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和諧社會下大學生財富觀培育初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培育當代大學生的和諧財富觀,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思想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和大學生自身全面健康成長的內在要求。培育和諧財富觀的途徑是: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加強財商教育,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慈善教育,增強社會實踐活動。
關鍵詞:
和諧社會;大學生;財富觀;培育
財富觀是人們對于什么是財富、財富有什么用及如何對待財富和獲得財富的一種思想認識和根本觀點,它直接影響著人們如何選擇和評價各種財富行為。隨著社會財富的增長,財富的內涵也越來越廣,人們對于財富的認識和評價也更加多元化,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生活觀念的更新和行為方式的改變。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部分,社會普遍存在的財富觀和財富行為必然對其財富觀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會滲透他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影響甚至決定他們將來的工作選擇和工作方式。當前中國社會的財富觀總體來說是積極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許多消極的甚至是有害的財富觀念和行為。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能否建立正確的財富觀,無論對國家、社會還是對個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應樹立和諧財富觀
和諧財富觀是指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背景下,人們以融洽、協調的態度正確認識、正確對待、正確處理財富實踐活動的觀點,是人們合理合法追求個人財富和社會財富的價值觀、方法論。它包括兩方面的內涵:一方面,“和而不同”。狹義的財富主要指物質財富,但廣義的財富具有多樣性,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有形財富和無形財富,外在財富和內在的人力財富,個人財富和公共財富,等等。各種不同財富能滿足人們生存和發展的不同需要。和諧財富觀要求人們堅持“和而不同”思想,即對立統一原則,正確看待各種財富的作用和相互關系,克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學觀。另一方面,“和諧”是“無過無不及”。和諧財富觀要求人們追求任一種財富都要做到適度。馬克思主義理論告訴人們,追求各種財富的“度”,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最高目標。因此,和諧財富觀是一種既講求統一性又尊重多樣性的財富觀,統一在必須順應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多樣在于形式可以不拘泥于某一種,只要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都可以。
二、為什么要培育當代大學生的和諧財富觀
(一)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思想保證
當前社會存在一些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財富追求現象,有的人為了追求物質財富不擇手段,貪贓枉法、坑蒙拐騙、謀財害命;在食品、藥品等領域,置道德、人的健康于不顧的事件屢有發生。我們需要在全社會倡導建立一種健康的、符合時代精神的、和諧的財富觀,來引領人們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范圍內以正當手段謀取利益和合理使用財富,引導人們在追求和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既要追求物質利益,也要注重精神回報,既要注重個人發展,也要兼顧社會進步。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理想的需要,也是糾正當前社會浪費財富不正之風的需要,更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時代呼喚,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之中國夢的重要思想保證[1]。
(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
當前我國社會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貧富差距、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城鄉差距、貪污腐敗,等等。如果人們不能真正地理解財富的本質和價值,不能培育起和諧的財富觀和高尚的財富品質,那么富人和窮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將長期存在,共同富裕將很難真正實現;如果人們不能樹立正確的財富創造觀和發展觀,那么在創造和積累財富的過程中就會只顧個人利益不顧社會和公共利益。因此,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建設祖國、引領社會變革的主力軍,他們的財富觀和財富素質如何將對整個社會的財富創造、財富發展和財富分配產生重要影響,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是大學生自身全面健康成長的內在要求
面對現實復雜的財富問題,大學生如果沒有正確的判斷和識別能力,如果對財富本質和價值產生錯誤認知,只是片面追求個人的、物質的、外在的財富,就會出現對職業前景迷茫、重物質財富輕精神文化財富現象,存在僥幸、短視、浮躁的財富投機行為,出現同學關系緊張、人情冷漠、不正常地消費,甚至熱衷于“傍大款、嫁豪門”等現象。因此,引導大學生樹立符合時代精神的和諧財富觀,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前提,也是大學生自身全面健康成長的內在要求。
三、如何培育當代大學生的和諧財富觀
