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英語職業技能教學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英語教育專業職業技能競賽的實施
教育部設計職業技能競賽制度時,競賽原則上堅持“重在參與、重在學習、重在提高”,實現各級技能競賽覆蓋每一所職業學校、每一個專業、每一位專業教師、每一名學生,逐步形成“人人都參與、專業全覆蓋、層層有選拔、全國全省有大賽”的局面。通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我們英語教育專業的職業技能競賽形成了“班級—系級—校級—省級—國家級”五級體系。在賽事組織時候,就遵循五級體系,環環相扣。成立由系領導、指導教師和學生團體組成的職業技能競賽指導委員會,負責競賽項目的組織實施。職業技能競賽從大一貫穿到大三,第六學期教育實習期間除外。大一以基礎語言技能類競賽為主,大二和大三進行教師教育類和就業技能類競賽。學生會、分團委和自律委員會等學生組織具體承辦不同賽事,指導教師參與賽事的實施。以湖北省高等學校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為例來看競賽的具體實施。首先大二下學期開展外語系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初賽在每個班舉行,人人參加,由班委會和擔任教師職業技能課的教師共同實施。班級2-3名選手參加復賽,復賽勝出的前10名選手參加決賽。決賽勝出的前2-3名選手參加10月份的學校比賽。暑假期間和9月份指導教師對選手進行即興演講和授課環節針對性輔導,選手水平會有質的提高。選手參加學校比賽角逐代表學校參加省級比賽的名額,最終和兄弟院校優秀選手對決。優秀的指導教師團隊對選手實施包括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心理輔導等的周密培訓計劃,充分挖掘出選手潛能,以最佳狀態參加比賽,獲得好成績。
比賽結束后對賽事進行總結,反思比賽和培訓過程。如果取得好成績,總結培訓和選手的出色表現,積累經驗,戒驕戒躁,增強自信,繼續努力。如果成績不理想,找出失誤的地方和影響因素,總結失敗原因,正確對待,汲取教訓,積極進取。重要的是對日常教學的思考。競賽成績看似是集中培訓的結果,實則功在平時。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選手的優秀語音面貌、出色教學技能和一定的比賽經驗都是在日常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反映出英語教育專業良好的教風和學風。比賽結果有助于專業建設,促進課程的設置、教材的選擇、教學內容的序化和整合、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完善。開展獲獎選手經驗匯報會,上競賽示范課和作報告,與大一大二學生和老師們分享競賽過程,可以激發他們的參賽愿望。各級各類比賽的重點在于競賽過程,一方面學生提高了技能,另一方面學生組織者鍛煉了組織和交流能力。
二、職業技能競賽促進英語教育專業建設
各級職業技能競賽經過幾年的積淀,最終會固定形成一個模式,從而有效促進專業建設。對賽事客觀科學的總結有利于取得好成績,有利于教學改革,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一)優化課程體系職業技能競賽比賽項目和內容來自教學內容,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基礎方法、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的綜合考核。例如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比賽包括陳述環節、描述環節和情景交流三部分,涉及聽、說、讀語言技能訓練相關課程內容,綜合考察選手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內容包括教案撰寫、即興演講和模擬授課三部分,考查內容是幾門課程內容知識和技能的綜合展示。學生必須將相關課程知識掌握牢,技能訓練熟,才有可能獲得佳績。以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為中心構建課程群,有效處理好先導課程和后續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層層遞進,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循序漸進,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職業技能競賽,將多門課程知識進行融合,通過實踐檢驗什么是合適的課程體系。通過對學生的競賽實踐進行總結,為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提供重要參考。結合實際來思考哪些課程是必需的?哪些課程是不需要的?哪些課程應該在哪些時候開合適?開多少課時,講授和實訓的比例是多少為宜?在對歷屆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的思考中,課程體系得以優化。
(二)改進教學方法職業技能競賽突出考核學生的技能,強調職業性。競賽項目內容是對職業工作崗位核心能力的提煉,競賽過程是實際工作過程的縮影,競賽標準是職業資格標準。這些源于真實工作崗位的技能培養靠傳統意義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是根本不行的。教師必須有效融合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大力改進教學方法,重視實踐教學、項目教學和團隊學習,推進專業課課堂教學模式為任務驅動下的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堅持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為了能使學生順利完成實際教學工作中的任務,要重視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提出課堂教學、校內模擬實訓和校外教育實習相結合的教學設計。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實踐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模擬操作教學法等。