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會計教育現代化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適應市場經濟深入、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貫徹職業教育法,規范高職院校財會職業教育,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實現辦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的現代化。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實現財會專業辦學思想現代化
1.1確立市場競爭觀念
必須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積極探索,不斷開拓,勇于創新,不斷提高競爭能力,才能形成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多快好省的辦學新路子,使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建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2確立效益觀念
高職院校財會專業教育要著眼于未來的發展,以提高辦學效益為教學工作的重心。為了解決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的長期性與市場需要短期性的矛盾,必須按照市場人才供求信息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拓展辦學形式,優化辦學質量,提升財會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1.3確立質量觀念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先決條件,人才培養質量取決于教學質量。人才這種“產品”不像物質產品那樣僅僅提供使用價值,它本身也能創造價值。而人才的能力取決于人才的素質。從適應經濟體制改革著眼,從加強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大處入手,深化教學改革,培養通曉財會法律法規、會頂崗操作的應用型人才。
2適應經濟建設需要,實現教學內容現代化
高職校財會專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應是適應經濟建設需要的應用型、技能型的財經人才。在調整專業設置的基礎上,深化教學內容改革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在現階段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2.1把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實現教學內容現代化的根本任務來抓
為了適應市場經濟與現代企業發展的需求,會計、財稅、金融和會計改革不斷深化,我國會計國際化的進程日益加快,而高職院校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和熟練實際操作能力的教師為數不多,如不抓緊培養提高這支隊伍將難以擔負起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我們必須制定規劃,加緊培養,造就一支思想水平高好、業務素質高、動手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2.2拓寬專業設置的覆蓋面,體現專業的通用性
具體模式有兩種:一是在確定學生主專業的同時,開設具有彈性的第二專業,試行學分制和主輔修制。二是在引導學生學習通用性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基礎上,拓寬實習渠道,按專業特色實施教學,使學生一專多能。
2.3課程設置要融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于一體
要以共性基本理論為基礎,以體現財會基本技能為特點,建立復合性、應用性的學科體系。
2.4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要將各學科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和財經政策、法規補充到教學內容中去,體現課程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超前性。
2.5多渠道籌集資金配備現代化的電化教育設備和財會模擬實習設備及文獻圖書資料,以教學設備現代化促進教學內容現代化。
3以應用型、外向型能力訓練為主體實現教學方法現代化
針對高職財會專業教學以應用型、技能型能力訓練為主的特點,一方面應增大實踐教學課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對不同課程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3.1強調基礎課和政治課為專業課教學服務
要改變高職與中職雷同的教學方法,注意引入新的教學內容和啟發式教學方法,結合實際精講多練、少精精煉。要加強財經應用文、計算機基礎,財經英語、財會數學等科目的技能訓練,夯實財會技能訓練的基礎。
3.2專業理論課以選講、精講為主
對重要的應用理論采用討論、嘗試運用的方法,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其應用能力。專業理論課只講那些“用得著、夯基礎、相關聯”的內容,不枝不蔓,不面面俱到。
3.3專業技能課應大力提倡模擬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
在講清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引入實際業務或典型案例,邊講邊練,組織學生進行操作或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4健全教學方法研究制度
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要以教研室為單位,組織學習優秀教師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學習反映高職教改和財會教學研究最新成果的文章;組織教師就應有怎樣的敬業精神,如何提高教學效果等重要問題進行探索,通過研究討論得出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結論。為了提高質量,專業組每學期要定期組織教學經驗交流會和課堂教學競賽,教研室每學期要組織一至兩次教學研究課。此外,還應選送教師到省、市有關院校進修,請專家作學術報告,組織校際交流和定期安排專業教師到財政、稅務部門和企業實戰學習,開展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通過這些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4深化教育改革,實現教學管理現代化
高職財會專業是否能培養出新世紀合格財經人才取決于教學質量,教學質量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教與學的成效如何則有賴于學校的教學管理。我們應加強和改革教學管理,以教學管理現代化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1優化學校教師結構
應按照學校發展規劃和財會專業發展計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切實搞好定編、定員、定崗,加快實施教師聘任制,按市場經濟優勝劣汰原則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建立一支有足夠數量又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和教學管理人員隊伍。
4.2加強財會專業教學計劃管理,保持教學計劃的嚴肅性和相對穩定性。
4.3加強課程規范化管理,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統編教材、習題、試題庫要配套齊全。
4.4加強教學質量管理和師德教育
要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師德水平為目標,建立完善教師考核機制。每學期對全體專任、兼任教師的職業道德、課堂教學、工作紀律、教學常規、職業技能、教學效果等六方面按指標實行全面量化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做到獎罰分明,落到實處。
4.5引入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
對教師的激勵機制主要是實行教師職務聘任制、考核獎懲制,提高超工作量課時津貼標準,課時津貼與質量等級掛鉤,同時設立若干單項獎;教學效果優秀獎、優秀教研論文獎、優秀科研論文獎等,對學生則實行主輔修制、獎學金制、競賽獎等。
4.6運用計算機加強教學管理,提升軟件建設質量,促進教學管理現代化。
參考文獻
[1]呂曉玲.發展高職教育、促進經濟大發展[J].職業教育探索,2014(08)102-103.
[2]李金旭.高職會計專業現代化建設的新思考[J].中華教育與教學實踐,2011(11)145-146.
作者:立娟 單位:江蘇省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