高等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陣地,培育當代大學生的和諧財富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輸送高素質的人才,是高等學校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因此,高等院校應著力甄選和諧財富觀培育體系的內容、探索培育和諧財富觀的途徑,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加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和諧財富觀培育體系的內容
1.引導學生客觀理性認識財富
當代大學生一畢業就將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比如租房,不久以后的結婚成家,需要房子、車子,使得他們對財富具有強烈的渴望。然而,他們剛出社會,對如何追求財富、如何創造財富并不很清楚,甚至帶著迷茫和急躁。受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的價值觀、某些腐朽沒落生活方式、少數官員貪腐和社會財富分配方式的不公等因素的影響,有些大學生對正確的財富觀產生懷疑,甚至失去信心,造成財富觀念紊亂。因此,高校需要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財富,既不奉若神明也不視如糞土,正確地估量財富的作用,合理地使用財富。
2.引導學生合理合法創造財富
引導大學生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財富,鼓勵大學生認真學習,掌握創造財富所需的各種技能,提倡誠實合法致富,反對各種違法亂紀的致富手段。要培養大學生艱苦奮斗、誠實守信、奉公守法的良好品質,使他們通過勞動和智慧創造財富。在自己擁有財富和能力的時候,努力做到無私地回報社會、服務他人,引導大學生將財富的自我追求與對社會的貢獻有機地結合起來[2]。
3.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財富需要著重引導大學生不僅要注重物質財富的發展,也要注重精神財富的發展,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既要注重個人的財富發展,也要注重社會的財富發展,倡導個人與社會和諧發展,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既注重個人的財富發展,更要注重個人的全面發展,要將狹窄的財富發展向自我完善升華。
(二)探索培育和諧財富觀的途徑
1.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作為培育學生和諧財富觀的主渠道,將財富觀教育列入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切實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財富觀和構建和諧社會思想作為指導理論,結合當代經濟社會的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運用正反財富典型案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財富價值觀。
2.加強財商教育
財商教育就是對財富觀、理財知識和理財能力的綜合培養。建立財商已成為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基本技能,因此,高校需要通過財商教育提升當代大學生對于合理合法獲取財富及支配財富的認識,培養學生正確的金錢觀念,掌握一定的理財技巧,從而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可開設一些財經方面的通識課程,包括金融知識、理財入門知識、理財規劃、證券投資等課程;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理財基本技能的培養,包括理財分析能力、實際操作訓練、風險控制能力等,使得學生既具備認識和創造財富的能力,又具備控制和發展財富的能力。
3.加強創新創業教育
在校園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積極開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教育,通過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獲取財富和支配財富的手段的認識,培養學生創造財富能力,促使學生懂得如何通過自己合理合法的勞動創造財富;培養大學生誠實守信的財富追求品質,并將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通過自己的創業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帶領更多的人進行創業實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貢獻。
4.開展慈善教育
開展慈善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志愿者隊伍,深入到敬老院、社會福利院開展義工服務,通過慈善教育培養大學生的慈善品德,引導學生的慈善行為,使學生懂得財富來自社會,也要回饋社會,培養大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社會、扶危濟困的觀念,從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
5.增強社會實踐活動
把財富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中,在節假日期間可以組織帶領學生到工廠參觀考察,讓他們有機會親自了解財富的創造過程以及社會價值;組織校外教育實踐,開展愛心公益活動、志愿服務和勤工儉學活動等,讓學生在參與中體悟財富的意義,并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財富觀,使學生懂得財富來自社會,也要回饋社會。尤其要引導學生考察老少邊窮地區,帶領他們深入到貧困百姓家庭,了解貧困人群的生活狀況,傾聽貧困者的財富訴求,培養學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使其形成正確的財富獲取和支配觀念。
參考文獻:
〔1〕林國生.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財富觀教育初探[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115
〔2〕陳漢來.論大學生財富觀的教育[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8):76
作者:肖潤花 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