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學生英語語言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結果分析和討論
1.外語學能。第1~6項是關于學生對“外語學習能力”的認識。最引人注目的是,有80.5%的學生認同“有些人有學習外語的天賦”,但有46.7%的學生卻不能肯定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天賦,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否認自己有天賦。75%的同學認可“學好外語主要靠自己下苦功夫”,近三分之一的同學不同意“每個人都能學好外語的”的說法。這說明高職的同學對自己的語言能力缺乏自信。只有15.3%的同學認為“學生成績不好教師要負主要責任”,而60.8%的同學反對將英語成績不好歸咎于老師。這說明,絕大多數同學對學好英語要靠自己的努力這一點是清醒的。奇怪的是,64.2%的同學并不同意“女同學要比男同學更擅長學外語”,這與社會上流行的說法有些出入。
2.語言學習難度。第7~11項是關于學生對“語言學習難度”的認識。從第7和第8項數據看,絕大多數同學對英語的總體難度的認識比較平均,并不認為英語要比別的課程難學;66.7%的同學覺得記憶單詞是最大的障礙。高達75%的同學同意聽懂英語比看懂英語難。這說明詞匯仍然是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大障礙,對英語聽力難度的認識也是符合現實情況的。
3.語言學習性質。第12~17項是學生對“語言學習性質”的認識。奇怪的是,仍然有52.2%的同學認為,“英語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有個好老師”,這與第3項似乎相矛盾。同學們對環境在英語學習中所起的作用有很高的認可度(達82.6%);83.6%的同學同意“英語學習最重要的是學會用英語與人交流和閱讀英文報刊雜志”,與此相應的是,只有相對少數的同學偏重語法、詞匯和翻譯的學習。這說明同學們正逐步從重視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轉向重視語言技能的習得。
4.學習和交際策略。第18~28項是學生對“語言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的認識。從數據看,同學們的學習策略仍然深受傳統語言學習觀念的影響:分別有92.3%、57.2%、91.2%和90.1%的同學同意“記憶單詞對學好英語很重要”、“背誦是學好英語的好方法”、“朗讀對學好英語非常重要”和“多重復和多練習對學好英語很重要”。從23、24、25項的數據看,同學們運用交際策略的水平仍有待培養和提高。雖然有接近一半(48.4%)的同學在課堂上會積極主動地說英語或回答老師的問題,但是,在課外卻只有19.8%的人會利用這樣的機會。并且,仍然有29.7%的人對這樣的策略不置可否。從27項的數據看,現在的學習者面對說母語者時變得越來越自信,72.5%的人渴望與英美人士面對面交流。只有7.7%的人否定互聯網在英語學習方面的作用,68.1%的人對此持認同的態度。由此可看出,他們對于高科技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的認識得到了提高。
5.學習動機。問卷的最后一部分是關于英語語言學習動機的。這里的動機可分為工具性動機(29、30項)、綜合性動機(31、32、33項)和成就動機(34和35項)。從數據看,同學們的工具性動機在很高的水平上,分別有83.6%和74.8%的人覺得,“英語好有機會找到好工作”、“英語好前途更光明”。有61.5%的學生是憑興趣學習英語的。這說明興趣在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中占據比較重要的位置。雖然第32和33項的水平也接近一半,但總體看,同學們的工具性動機要遠強于綜合性動機,成就動機水平最低(雖然有34.1%和22%的同學分別對34和35項做出了肯定回答)。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
二、結論與啟示
1.高職學生對自己的英語語言學習能力缺乏自信,他們認為別人的學習能力比自己強,這跟他們自身不成功的學習經歷密不可分,有部分同學的英語學習經歷可能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所以,在英語學習上,他們表現得不自信,完全在情理之中。另外,他們一方面對于通過努力獲得成功充滿信心,另一方面卻又強調老師和環境的作用,這一矛盾的觀念反映出同學們還是存在較強的依賴性。
2.高職學生對英語課程總體難度的認識比較平均,并沒有將英語看作特別難的課程,這出乎我們的意料。根據我們日常的觀察,通常,我們覺得這些同學的英語基礎這么弱,他們肯定普遍會覺得英語是特別難學的課程。調查結果的出入,提示我們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原因。
3.過度強調詞匯學習的觀念在高職學生中仍然根深蒂固。雖然在淡化語法、側重語言技能、強調語言交際功能方面有些可喜變化,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是將詞匯學習看成英語學習中最重要、最困難的事情。
4.學習與交際策略受傳統觀念影響仍然嚴重。其中,認知策略受傳統觀念影響最為明顯,交際策略出現積極的變化,社會交往策略變化明顯。
5.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功利色彩濃厚,工具性動機明顯偏高,成就動機仍然偏低。工具性動機偏高容易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總期望在短期內就能取得明顯的效果,而不愿意去思考語言學習的本質等問題。他們一旦遭遇挫折,容易喪失信心,給學習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過低的成就動機容易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這也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轉變學生觀念,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1.高職院校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轉換自身角色。高職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之所以進入了高職,本身就說明他們在中學階段就不是一個成功的學習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英語學習肯定不會例外。大學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沒有做好觀念轉變的準備,學生很難有成功的轉身。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改變只是傳授語言知識的思想,要從語言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英語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或幫促者”,指導、引領學生轉變學習觀念,幫助其調整學習策略,讓其主動從“LearnaboutEnglish”往“LearnEnglish”方向轉變。
2.積極營造輕松適宜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教師可以通過豐富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開展諸如英語角、興趣小組、學習小組、學科競賽等第二課堂,以及結合專業特點進行項目教學等多種方法手段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使學生時時處處都有機會感受、體驗、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保持濃厚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其學習的效率。
3.利用學生強烈的工具性動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由于有“求職難、就業難”的壓力,高職學生對考證、過級等普遍熱衷,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引導他們多進行技能性學習。同時,針對他們普遍偏低的成就動機,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給予肯定鼓勵,使他們有成就感,就更能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作者:王明生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