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女教師藝術素養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
摘要:
高職教育中的師資素養包含很多方面,針對女教師群體其綜合素養中的“藝術素養”養成,需要通過長期和有計劃、有目的性的相關路徑進行實施,從而有效提高高職師資水平。剖析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工會提升女教師藝術素養的活動實踐,探討女知聯、女工俱樂部等機構依托下的藝術素養養成可行性路徑,通過載體和平臺的搭建,藝術氛圍的營造,并結合不同專業背景下女教師的特色,使活動有樂趣、組織有目的、提升有實效,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女教師的藝術素養。
關鍵詞:
高職院校;工會;女教師;藝術素養0引言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對師資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包括藝術素養在內的高職院校教師的綜合素養越來越受到關注,藝術素養是展示高職教師內涵、突出自身內在氣質和體現教育工作者風采的關鍵。本文結合高職院校工會組織服務教師、服務教育的職能,深入探討藝術素養的構成要素,探索工會提升女教師藝術素養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拓展工會工作范圍,進一步增強高職院校教職工的內在凝聚力。
1高職院校女教師藝術素養養成背景分析
高職院校女教師具有業務能力強、技能水平扎實和專業素養高的獨特優勢。但是自身的修養是一個較為系統的整體,除了強調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外,還應注重個人內涵和具有外在張力的藝術素養。因此,高職院校女教師可以通過學校提供的各種平臺不斷充實自己、提升專業素養之外的其他素養,完善自身。高職院校女教師具備易于接受藝術熏陶、兼修內外之特征,女性對美的追求也存在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提升女教師藝術素養具有對教育、對個人和對社會的三重功效[1]。
2高職院校提升女教師藝術素養的重要性因素思考
高職院校在提升教職工的藝術素養方面,選擇女教師這個群體進行培養和提升,效果較為明顯。這不僅在于女性通常對藝術敏感度較高,也在于女性對參加各種藝術活動有著很強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同時,女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迸發出更多女性特有的細膩藝術氣質,更好地顯現出迷人的藝術氣息。
1)藝術環境的營造對女教師藝術素養提升的重要性。藝術素養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類高職院校對藝術環境的營造為整個院校的女教師藝術素養提供了天然的滋養。很多女教師愿意和從事藝術專業的教師互相探討,在相互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
2)藝術素養是女教師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藝術可以使生活的內容更充盈,生命的內涵更飽滿,人生的內涵更豐厚。藝術會給人帶來很多啟發和靈感,有助于提升人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最終有助于人的全面發展。因此,藝術素養的提升將豐富女教師的人生,提高幸福指數。最終,讓女教師更有激情地工作,更優雅地生活。教育職能是工會組織的基本職能之一,高職院校工會的教育職能包括幫助廣大教職員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提高綜合素質,而提高女教師的藝術素養,是高職院校工會提升教職工綜合素質和做好婦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搭建多種平臺發展女教師的藝術特長、培養其內在藝術修養成為當前高職院校工會人文關懷的重要內容。
3高職院校工會提升女教師藝術素養的途徑和方法
任何人的藝術修養都不是先天的,都是需要在藝術創作或藝術欣賞的實踐中,逐步鍛煉和培養的。只有通過多讀、多聽、多看,多進行藝術實踐,廣泛接觸各種藝術形式和藝術流派,才能培養出較高的藝術素養[2]。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以紡織服裝與藝術見長的高職院校,擁有較為深厚的藝術底蘊,院工會通過組織相關活動推動著本院藝術不斷走向校外,彰顯學院教師不斷提升的藝術素養。例如,在搭建女知聯、女工俱樂部等女性藝術素養培育平臺中,女教師得到了更多藝術熏陶;通過舉辦以女教師為主體的教師藝術、書法、舞蹈等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校園藝術氛圍;結合各專業特征開展的校企聯盟、指導大賽等專業活動,讓更多女教師通過多渠道參與到院校以外的社會活動中,提高了女教師的專業水平,拓展了女教師的藝術視野。
1)以女工俱樂部活動為載體,為提升女教師藝術素養搭建平臺。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工會成立了女教師經緯編織俱樂部,俱樂部擁有固定的房間用作成員學習交流和藝術作品展示,俱樂部定期邀請校內外專家進行講座,舉辦各類手工作品制作培訓,如十字繡、蘇繡、發夾制作、皮質錢包制作、毛衣編織、纖維藝術編織等,2014~2016年,俱樂部都舉辦了全校范圍的編織作品展,邀請了諸多的校外領導、專家前來參觀指導,彰顯了學院女教師特有的魅力,為提升學院女教師的藝術素養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2)以“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活躍校園藝術氛圍。院工會不僅在全校范圍內經常舉辦教工攝影、書畫等藝術作品征集和展覽活動,而且還選拔推薦優秀教師藝術作品參加校外藝術作品展評活動。如組織女教師到蘇州鎮湖鎮繡品街進行采風;不定期地邀請各類藝術類專業專家到校進行藝術系列講座(服飾美學、整體造型服裝搭配、音樂欣賞、昆曲欣賞等),開拓了女教師的藝術視野,提高了女教師的藝術鑒賞力。不僅如此,院工會還和常州市婦聯、政府宣傳部門、地方美協等機構形成良性互動,積極組織女教師參加這些機構所舉辦的各式各類歌唱比賽、廣場舞比賽以及美術作品評獎等形式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在走出去開拓視野、請進來增強藝術鑒賞能力的工會活動中,不斷給予女教師藝術的滋養。
3)在校企合作聯盟、指導專業競賽中融入更多的藝術人文關懷。提倡校企合作、建立鞏固的合作聯盟使得高職院校教師有了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尤其女教師在其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院工會為了讓女教師群體更快更好地參與到校企合作中,不斷提供外圍藝術實踐機會,讓女教師在緊張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能夠得到精神上的舒緩。藝術類專業性賽事不僅讓指導大賽的女教師獲得了更多指導經驗,而且在指導過程中的融入和參與也強化了自身對藝術規律的掌握。院工會在學院整體的競賽要求和平臺搭建過程中,不斷輸入藝術滋養,為女教師專業發展和建設提供了更多進步的可能性。
4結束語
高職院校工會如何發揮作用提升女教師的藝術素養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這不僅有助于高職院校工會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能,也能不斷提高會員的綜合素質,切實做好婦女工作,具有一舉多得的功效:有利于提高女教師的藝術素養,提升幸福指數;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女教師會潛移默化地將自身的素養傳導給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促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3]。
參考文獻:
[1]錢曉蓉.高職大學生藝術素養培養的創新實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39):28-29.
[2]葛春先.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與發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24):14-15.
[3]王艷華.普通高校理工科學生課外藝術實踐活動探究[J].藝術教育,2010(9):153-155.
作者:蔣鵬 曹曉旭 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工會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