職業技能競賽可以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強調實踐技能訓練,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進而形成“以賽促練、以賽促改”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三)增強師資隊伍外語系要求所有英語教育專業教師參與到職業技能競賽工作中來,進行競賽設計、競賽組織、競賽指導和競賽研究等,尤其是擔任競賽評委和指導教師。在競賽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情況,針對性地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出課程的實效性,從而提高教學技能。競賽內容必須與時俱進,教師在參與競賽工作時自然要緊跟最新資訊,更新理念。對于校級以上的職業技能比賽,成立專門的競賽輔導團隊,對選手的學習、生活、思想和心理上都進行無微不至的關心,爭取比賽順利表現獲得最佳成績。教師們制定競賽計劃,克難攻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盡快將自己鑄造為該方面的專家,更重要的是將學生培養為優秀的種子選手。一般通過三屆比賽的歷練,一個優秀的教學團隊就能夠誕生。不同的職業技能競賽打造了不同的教學團隊,定期調整人員結構,注重青年教師的吸納,通過傳幫帶進行培養。如此,英語教育專業師資水平整體得以提高。
(四)完善實訓體系職業技能競賽有助于英語教育專業完善實訓體系。通過多年的職業技能比賽實踐和總結,我們發現“為競賽而競賽”臨時培養選手的做法非常冒險,如果有幸遇到有實力強的選手進行短期輔導能夠出成績,如果能力一般,短期內再怎么努力培訓結果也有限。所以必須從長計議,尤其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是穩扎穩打,這就要求構建完善的實訓體系。英語教育專業通過多種方式加大實訓力度,例如,在課堂內通過課堂討論、課內練習、情景模擬和課件演示等方式進行課內實踐;開展“日周月年”工程(要求學生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完成一定的英語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訓練目標)豐富課外活動;鼓勵學生獲得普通話、英語口語和翻譯等專業相關資格證書等。實行實訓開展三學年不間斷,第一學期進行專業認知,第二至五學期每學期到小學進行專業見習,第六學期教育實習。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終能夠站在領獎臺上。另一方面,職業技能競賽促進了校校合作。為了準備賽事,邀請優秀的小學英語教師來學校開展講座、講示范課,指導和培訓學生。邀請小學英語教師擔任本專業兼職教師,指導學生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教師和學生到英語課堂上聽課,了解實際小學英語教學。大學教師和小學教師合作開展小學英語教研項目,共同提高教科研水平。
(五)提高培養質量“重在參與,重在學習,重在提高”是職業技能競賽的原則,旨在鼓勵所有學生參與。在英語教育專業構建的“班級—系級—校級—省級—國家級”五級競賽體系下,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競賽成績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競賽過程對學生的洗禮。有的人剛開始參加比賽舉步維艱,但經過一次次鍛煉最終“鳳凰涅磐”。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只要在他們自己的基礎上有了進步就好。實踐證明,學生一學期一個變化,從最初的膽怯和青澀逐漸成長為自信和穩重。尤其是作為未來的幼兒園或小學人民教師,他們必須具備《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或《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中規定的“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基本理念,掌握專業標準所規定的基本內容。職業技能競賽使得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能得以提高。大三上學期十一月份,學生要參加國家組織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學期末也就是來年的一月份參加面試,職業技能競賽的實施能有效幫助學生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在競賽尤其是省級競賽中獲獎的選手,完全能夠勝任幼兒園或者小學英語教學,畢業時被多所學校青睞。學生通過職業技能競賽的實施鍛煉了組織能力。系級競賽一般由學生組織承辦,歷經初賽、復賽和決賽,幾乎所有的班級和系級學生干部都會參與組織工作,對每次比賽的細節進行周密安排,從而保證比賽順利進行,既要賽出選手水平又要賽出精彩和特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責任意識、團隊協作精神、交流和溝通能力等都得到了鍛煉。在畢業求職中,學生干部會更加受到青睞。在畢業生跟蹤調查中,我們發現擔任過學生干部尤其是主要干部的學生能更快適應工作,能夠較好地處理各方面的事情。
三、結語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社會和學校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2014年慶祝教師節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指出,廣大人民教師應該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高職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必須緊跟社會需求,為幼兒園和小學培養合格的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競賽的實施促進了英語教育專業建設,有助于優化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師資隊伍、完善實訓體系和提高培養質量。
作者:陳梅 單位: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 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