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教學與職業(yè)素質的融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人文與審美素養(yǎng)
技工院校培養(yǎng)的是職業(yè)人才,因此,語文教學的目標不是單純的語言文字教學,不僅要“授業(yè)、解惑”,更要兼以“傳道”。
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審美意識,例如:《孔子的誠信觀》、《一碗清湯蕎麥面》、《好雪片片》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誠信友善的價值觀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天堂與地獄比鄰》、《信客》、《把信送給加西亞》可以引導學生理解職業(yè)的本質內涵,懂得愛崗敬業(yè)不僅是謀生的手段,也是承擔社會責任、實現自我價值的主要途徑。《我有一個夢想》、《士兵突擊》可以引導學生體現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生活品位。《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洛陽詩韻》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品德修養(yǎng)等。
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領略作品的情感和美,教會學生將生活中的點滴融入自己的情感,做一個有品味,有內涵的人。通過潛移默化的熏染與陶冶,促進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志等方面和諧發(fā)展。
二、語文課程教學內容——涵蓋面廣、選擇性大
從2013年開始,筆者所在學院,就在下午第三節(jié)課推行選修課和第二課堂活動,語文學科也為此開設了“學會傾聽”、“學會溝通”、“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座”、“中外影視欣賞”等課程,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專業(yè)的學習需要,從各個角度挖掘教學內容:如通過文學經典,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通過富有時代性的選文,可以讓學生感受時代精神和職業(yè)道德;通過各種文體的寫作,可以提高學生職業(yè)所需的寫作能力;通過討論、交談、演講等專題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通過各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品格素養(yǎng)的提升。
在中秋節(jié)前夕,筆者讓學生開展“中秋月”專題學習,按照“月的詩句”、“月的歌曲”、“月的舞蹈”、“月的科普”四個專題,要求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專題PPT的制作。并要求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包括資料的查詢、圖片的篩選、PPT制作、上臺展示講解、小組拉票等。這樣的語文課堂,一者調動了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和團隊合作精神,二者,培養(yǎng)了他們自我學習、自我展示和溝通表達的能力。
三、語文課程教學方法——學生為本,靈活選擇
技工院校語文課程教學,要明確樹立“學生為本”的思想,立足學生的實際現狀和專業(yè)特點,合理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除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外,應嘗試如資料查找、小組合作、質疑探究等可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也可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拓展訓練法等教學方法運用到語文教學中。
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語文實踐活動,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各種實踐與情感體驗的機會,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與行為修養(yǎng)。如可以指導學生查詢資料,對周邊發(fā)生的各種現象進行介紹、討論;可以開展影視欣賞,幫助學生鑒賞作品;可以開展綜合學習和課題研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究真理的意識和能力;也可以通過網絡論談、公告欄、QQ空間、博客等交流工具,讓學生將自己獨特的理解、感受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探討。
作者:彭麗萍 單位:杭州第一技師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