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和諧社區論文范文

和諧社區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和諧社區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和諧社區論文

第1篇

一、社區街區化

現在有很多的小區還是延用早期的超大規模、封閉式的大盤,這是不適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當前我國的住宅開發建設模式。往往開發商拿到一塊地,圍合起來加以精心打造、包裝,來以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產品”推向市場,這成了開發者的最高追求,也就成為住區被從城市中劃出并加以封閉的最大動因。其二則來自轉型期所出現的社會現象。從人們的居住心理來分析,人們買房不單買的是住所,還希冀由此買到一個身份,要尊貴、要獨特,當然就要與他人保持距離;此外,轉型期社會的動蕩、貧富差距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也促成了住區都加以封閉,而且是用物化了的高科技手段實實在在地加以封閉,以此使居住其中的人感到安全。

達到和諧社區,就需要社區形成大開放小封閉的規劃模式,即整體是開放的,小范圍是封閉的。原來部分純屬內部小區的道路,職能提升變成賦予城市功能,增強了街道活力。要達到這一目的,建筑設計保證街道網格的密度,一定的人車混行,此外,增加開放性的公共綠地分布和數量,而不盲目追求集中綠地的規模和氣勢。

具體可以分兩步走,首先保證街區化的規劃形態、通過物業管理手段,實行街區開放、組團封閉的管理方式,盡量縮小封閉范圍。第二步就是到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民眾心理成熟和對安全的固有思維定勢改變以后,實行徹底的開放。這也就意味著小區的消失,社區直接由建筑群組成,成為庭院空間直接與城市公共空間相聯系的結構體系。

二、建筑類型、功能、風格的融合

在社區內部,應該實現不同建筑類型與建筑功能的配合,實現更多不同檔次的建筑產品和諧共處,設計理念上從一種片面強調階層分化的思維模式,轉化為一種不同階層和諧共處的模式,這樣對社會的穩定有益。在歐洲的發達國家,強調“特定階層”的社區狀態已經改變,倒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強調居住人群的細分,這是一種落后的觀念。社區建設應該追求多樣性,實現不同建筑風格、不同建筑類型、不同建筑功能的有機融合,如果一個一百萬平米的大社區采用同一種風格,那樣多少會顯得單調。

三、不同社區之間的融合

改變社區在城市中各自為政的孤立的狀態。舊有的小區建設思想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切從小區自身出發,但從城市的角度講,一旦小區建成后,屬于整個社會。小區與小區缺乏系統的聯系,一方面,不同的住宅區不能交流;另一方面,不同小區的體育、娛樂設施不能共享,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在總體規劃與建筑設計的時候,針對各小區個性化設計的同時,保證不同小區之間在空間上、功能上的更多聯系。四、地域特征在社區中的重要性

地域特征塑造對于建設人文社區是最有效的,不同地方的文化、歷史都不一樣,小區文化應以本土文化為立足點。依托地域文化產生的社區最有凝聚力和認同感,是有根文化。一些小區作為舶來品,原版照搬,不考慮本地自身情況,也能形成一定的社區文化,但是這種社區文化不植根于本土,也不能取代地域文化,如果任由這種模式無限漫延,甚至會造成地域文化的喪失。

成功地體現地域特征的社區范例,國內著名的有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的“菊兒胡同”,天津的“意大利城區”,上海的“新天地”等。這些案例從不同的社區類型(商業的、城市的、住宅的)和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從出發,營造自身獨特社區人文氣質的范例。如福州“三坊七巷”是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跡,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筑,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筑界喻為一座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館,亦是福州作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

五、文化設施社區化

在社區開發設計中,住宅固然是主體,但文化設施在新型社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文化設施的社區化,改變文化設施完全由國家統建統管的模式,讓老百姓日常經常接觸,為文化設施增添了活力,同時也提高了使用率。如前些年的“體育設施社區化”一樣。自“奧園”項目興起體育主題以后,全國很多小區都以體育為小區的主題,甚至在很多普通小區引入“全民健身器材”,這些做法都可以借鑒。如成都“上河村”,就在社區建設了上河村美術館,引入了文化設施,在規劃、建筑上統一考慮執行了這一理念。

六、社區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正如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如果要可持續發展必須保證生態物種的多樣性一樣,對于社區來講,居住人口、年齡結構的多樣性是社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原因是什么?現在有的小區定位于年輕時尚一族,定位白領一族,定位老年社區,從現實來說,有獨特定位小區的存在是必然的,但這種小區從全社會來看,肯定不能占主流。從全社會的主體來講,更多的社區應該是混和型,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的需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例如,一個定位于年輕一族的小區,在演變中,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居住人口整體老齡化,社區內涵變化,原來的定位致使居民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大的鴻溝,建筑設施無法滿足變化中的居住人口使用要求。

