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師在教學中的偏失
外國文學作品與國內文學作品最大的區別就是,作品寫作產生的文化背景不同,這也是選錄外國文學作品最大的教學重點。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寫作背景講解較少,學生理解這些外國文學作品時,對寫作背景不了解,難免在理解上有偏差,不能達到原本的教學效果。中外文化本身就有很大的差異,教師在進行外國文學作品的講解中不注意講解文化內涵和文化背景,學生在學習上也會有較大難度。比如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描述了很多的宮廷舞會和成年男子之間的決斗,這與中國同時期的文化有很大的差異,再加上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夠,教師講解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障礙。再如在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我有一個夢想》,這是馬丁•路德金的演講詞,演講的背景是在美國黑人奴隸運動的背景下,教師如果不能對這一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有明確的講解,學生對作品中的鼓勵性和激勵性的言語理解就不透徹,選錄這篇文章也就沒有任何意義。教師在對外國文學作品的課堂教學中有這樣的缺失就容易造成教學效果的折扣。
(二)學生學習中的問題
由于在高中語文教學目標中不要求學生掌握外國文學的發展史,所以很多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不重視,而且在學習中沒有完整的外國文學知識體系,這對學生學習外國文學作品也是很大的阻力。學生在學習外國文學作品時,重點停留在可能會考試的內容上,這種學習目標本身就是一種誤區。例如,學生都知道在考試中可能會對外國文學作品的作者和生平以及流派有考核,學生在學習時就把作者和流派作為學習重點,對文學作品中表述的文化內涵和文學意義一帶而過,這就導致了高中語文外國作品的教學效果不明顯。
二、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改革
(一)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師在對外國文學作品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學之前一定要對文章的寫作背景進行介紹,讓學生先了解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整體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適當地為學生擴充一些課本外的知識,并注重對比外國的文學作品與國內文學作者之間的異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我們通過比較就很容易發現外國文學作品習慣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動,這在很多外國文學作品中都能夠體現出來,例如《辛德勒名單》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中都能體現出來,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主要是通過對人物語言和動作的描述烘托心理活動。通過對比促進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理解,達到教學目標。另外,在外國文學作品的講解中還應該突出外國作家的寫作風格,比如講解莎士比亞的美妙詩句、歐亨利的意外結局、惠特曼的熱情奔放的情感等等,增加學生的文學涵養,感受外國文學作品的魅力。
(二)擴大閱讀量
外國文學作品一直處于我們認知的真空地帶,這不僅是學生認知的空白,很多教師對外國文學作品的認知也存在很多的誤差。要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和學生就應該共同進行外國作品閱讀量的積累,豐富自身的文學內涵,理解外國作家的寫作特點,形成完整的外國文學體系,這樣就能保障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結語
在蘇教版的語文課本中一共收錄了29篇外國文學作品,在語文課本中所占到百分之二十六,與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蘇教版的教材中選用外國文學作品的比例較高,涉及的范圍也比較廣,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文學體系。另外教材中選錄的外國文學作品的作者主要是文學家,也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等等,也體現了多元化的教學思想。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老師應當根據這些文學內容,用與國內文學不同的角度進行教學,從而更好地體現這些外國文學不同的風情。
作者:徐大振單位:江蘇省沭陽南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