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職音樂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要樹立正確地教學理念
“茍日新,日日新”、“功夫在詩外”,在當今時代,音樂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深入地實踐新課改,因時而變,因地制宜,不斷地實踐“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學改革變化的要求,積累經驗,豐富自己的教學實踐。在正確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運用現代媒體技術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1.正確地把握學生現有的音樂基礎和興趣愛好的關系中職學生具有鮮明的群體特點,音樂課程教學要針對性,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教師在上課前要調查了解班級學生的相關情況,要掌握學生音樂知識的基礎、興趣、愛好,以及想從音樂課程中學習到的內容等等,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在這個基礎上,要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課堂互動。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時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要讓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其充分展現個性及特長,讓學生通過表演實踐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了自信心。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感受到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增加對音樂課程的喜愛程度。同時,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注意選擇合適的音樂作品來提升音樂審美能力,將音樂知識及技能有機地融入這些音樂作品中去,通過鑒賞與聯系來逐漸熟悉這些音樂知識,讓學生在音樂中找到情感共鳴,達到感受和體驗音樂之美的目的,使情感得到陶冶[1]。因此,中職音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教育規律,認真分析所教班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結構和興趣愛好,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2.正確地把握好大眾流行和高雅引導的關系大眾流行音樂具有時尚新潮,通俗易懂、簡單易學且內容貼近生活,容易引起感情共鳴,頗受青少年喜歡。但我們應當看到,大部分的流行音樂都是商業社會的產物,其創作目的是為了迎合當今大眾的速食文化,以獲得較大的商業利潤,其教育性和經典性卻往往比較欠缺,也不太適合為中職音樂教學所大量采用。而音樂教材多是以經典作品作為教學內容,所欣賞的音樂作品往往比較傳統老套。加之,中職學生音樂基礎和學習能力不高,相比較而言,他們會覺得音樂課堂所傳授音樂知識枯燥無味。這十分不利于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職音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點,可以適當選擇較為流行的音樂作品作為教學的輔助內容,利用學生的興趣來吸引學生對音樂課堂的關注,并能夠把這些內容巧妙地與經典作品的教學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2]。特別是要注意選擇那些能夠發人深省,引人積極向上的、有正面意義的優秀的流行作品。教師應該從學生審美心理以及審美特征出發,根據中職學生年齡特點、教學目標要求、能力培養的層次等等,進行不同內容、不同形式和不同要求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大眾流行和高雅引導的關系,促使音樂課程目標的實現。3.正確地把握好音樂門類貫通和與專業技能學習的聯系從目前看,依據教學大綱編寫的中職音樂課程內容包含較為豐富,即有中國傳統的音樂,也有外國音樂,既有現代流行音樂,也有傳統經典曲目,既有聲樂,也有器樂和舞蹈,還涉及一些音樂基礎知識的介紹,這就要求學生在教學互動中要熟悉和了解不同作品的基本形式、風格、特點,掌握基本常識和欣賞的基本方法,感受作品的內涵,融會貫通,獲得了美的感受,從而促使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在注重音樂課程門類的貫通同時,教師還注重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加強與音樂課程方面的聯系,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也促使音樂課程的教學的目標更好地與職業教育總目標滲透、融合。比如營銷廣告學專業,可以適當地結合一些案例,講一講音樂在營銷廣告的作用,特別是一些有影響力的廣告音樂背景的案例。再比如,旅游學專業,可以結合民歌的講授,談一談相對應地方的民族特色或傳奇故事,談談音樂在旅游中的作用。實踐證明,與專業相融合的音樂教學,能夠激發其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音樂門類貫通,是音樂課程內部的縱向關系。而與專業技能課程的關系,則是橫向關系。在中職音樂教學,把握好這個關系,可以使教師能更充分地發揮主導作用。
(三)要大力提高中職音樂教師的自身素質
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正確合理有效地發揮主導作用,對教師是一種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化素質,才能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從當前看,教師還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自身素質的提升。
1.要確立正確地品德和人格“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品德和人格本身就是對學生影響最深刻地一種教育資源。當今社會普遍存在浮躁不實、急功近利的心態,也逐步影響到校園中去,這是造成重職業技能輕綜合素質的現象長期存在的社會原因。教師不能有隨大流的心態,對教學應付了事,而從自身做起,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形成更為良好的專業品質,積極地去地改變環境,糾正人們對音樂教學認識上的偏差,要更充分展現音樂課程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去感召學生,激勵學生,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因此,教師應把加強師德修養、凈化自己的人格放在首位。
2.要具備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教育理論知識音樂藝術與人文、自然科學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系,因此音樂教學應是音樂藝術與其他學科的綜合。要給學生一瓢水,教師要準備一桶水。文化基礎積累越多,知識面越廣,個人的眼界就越深刻。音樂教師只有具備較為豐富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才能從更高的層次賦予音樂教學新的內涵,正確引導學生欣賞、表現和創造音樂[3]。
