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教學中的班班通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小學電教雜志》2015年第Z1期
一、增強感官體驗,促進情感共鳴
語文學科綜合了科學導引與感性啟發,這使得語文學習需要與眾不同的情感落腳點。精心挑選而出的每一篇課文也都灌注著深刻的人文情懷,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不能忽略了情感的貫通。對此單單依靠教師的口頭講解卻不現實,情感升華極具感染性,而這感染過程必須全方位感官的傳導,優教班班通能夠整合信息資源,開啟多種展示途徑,從聽覺、視覺、思想等方面為學生帶去完整、有指向性的感官體驗,引領學生深入課文,汲取內涵,最大限度地融會情感,產生共鳴。例如,在二年級上冊《祖國在我心間》的教學中,教師展示了世界地圖與中國地圖,讓中國版圖的金雞形象深植學生心底;接著是首都北京、寶島臺灣等城市縮影,與全國各地名山大川、名勝古跡的圖片,為學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視覺感官;其后,在《我的祖國》與《紅旗飄飄》歌曲聲中,教師以視頻的形式播放了抗戰時期先烈無畏奮戰,和現代奧運會上祖國健兒努力拼搏的場景。學生的情緒在新穎體驗中與感染激發中達到了爆發點,愛國主義情懷油然而生。
二、活化科學引導,突破學習難點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建立在科學引導基礎上的,要做到科學有效就必須注重方法。小學語文學習的內容面十分廣泛,如果做不到科學有序,輕重剖析,那么學習起來就容易雜亂無章。因此,語文課堂教學要層次分明,化繁為簡。優教班班通的電子批注、信息插入、人性引教等功能則激活了科學引導實施。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元宵節》時,課文著重凸顯了“圓”字,單這一個字就反復出現多次,學生們雖然朗讀得朗朗上口,但對字義的掌握卻頗顯混淆。教師于是用優教班班通單獨放大“圓又圓、湯圓、團圓”幾個詞,并圈注了每個“圓”字,并在其下方插入了代表詞語意思的直觀圖片,一輪圓月、一碗湯圓、一桌家人,讓學生理解思路迅速清晰起來,很快明白了“圓又圓”的月兒與“湯圓”都是物的呈現,而“團圓”才是情感的寄托,是過元宵的真正意義。
三、加大資源容量,拓展學習視野
在舊模式下的語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吸收更豐富的內容,完成更細致的理解,教師往往不厭其煩地講解與板書,雖然出發點是好的,效率卻堪憂,課堂里有相當一部分時間都被浪費掉了。而優教班班通的出現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信息化集成特點,不僅能夠圍繞課文內容迅速收集大量的相關資訊,而且優教班班通的多功能編輯效果,還能夠擴大課堂資源容量,教師只需要輕松編輯,就能夠在課堂上一次性展示,為教學爭取了時間,也為學生拓展了視野。例如,在學年級下冊《媽媽的愛》時,教師從平實真摯的課文之外,延伸了各種不同母愛的。有搭配慈母縫衣圖片的千古名詩《游子吟》;科學家愛迪生的母親不畏兒子是“低能兒”的流言,親自教育的美談等,雖然材料容量不小,但是借助優教班班通卻顯得有條不紊,而學生對母愛的理解也由狹義上升到了廣義。
優教班班通對教材信息的整合與共享為通向高效課堂打開了通途,它讓課堂打破了僵化的約束,讓師生互動真正體現出交流的活力,將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向了更廣闊的空間。在應用實施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寓教于樂、個性關注的理念,讓語文課堂教得更輕松,學得更自由。
作者:賴雪萍 單位:泉州市豐澤區湖心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