二是要保持小區初始定位的純粹性,只能出現不斷被動搬遷的情況。這樣的話,社區文化維持與持續同樣是個問題。

第2篇

社區文化并非單一的娛樂項目,和諧社區的文化建設更不是單種娛樂項目的累積,而是一種整體性的文化氛圍。構建起和諧社區不僅是對社區居委會的嚴格考驗,也是我國踐行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工作準則,只有在社區進行設計、開發、管理等方面都時刻踐行以人為本的方針,才能逐漸在社區管理中體現出社區的文化特色,滿足居民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感受,從而形成良好的社區文化與格調,進而構建起和諧社會下的和諧社區。

1.建立制度文化。建立起相應的規章制度,從而形成人們自覺遵守的文化公約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基石。人們在生活、工作、娛樂的過程中自覺以這些規章制度為基準,時刻銘記社區的價值觀與精神理念,才是保障社區文化長久、健康開展的重要控制力,而這些規章制度的建設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社區的道德標準、人文背景和價值觀。

2.創建環境文化。環境的良好與否直接決定了居民參加社區活動的積極性。良好的社區環境不僅能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更能體現出居民的精神外貌和價值觀。幽靜、舒心的環境中更能營造起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對構建和諧社區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3.培養精神文化。作為社區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精神文化的建設不僅是社區文化觀念的體現和象征,更是社區形成獨有的形式形態的一個重要環節。社區精神文化建設主要有價值觀念、社區精神、行為準則和社區道德等多個層面。

二、社區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全面。基礎設施建設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基礎。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是實現和諧社區的重要標志。在新開發的小區中,由于開發商的大力投入或相關企事業單位的資助,會建立起完善的基礎設施,從而推進社區文化的建設。而在一些老城區,文化建設設施配套則不夠齊全,甚至落后許多,無法開展社區文化活動。

2.居民沒有完全認識社區文化建設的意義。作為群眾性的文化活動,社區文化活動不僅具有娛樂功能,更是宣傳焦化的重要載體。據調查,許多居民之所以參加社區文化活動,僅僅是為了豐富業余活動,或僅停留在鍛煉身體的層面上,許多居民對社區文化的認識不夠全面、具體,這也直接造成了社區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和畸形。

3.缺乏文化建設經費。雖然街道辦對社區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但仍解決不了目前社區文化建設中的難題,從而制約了社區文化建設的開展和構建,經費不足也成為了社區文化活動缺失的主要原因。

4.參與群體單一化。參加社區文化活動的群體單一化的問題,久治不愈。許多社區開展文化活動建設時,總是有意無意的向老年群體、下崗職工等特殊群體靠攏,這也就導致了社區中絕大多數的群體無法參與其中,從根本上造成了參與人員的單一性和局限性,直接制約了文化建設重要功能的體現。

三、開展社區文化建設的對策

1.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公益性的社區文化活動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應有計劃的對進出文化建設投入更多的資金、更大的精力。例如,建立起具有完善設施的文化廣場,對城市中的現有格局進行進一步的微調,從而完善社區文化建設的布局,對現有的文化建設設施設備進行定期科學維護與管理,使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2.建立起強大的社區文化網絡。建立起強大的社區文化網絡有助于解決社區文化建設中基礎設施不完全的弊端,社區文化網絡的建立不僅能成為社區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更是各種文化形式間的重要紐帶。各個社區的居民可以通過社區文化網絡找到各自感興趣的文化活動,可以找到各自年齡段的伙伴,經由社區居委會的統一協調與規劃,逐步建立起健全的社區文化網絡,實現以街道為“經”,以社區為“緯”的完善的網絡體系。

第3篇

摘 要 健身文化建設是社區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社區健身文化包括社區體育健身文化和社區衛生健身文化兩個方面。社區健身文化的特殊功能就是培育社區“健康人”,充分發揮健身文化在建設和諧社區中的積極作用,探索發展社區健身文化的有效途徑,培育“健康人”,建設和諧社區。

關鍵詞 社區體育健身文化 社區衛生健身文化 “健康人” 和諧社區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和諧社區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社區作為城市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單位,對整個城市的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城市社區體育是社區成員以自發性為原則,以一定的地域或空間為依托,利用人工設施或自然環境,在行政的支持下,開展的發展社區服務,維系社區感情,增進居民身心健康為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體育活動①。而和諧社區的建設離不開社區文化的引導和支撐,其中健身文化建設是社區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充分發揮健身文化在建設和諧社區中的積極作用,探索發展社區健身文化的有效途徑,已經成為我國目前和諧社區建設中的重要課題。

一、社區和社區健身文化

社區:是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具有某種互動關系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人類群體及其活動區域②。“社”是指相互有聯系、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類群體,“區”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圍。社區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區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關的利益和比較密切的交往。語言、風俗和文化是聯系社區成員之間的紐帶,并因共同的文化產生共同的結合感和歸屬感。每一社區都有共同的活動場所和活動中心,有自己的組織和制度,有它特有的自然條件或生態環境。整個社會就是由一個個或大或小的社區組成的,一個社區就是一個小社會,社會的一切活動都是在一個個具體的社區里進行的。因此,和諧社區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而和諧社區的建設需要社區文化建設引導方向并提供精神支撐。

