的決定因素也是人民群眾。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是指人是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發展的核心內容,是發展的主要目標。[1]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一定要擺脫功利的目的,注重回歸教育本質,注重對人的發展和培養,將“以人為本”當做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首要目標。
2.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特色高職院校一定要注意個性的發展,高職院校要想長遠發展下去,就要有屬于自己的、與眾不同的特色。高職院校的生源層次、專業特點和培養目的具有較強的特殊性,這就使得它們與普通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形式和內容上有著本質的不同。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個性的發展,以職業特征為核心內容,具有鮮明的特點,高職院校所構建的校園文化一定要有與眾不同的特征,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3.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效能效能是指事物中所包含的較好的促進作用,高職院校中的效能所發揮的作用和帶來的實際效果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優秀的校園文化成果,注重質與量的有機融合;第二,開展高質量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充分發揮它的多元性;第三,較好的適應外部環境,不斷的進行探索和創新。高職院校的效能可以較好的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將組織行為的效益發揮好,不斷優化教師的綜合素質,使師生的內在結構得到不斷的改善。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易于出現的問題
1.認知領域的偏差首先,軟文化建設被忽視,過度關注硬文化建設。如今的高職院校大多數都是新組建的,它們有的是技校、中專合并升級而組建成的,在院校飛速發展的進程中,管理者為了快速的提升成效,過度的關注硬件設備的建設,使軟文化建設被忽視。這樣的建設模式會使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變得非常膚淺,使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作用得不到較好的發揮。其次,沒有正確的認識校園文化建設,而是簡單的認為是校園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手段。這樣的想法會使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的辦學理念、整體規劃分裂開,有的高職院校認為,校園文化建設就是文藝活動,這就使得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被大大的削減了。
2.自身定位不明確首先,將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與中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相等同。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是從中等專業學校升級而來的,這就使得高職院校依然沒有擺脫中等專業學校的管理模式,這就使得高職院校的自身定位比較低,使校園文化建設無法體現出高職教育的特點,高職院校的辦學需求也無法實現。其次,將普通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模式生硬的搬過來進行套用。有的高職院校認為自己和普通高校完全相同,于是照搬了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模式,這就使得高職院校的特色得不到較好的體現。
3.網絡文化的負面影響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的接受網絡文化的沖擊。伴隨著網絡文化的普及,西方的價值觀在高校得到大面積的推廣,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比較喜歡觀看美國大片、好萊塢大片等,西方的價值觀通過影片傳播到高校里,對高職院校的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比較喜歡西方的文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地位被動搖了。其次,有的高職院校的學生會沉迷于網絡,使學業荒廢了。網絡上的信息非常的復雜,有反動信息、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等,這些信息會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網絡游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他們沉迷于游戲中,整日泡在網絡里,沒有進取心,整日渾渾噩噩的,對學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學生沉迷于網絡,使人際關系變得非常的冷漠,使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不斷的退化。
三、規劃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價值取向的策略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首先,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觀念不動搖。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創新、與時俱進,校園文化建設時,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來進行指導,將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落實到實處。[2]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進行宣傳的時候,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創新,使用的方式和方法一定要符合學生的發展實際,采取的宣傳形式要符合學生的審美觀點。其次,在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通過民族文化體現出來的,我國的民族文化在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中進行了充分的展現。校園文化建設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高職校園文化就是創新的結果,所以高職院校的教師和學生一定要緊跟時展的步伐,注重自身理念的不斷更新,在校園文化中融入時展的精神,使其具有獨特的特征。
2.強化和突出精神文化建設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和核心內容就是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可以不斷提升高職校園的文化建設水平。首先,辦學理念一定要實現精準定位,這是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方向。其次,加強學風、教風和校風的建設,這關系著高職院校的前途命運、改革方向和教學質量。第三,注重校歌、校徽和校訓的建設力度。師生對學校的熱愛和理解可以通過校歌體現出來;高校的人文精神和辦學理念可以通過校徽體現出來;學校的文化傳統和辦學歷史可以通過校訓真實的反應出來。最后,注重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的情感培養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入其中,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讓學生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知,加強培養學生的誠實守信、合作精神、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培養,將高職院校的育人方向定位為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創新人才。
3.優化制度文化,不斷進行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里包括制度文化建設,它具有較好的規范性、約束力和導向性。高職院校的建校歷史比較短暫,辦學根基比較淺,學生的整體素質不高、學歷層次比較混亂,所以創建良好的高職院校制度文化非常的重要。制度文化主要包含兩點內容:
第一,對外辦學理念。創建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比如畢業生跟蹤調查、社會調查、訂單培養、專業建設顧問委員會、校企合作和產學研一體化等。
第二,完善校內保障機制,比如后勤服務、行政管理、學生管理和高職院校內部教育教學等,還可以對高職院校的分配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制定教學管理規程以及創建完善的教師隊伍建設管理辦法等。[3]同時制度文化建設還要處理好兩個問題:
第一,高職院校的教育規律和教育特點要與國家的理念相一致,符合學校和社會的實現情況,不斷的進行創新和與時俱進;
第二,制定制度和努力踐行相結合,做好反思評價工作和監督管理工作。
4.提升企業文化發展能力高職教育具有獨特的特點,高職院校文化建設要與企業文化建設相協調,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可以呈現出學校教育與企業管理相融合的特征。首先,在學校精神塑造和培養的時候,可以將企業識別系統引入其中,創建獨特的高職院校識別體系,其內容要通過高職院校的校歌、校徽和校訓等載體進行體現,從而使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特征得到較好的展現。其次,不斷的吸引外來的先進經驗。將企業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校園建設中,可以開展企業文化專修課或者是聘請專家學者進行講學,通過企業中的先進事跡來不斷激勵自己。[4]高職院校可以聘請兼職教師來校進行講學,讓他們制定教學計劃,直接參與教育教學工作。將企業管理文化的優秀制度引入到學校規章制度制定中,以企業管理的方式來管理學生,開展與企業相同形式的活動。
5.創建品牌文化,提升品質首先,將高職院校品牌文化的精神內涵提升上去,做好宣傳工作,可以通過杰出校友宣傳、技能大賽獲獎者表彰、國家獎學金獲得者、畢業典禮、開學典禮、校風校貌宣傳和建設校史館的方式來進行廣泛的宣傳,不斷的回顧學校的辦學艱辛歷程,將改革取得的成就進行展示,使學校的發展精神得到提煉。其次,將校園文化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上去,使校園文化活動資源得到高效的整合,整體規劃校園的文體活動、科技創新和學術研究,將企業的運行機制借鑒過來,推行競爭制度,在全校范圍之內,通過答辯和競聘的方法來明確學校的資助額度和資助項目。學校開設的活動都要由學生自主進行組織、策劃和開展,使學生的創造意識得到較好激發,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校園品牌文化。最后,將品牌文化的作用發揮好,品牌文化建設要與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專業知識教育融合在一起,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將學校的影響力提升上去,創建屬于學校自己的品牌文化項目,使其得到社會的認可、師生的喜愛和行業的認同。
參考文獻:
[1]吉丹如.創業文化:校園文化的重要主題[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12):54-56.
[2]楊勇軍,李新庚.組織視域下高校創新創業文化建設內涵、途徑[J].繼續教育研究,2015(6):22-24.
[3]李洪波,張徐,任澤中.創業型校園文化建設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4(5):54-55.
[4]朱淑娟.高職高專人文素養教育的價值及其實現途徑[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2):3-4.
作者:楊婷 單位: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