(四)要注重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注重學生正確地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中職音樂課程總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學生感受、體驗和欣賞音樂,自覺地培養高尚情操,完善健康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豐富人文素養與精神世界,形成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就業、交往與發展基本需求的,提高中職學生的音樂素養。圍繞著教學目標,中職音樂課程要求加強對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包括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創造力,它們之間是有層級的,又是互相關聯的,中職音樂教學重點要突出更為基礎的音樂感受力和獎賞力培養。由于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教師應該十分清楚地掌握教學大綱對教學目標的要求,牢牢地把握這些能力培養的層次性和關系,結合學生實際,因材施教,在教學中循序漸進,細化目標,突出重點,逐步引導,發揮主導作用。
2.注重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在中職音樂教學中,音樂感受力是最基礎的音樂能力培養,包括聽辨力、記憶力和形象思維的能力。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聽覺和記憶力,要緊密結合中職學生的接受力和作品的思想藝術性來選擇多樣化的音樂作品,在學生的反復聽、唱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讓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更好地感受、體驗和欣賞音樂。要借助多媒體教學,來提高效果。在欣賞的基礎上,再逐步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力。在欣賞教學中,要選擇在題材、體裁、風格上具有多樣化的音樂作品,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發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引導學生通過對音樂作品題材內容、思想情感、風格特征等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深入地體會到音樂的魅力。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是在音樂感受力和鑒賞能力基礎上,更高層次的能力培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參與感受體驗和鑒賞音樂,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課外音樂實踐活動,不斷地提高學生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讓學生真正地體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對音樂掌握有自己的見解,培養發展創新思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3.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音樂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其體驗性強,同時也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即有豐富的感性,也有深刻地理性,從音樂感受力、到鑒賞力、再到表現力和創造力,就充分體現了這些特點。教師要善于把握這些特點,注重音樂能力培養的層次性,由淺入深,從感性的感受體驗到理性的鑒賞審美,逐步深入,細化教學目標,不斷地跟蹤評價教學效果,即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要能夠按能力培養的要求,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導學法、導思維、導創新,這些都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體現。這樣一來,也會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效果易于體驗,能夠更多地從學習中獲得自我滿足,這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學習中主體作用。總之,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音樂能力的培養,積極地發揮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音樂的情感作用,陶冶學生性情,深入挖掘音樂中內在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自我體驗,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在音樂學習中主體作用。
二、結語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曲,可以說是扣人心弦,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蹣跚學步的孩子,人人耳熟能詳,從1958年問世以后,就傳遍大江南北。世上只有媽媽好,唱出了無數人的心聲,喚起了很多人的記憶,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情感,聽完這首打動人心的歌曲以后,讓很多人泣不成聲,這首歌曲堪稱一枚重量級的催淚彈。這首歌曲對于剛剛學習音樂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適合的,學習音樂、德育雙管齊下,很多學生學會了這首歌曲之后,學會了向自己的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二、注重特長生的培養
(一)教學要科學
科學的教學,能夠讓學生身心愉快,迅速地掌握彈奏的技巧,要讓學生注意小節之間的呼應,旋律和清晰、有力的跳音進行穿插。輕盈的觸鍵,體會感覺;指尖肌肉必須繃緊,養成習慣;具歌唱性的小節要反復地傾聽,認真體會與“跟讀“,一定要體悟音樂中的每一個小節的和音樂整體熱烈的氣氛之匯集核心,演奏低聲部的旋律要有重感,高聲部要流暢,中聲部要連貫,踏板的應用要恰到好處。
(二)師生須互動
音樂是心的弦歌,是心的活動,音樂和其他的學科比較起來,更注重師生關系的和諧。在整個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的情緒能夠直接感染學生,師生之間如桴鼓相應,似影隨形,教師教的用心,學生學得投入,音樂教學本身就共同演奏了一曲動人的音樂之歌。
三、鼓勵音樂素質較差的學生,使欣賞課鮮活
