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骨科術后精細化護理模式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精細化護理模式在骨科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入我院骨科治療的14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70例,觀察組7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取精細化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低于后者;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較,明顯低于后者;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高于后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細化護理模式應用于骨科術后護理中,有利于緩解焦慮、抑郁情緒和術后疼痛,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探討和推廣。
【關鍵詞】精細化護理模式;常規護理模式;骨科術后
骨科術后多疼痛劇烈,且恢復時間較長,護理服務的質量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及生活質量。為了探討精細化護理模式在骨科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我院特作此次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入我院骨科治療的14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70例,觀察組70例。對照組:男性35例,女性35例,年齡平均(43.26±2.42)歲;四肢骨折40例,骨盆骨折30例。觀察組: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齡平均(43.12±2.35)歲;四肢骨折38例,骨盆骨折3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此次研究經我院倫理會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即術后用藥護理、病情觀察、飲食護理等。觀察組實施精細化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命體征、血氧飽和度,尤其加強體溫監測,避免因體溫過低引起心肌缺血。同時觀察術側肢體的末梢血運狀況、手術切口有無紅腫、滲血、滲液,一旦異常,立即報告醫師處理。術后全麻清醒后采取半臥位,有利于肺部分泌物引流,避免肺部感染。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抬高患肢,減輕疼痛和水腫,促進靜脈回流。定時翻身,加強皮膚清潔護理,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預防壓瘡的發生。做好會陰擦洗,保持尿管及會陰清潔,避免尿路感染。保持環境整潔、通風良好、安靜,適宜休息和治療,護士應該注意關門輕、說話輕、操作輕。加強心理護理,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告訴患者健康宣教知識、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患者的疼痛護理,囑患者深呼吸有利于緩解疼痛,還可采取下棋、看電視、看書、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術后常規使用鎮痛劑和鎮痛泵,還可進行冷敷鎮痛。
1.3觀察指標:
①使用疼痛數字分級法(NRS評分)對患者的腹痛情況進行評價(總分0~10分)。0分表示無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可影響睡眠;7~10分重度疼痛,無法忍受,需要藥物鎮痛。②并發癥發生率=(發生并發癥的例數/總例數)×100%。③生活質量評定:根據GQOLI-74量表中生理狀態、心理狀態、軀體功能和社會功能等4個維度的評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每項各100分。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SPSS21.0處理所得數據,n,(%)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若經比較差異顯著,由P<0.05表示。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的NRS評分:
觀察組患者術后NR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低于后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NRS評分為(2.2±0.5)分,對照組患者術后NRS評分為(4.0±1.1)分。
2.2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較,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70例,發生壓瘡的有1例,切口感染的有2例,出血的有1例,便秘的1例,發生并發癥的一共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7.14%。對照組70例,發生壓瘡的有3例,切口感染的4例,出血2例,便秘4例,發生并發癥的一共有18.57%。2.3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物質狀態評分、心理狀態評分、軀體功能評分和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82.2±2.4)分、(83.1±2.3)分、(81.7±2.5)分、(82.0±2.0)分。對照組患者的物質狀態評分、心理狀態評分、軀體功能評分和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69.1±2.2)分、(70.2±2.0)分、(69.2±2.4)分、(67.2±2.0)分。
3討論
骨科疾病病情復雜,術后疼痛劇烈,恢復時間長,這時期的護理服務質量可對患者的手術效果和預后產生影響[2]。且多數患者相關醫療知識缺乏,不能有效的遵醫囑護理,有可能會使感染等并發癥的風險增加[3]。多數患者擔心手術效果和預后,容易焦慮、抑郁、緊張等負性情緒,不利于術后治療及恢復[4]。故實施有效的護理顯得十分必要。精細化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注重對細化的把控和處理,優化護理程序,減少差錯的發生率,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5]。本院此次采取細節化護理主要是在術后加強疼痛護理,疼痛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通過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疼痛,還可冷敷患肢或抬高患肢,減輕疼痛和水腫,必要時使用鎮痛泵。患者術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護士應該鼓勵患者表達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減輕心理負擔。同時護士應該做好健康宣教,告訴患者術后護理和康復的注意事項。骨科患者臥床時間相對較長,容易發生壓瘡、下肢靜脈血栓、便秘、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并發癥。護士應該加強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定期翻身、保持皮膚和床單位清潔、干燥,加強營養,有利于預防壓瘡;定時按摩肢體,加強被動肢體按摩,防止靜脈血栓。術后鼓勵患者多飲水,做好會陰部的清潔與護理,有利于預防尿路感染。術后行霧化吸入、半臥位、加強口腔護理,有利于預防肺部感染。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環形按摩腹部,有利于預防便秘。觀察組患者NR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低于后者;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較,明顯低于后者;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高于后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模式應用于骨科術后護理中,有利于緩解焦慮、抑郁情緒和術后疼痛,并發癥發生率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探討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順瓊.精細化護理模式在骨科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1(4):55-56.
[2]嚴璐.精細化護理模式在骨科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6):142-144.
[3]鄭鳳華.精細化護理模式在骨科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藥衛生:文摘版,2016,20(5):00196.
[4]李紅.精細化護理模式在骨科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有效性探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2):94-95.
[5]劉心.精細化護理模式應用于骨科患者對其生存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4(27):3069-3071.
[6]趙桂林,呂曉春,張潤芳.精細化管理在骨外科手術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22(24):127-129.
作者:張艷 單位:遼寧省本溪市金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