社區健身文化:社區健身文化是社區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社區體育健身文化和社區衛生健身文化兩個方面。社區體育健身文化是在以社區為單位、社區成員為主體、政府部門為支持、體育部門為指導,利用轄區內及周邊的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開展多種體育健身活動中形成的關于鍛煉身體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及其體育健身活動結果的總和,是伴隨著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逐步形成的一種社區健身文化。社區衛生健身文化是伴隨著社區衛生保健活動的開展逐步形成的一種社區健身文化,是在以社區為單位、社區成員為主體、政府部門為支持、醫療衛生部門為指導,開展多種衛生健身活動中形成的關于衛生保健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及其醫療衛生保健結果的總和。這兩方面相互結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構成社區健身文化。

二、社區健身文化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特殊功能

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方式。人類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不斷發現和尋找自身的需要,同時也在創造和發展著自己所需要的各種文化。健身文化就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勞動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在和諧社區建設中,健身文化發揮著特殊的功能。

和諧社區就是“健康人”社區,要建設和諧社區就是要培育“健康人”。那么,什么是“健康人”?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能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評價一個人的健康水平,包括軀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倫理道德四個方面,只有這四個方面都是健全的,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即“健康人”。其中社會適應能力取決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素質狀況。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身體狀況的改變可能帶來相應的心理問題,生理上的缺陷、疾病,往往會使人產生煩惱、焦躁、憂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導致各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而心理健康又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心理上的疾病同樣會帶來相應的身體問題,會引起軀體明顯的不適感,因為中樞控制系統功能的失調會引起人體其它系統功能失調,比如,在消化系統會出現食欲不振、腹部脹滿、便秘或腹瀉等癥狀;在心血管系統會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癥狀,影響到內分泌系統會出現女性月經周期改變、男性障礙等。由此可見,“健康人”的培育既離不開衛生健身也離不開體育健身。社區體育健身是社區居民體質的基礎,社區衛生健身是社區居民健康水平的保障,社區健身文化的特殊功能就是培育社區“健康人”,和諧社區的建設過程就是通過發展社區健身文化培育“健康人”的過程。

發展社區健身文化就是要引導社區居民樹立科學的健身觀念,使社區居民的健身行為符合健身規律,使社區的健身制度得以確立、規范與完善,使社區的體育設施、衛生設施得以建設,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得以健全與制定。現階段在我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用人制度的改革和就業方式的多樣化,社會社區化的發展過程加快。社會社區化發展要求人們用社區原則或社區的精神建設大社會,把它建設成為“社區人”可以依賴的溫馨家園。通過發展社區健身文化,為社區及其周邊的居民提供衛生健身和體育健身的環境,強健體魄、娛樂身心,滿足他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健身運動這個社區人最能夠接受的共同符號,調節、融合社區內各種陌生的社會關系,利用社區文化組織管理機構舉辦的社區衛生健身和體育健身活動,打破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關系,促進社區內人們的社會交往頻率,增強社區凝聚力,建立共同的社區意識,使社區居民在軀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倫理道德等方面不斷得到健全和完善,成為“健康人”。所以,社區健身文化是保證社區和諧發展的強有力的文化支持,是不斷促進社區在和睦的人際關系和融洽的社會關系中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發展社區健身文化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社區健身環境建設

人類的任何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并且始終與周圍環境保持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環境不僅對體育的主體、客體發生作用,而且影響著體育的目標、內容、方法及全過程。健身文化應該是以健身環境(自然環境、設施環境、組織環境等)為依托的,社區健身文化的發展水平同樣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社區健身環境作為社區健身文化的一部分,是社區健身文化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實踐表明,社區健身環境是社區健身文化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健身環境對社區健身文化的影響更直接、更適時、更明顯。社區健身環境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社區健身文化的發展。

(二)加強社區健身組織文化建設

社區健身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健身活動的組織、管理。要在開展社區體育活動的同時完善社區體育活動的組織文化建設。社區體育活動要取得長足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社區體育活動組織文化。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區體育組織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是社區體育能夠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促進社區健身文化健身的重要保證。通過良好的社區體育運行機制吸引更多的社區居民參與到社區體育活動之中,從而推進社區體育的發展,促進社區健身文化的發展,進一步增強社區體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影響力。

注釋:

①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科學詞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2.

②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參考文獻:

[1]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科學詞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2.

[2] 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操女人视频网站| 99视频免费播放| 污污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嫩草影院精品免费网址|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激情动漫| 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91蝌蚪在线播放| 老师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视频|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97纠| 人妻少妇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综合五月天| 五月天婷婷亚洲| 男女作爱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xarthunter|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黄色免费网址大全| 大妹子影视剧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污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一级伦理片|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最好看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色图在线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色片网站在线观看| 女人洗澡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深夜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网站免费| 18成禁人视频免费网站| 少妇丰满大乳被男人揉捏视频|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深夜福利gif动态图158期| 国产一级高清视频免费看|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