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山區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小學電教雜志》2015年第Z1期
一、加強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創新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一是選派優秀教師外出培訓。推選教師參加了全國“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骨干培訓班培訓,作為種子教師輻射和示范。二是扎實開展項目培訓工作。分層次、分階段開展了“班班通”項目培訓工作。先后組織安排項目學校校長和管理員集中開展三種模式樣板教室驗收培訓,要求參訓教師回校后開展“班班通”教學應用校級培訓。組織舉辦了“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學校管理員使用與管理培訓。三是助力遠程教育培訓工作。2011版新課標頒布之后,縣電教站配合縣教研室做好了遠程安徽省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13版)暨新教材培訓接收,有力提高了義務階段學科教師使用新教材、實施課堂教學的能力。
二、強化科學管理杠桿作用,推動信息技術融合教學常態化工
一是以管促用。鼓勵教師登陸“安徽基礎教育資源網”做好教師工作室的實名注冊和使用工作,實時以電子地圖、分析圖表等直觀方式展示我縣教育信息化工作進展情況。對全縣實施“班班通、圖書、實驗室”三項工程的項目學校,及時進行檢查指導。二是以考促用。我們認真做好全縣初中畢業升學信息技術上機操作考試、全縣普通高中技術素養(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學業水平考試和全縣初中畢業升學理科實驗操作考試。三是以賽促用。組織項目學校觀摩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成果巡展活動;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等電教學術作品評選活動。全縣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共有20多名教師獲省教育廳等級獎;70多名教師獲市教育局等級獎。四是以評促用。我縣自2009年開始,實行“東至縣中小學農遠工程應用與管理單項考核”,2012年改為《東至縣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管理與應單項考核》,每年末就中小學校自配和上級項目配備的電教設備、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圖書、數字化校園建設管理與應用工作實行單項考核,并將其單項考核結果(總分100分)計入縣局對各校年度目標綜合考核總分。
三、注重信息技術應用設計,切實為基層教育解決實際問題
一是設計出山區基礎教育信息技術配備的方案。我縣各初中和完中的計算機網絡教室都是2002年、2004年“校校通”和“農遠”工程項目所裝備,其設備運轉已達10年之久,其購置零配件和維修很難,即將面臨癱瘓,實難滿足初、高中信息技術上機操作考試和高三學生網上報名及填報志愿之需要,其計算機網絡教室應急需更新和換代,民辦學校也是如此。二是設計出符合現階段教師編制的方案。在“三項建設”實施后的管理與應用方面,因各項目學校受教師編制的限制,95%的“班班通”和圖書項目學校沒有專職管理人員。于是我們出臺新政策,優先為農村初中和鄉鎮中心學校本部配備一名信息技術專職教師(管理員)和一名專職圖書管理員,以保項目學校電教及信息技術設備和圖書有人管理、有人維護、有人使用。三是設計出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規劃建設的完善方案。受地方條件和經費的限制,還有少數小學和近20多所教學點暫不能通互聯網,已接的小學和教學點網絡帶寬也多為2M~4M,且用電話線(ADSL)上網,其網絡帶寬能真正滿足學校課堂教學和實時遠程接收同步課堂教學還需提速。
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標準化建設,中小學實驗室建設、“班班通”教學設備、圖書、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等四大項目工程的逐步實施,學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建、配、管、用、培等方面的工作任務越來越艱巨。如何更好地為基礎教育和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服務,推動山區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縱深發展,值得我們不懈探索。
作者:葉建明 單位:池州市東至縣教育局電教儀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