在很多情況下,一些歌唱水平、彈奏水平比較低的學生不喜歡表現自己,多數是欣賞別人表演,學生的這種現象都歸結于“自信心”問題,他們都是怕表現不好了受到教師的指責或者受到同學的嘲笑,教師要明確地告訴他們,他們能行,老師相信他們,期待著他們。音樂教學,要活潑生動,要破臼除窠不拘一格。在欣賞課中,我提前讓學生回去收集與欣賞內容相關的歌曲,然后課上舉行主題音樂會。在課中,根據課本內容,教師演唱或演奏學生收集回來的歌曲,學生自己演唱或演奏,唱得不準確的學生也加入其中,這樣課本內容和學生收集的內容穿行,一節枯燥的欣賞課就變得鮮活了,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體會需要欣賞的音樂內涵,學生情緒高漲,師生互動、平等和諧,學生也會感覺幸福盈滿。
四、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方法的變化
新課標指引音樂教學,教師教學方法得到諸多改善,新的教學方法煥然一新,原本的“灌輸”變成了“引川歸海”“送水上門”變成了引導“挖泉”,音樂教師也由“設計型”轉為“引領型”“向導型”,音樂教學提倡民族化,注重以生為本,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挖掘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潛質,在差異化中發現優秀,在和諧的教學當中因材施教,提倡學生學習,教師也同時學習,或者說教師提前學習、教學相長;注重單向信息交流到注重綜合信息交流的轉變;教師和學生平等相處,教師的地位不再居高臨下,而是和學生一起探討交流和學習,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師和學生和睦融洽。新課改背景下,音樂教師的角色轉變,教學方法的變化,使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課堂效果大為改進。
(一)善美兼有的價值
孔子聽了堯的音樂《韶》,贊曰:“盡美矣,又盡善也。”聽了周武王的音樂《武》之后,評曰:“盡美矣,未盡善也。”也就是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對完美的音樂藝術制定了一個標準,那就是“盡善盡美”。我們教師要根據多種情況,依據教材進行音樂教學,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盡善盡美”,使學生的情感與音樂的發展產生良好的共鳴,養成他們終身學習音樂的意識,豐盈他們美好的人生。
(二)德育的意義
德是善的根本。音樂教學中,德育無處不在。例如,在第一冊第六課民樂合奏《三個和尚》,教師問:為什么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讓學生討論,啟發學生理解勞動換來美好生活的道理。欣賞第二課《快樂的一天》,學生通過教材中提供的圖畫看到了一天的生活、學習。欣賞完后,問一問,你知道中國沒有解放以前,學生的生活是怎樣的嗎?欣賞《共產兒童團歌》,通過欣賞,激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從而領悟到要珍惜時光,發奮學習,努力成才。欣賞結束后,我讓大家談談今天的幸福生活。通過對比,增強了對“共產兒童團”的認識,同時更體會到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溫暖,大大增強了熱愛祖國之情。
五、結語
中職音樂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首先教師應根據音樂作品的內容為學生創設與之相配的良好情境,在濃厚的音樂情境熏染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師生共同進步。情感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感受音樂美,還可以讓學生享受音樂教學,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想象,開拓思維。例如,在講京劇時,筆者先放時下很流行的陶喆作品《蘇三說》,接著再跟放王力宏的專集《蓋世英雄》單曲,通過這樣對比的欣賞,可以引發出中國的京劇藝術。同學們聽到了自己偶像的演唱,深刻體會到了古典藝術與現代流行元素巧妙結合的精彩演繹,無形中大大激發了同學們對京劇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可以巧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使教學內容化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化抽象為形象,把學生帶入圖文、音像并茂的境界之中。例如,在學生欣賞《道拉基》一課時,筆者首先編輯了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錄像,用絢麗多彩的畫面來展示美麗的朝鮮族舞蹈和勤勞善良的朝鮮人民,學生不僅從中了解了朝鮮族人民那種淳樸的風土人情、能歌善舞的生活習俗,而且還通過觀看學會了幾個典型的朝鮮舞蹈動作。這時,學生的興趣濃厚,表演欲強烈,筆者趁熱打鐵,叫了幾個同學上臺分別示范表演,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多措并舉,全面提升中職學生音樂水平
教學中,教師要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健康的音樂占領校園,使音樂成為學生凈化心靈的使者,進而助力學生今后的人生。
(一)要提升中職學生的音樂水平,須讓學生接觸專業的演奏會或演唱會,通過高水平的專業的音樂人士表演,讓學生受到感染,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學習。學校應積極地組織開展高雅的音樂會,盡量讓學生都進場欣賞,讓學生一邊欣賞音樂一邊體會音樂作品的內涵和精髓,通過欣賞高水平的音樂表演,使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提到提升,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另外,學校還可以邀請水平較高的音樂團體來校與學生互動交流。高水平的音樂團體在各班級間巡回表演,不但可以活躍校園的氣氛,還可以激發學生成才的欲望,努力成為他們那樣的音樂人才。到一個班級,首先讓專業的音樂人士給學生們講解相關的音樂知識,學生們在氣氛活躍的情況下,與專業人士進行臺上、臺下的溝通,對自己不懂的和想知道的方面進行請教,通過互動和指點,學生親自操作樂器進行表演,使其更加感到演奏出來的聲樂特別真切,欣賞者近距離的圍在周圍,使其更加倍感具有的成就感,從而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們的音樂素養,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認識到學好音樂對于個人的發展將具有極大益處。
(二)組建學生自己的音樂團體,以點帶面,促進全校學生學習音樂。學校應積極讓有共有愛好的學生組建自己的團體,幫助其成長壯大。組建音樂社團很有必要,讓學習不同樂器的學生組成一個表演社團,通過十幾人的音樂社團的帶動,讓學校其他學生也喜歡上學習音樂,使學校形成良好的學習音樂的氛圍。中職學校音樂社團的學生音樂水平有限,一線音樂教師應成為該社會的一員,時時指導社團的演練。另外,音樂教師和學校應該在重要的節日,讓本學校的音樂社團有參與學校或社會演出的機會。重大演出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演練準備,學校或教師可以聘請專業有演出經驗的音樂人士給社團進行講練,通過嚴格的指導和訓練,音樂社團的音樂水平會得到明顯的提高。讓學校音樂社團的精彩演唱和演奏吸引學校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社團來,即便沒有參與社團,也可以成為社團的臨時成員,通過互動交流演唱和演奏,全校學習音樂的氛圍會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