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多元智能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英語的教學不再單單注重英語知識的傳授,而更加注重培養(yǎng)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能采取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而是實施多元化教學策略,注重開發(fā)學習者的多元智能。我國的英語教學模式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日臻完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從多元化的途徑中接觸和學習英語,實現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實踐性與實效性。
關鍵詞:
多元智能;大學英語教學;多元化教學策略;英語應用能力
一、MI理論
MI理論即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IntelligenceTheory)是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fā)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正式提出的,到今天已有30多年歷史,目前在世界各國教育界對多元智能理論還存在很大的興趣。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認為,人類的智能至少具有8項:語言文字智能(VerbalIntelligence)、音樂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數學邏輯智能(LogicalIntelligence)、空間智能(VisualIntelligence)、肢體運作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人際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自我認識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和探索智能。通過MI理論得到啟示,每個人具有的8項智能,且各項智能相對獨立。在不同個體上表現不同的智力差異,在某項智能上表現高的才能,而在別的智能上卻表現不發(fā)達。在MI理論啟示下,大學英語教學,應該根據教學實際,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智能的個體差異性,實施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分類指導,使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得以滿足,從而促使他們很好的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在多元智能理論運用方面的缺失與舉措
首先,大學英語學生學習方法陳舊。雖然如今大學學生普遍懂得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學習過程中,他們不會自如地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在學習方法、技巧、目標制定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其次,大學英語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一直以來,大學英語教學大多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實行“滿堂灌”,的單一而陳舊的教學模式。一個英語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習基礎,語言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截然不同的學生,設定同樣的教學目標,同樣的教學方法,怎么能夠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不同需要?最后,大學英語教學評估體系不完善。筆試是大學英語教學評價的一種主要方式,非常教條。這種傳統的評價方式非常局限,它過分缺乏對學生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核。多元評價方式在高校英語教學評估中是值得推行和提倡的。
1.新時代的背景下對于大學生的多元智能的培養(yǎng)應向更深一層次去挖掘,契合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大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最為重要的階段,對于大學生來說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因其各種能力的發(fā)展已初具定式,且能夠很好對自己進行自我約束,對于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已經可以從全方面進行考慮。而且,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對完善自我意識更為強烈。因此又對大學教育賦予了新的要求。如何使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要求老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引導和發(fā)現學生的不同智力因素,對其潛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完善他們的性格和能力,使每個學生能夠以更為成熟的眼光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為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更好地適應社會進一步創(chuàng)造條件。對于大學生的多元智能培養(yǎng),應向更深、更廣的層次的進行發(fā)展,不能只是在認知的表層領域停留,因為大學生的多元智能培養(yǎng),和以前在中小學時有本質上的區(qū)別。應重視多元智能培養(yǎng)的質和量,從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培養(yǎng),為大學生提出更深、高的要求。另外,還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不同的智力優(yōu)勢得以發(fā)揮。加德納的智能理論也使我們得到很多啟示:每個學生在智能方面,都具有其不同之處,由于各方面原因,存在個體差異性和不同的認知。因此,不可能使他們在學習中各個層面都得到同步前進。作為大學的英語老師,更應根據實際情況,對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習慣以及不同認知等方面全面考慮,對于學生的需求共同點進行掌握,同時又要兼顧個別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失時機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切機會,讓學生自己選擇和表現。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以及興趣愛好,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去理解、分析和思考,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里更好地表現自己。老師更應該抓住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選擇更深層次的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布置任務,讓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以更好地發(fā)揮,對大學生多元智能培養(yǎng)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促使他們的智力得到更高水平的提高。
2.多元智能的培養(yǎng)應符合大學英語課程特色的要求,以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大學英語課程具有獨特的語言文化特點,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課程,不僅可以為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提高英語語言技能,還能使學生國際文化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因其具有的語言文化特點等因素,和其他學科的教學特點存在很大不同。由加德納博士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得到啟示:在大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不斷使教學內容得以豐富,創(chuàng)設符合大學生個性特點和發(fā)展需要的課堂情境,對大學生的言語語言智能、視覺空間智能和人際交往智能進行培養(yǎng)。不斷促使學生們的應變、合作、協調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通過各種社會活動形式(如演講、辯論賽、小品表演、劇本表演等)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感受社會,鍛煉到學生的語言言語智能,使其更加完善得體,從而使其交際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有資料顯示,在時代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社會上不缺少單純的英語語言人才,而是缺少具有多方面、高素質、復合型的英語人才。因此大學生不但要具有很強的專業(yè)素質,而且還必須具有較強綜合素質,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而對學生多元智能的培養(yǎng)是一個綜合素質提高的過程,不但與社會對英語發(fā)展需求相一致,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共同提高,使其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研究所示:大部分人具有的智能要素都是完整的,但同時由于人的不同認知又具有其獨特性。對于目前大學生來說,他們有很多閱歷,思維方式已經成熟,具備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在某些問題上已經具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對自己的思想已經可以很好地進行闡述。所以,作為大學英語老師,更應當擺脫課本的束縛,不斷拓寬課文內容與主體范圍,使學生在更加廣闊的空間里,使其各方面得到鍛煉。
三、結束語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面向我們外語教師和語言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強調因人施教。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目的,不同的文體,統籌兼顧,采用與之適應的方法。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的高校英語教學策略,會大大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使訓練更加多元化,同時也使得每個學生的各項智能得到均衡同步的發(fā)展。高校英語教學策略的制定與應用應以此為依據,充分發(fā)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進而大大提高高校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GardnerH.FramesofMind: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M.NewYork:BasicBooks.1983
[2]梅汝莉.多元智能教育學策略[M].上海:開明出版社,2013
[3]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
[4]袁軍.多元智能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雞西大學學報,2013
[5]張曉峰.對傳統教育評價的變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教育評價[J].教育科學研究,2012
作者:熊偉 單位:重慶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