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聲樂教學中鄉土音樂文化的融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國家對于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地方性的文化呈現出多層次、寬領域的發展勢頭,國家的重視使得鄉土音樂這種源于民間的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得到了發展的機會。這種傳統藝術,以其復雜多變的唱腔,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風格迥異的演出方法,引起了高師音樂教育的重視,學校和教師都在積極尋找方法,讓鄉土音樂為高師聲樂教學的發展貢獻力量。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如何在高師聲樂教學中融入鄉土音樂文化。
一、加大聲樂教材選編中鄉土音樂文化的比重
近年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國的高師聲樂教學大多以傳授西方的發聲理論、樂理知識、音樂體系等西方的音樂知識為主,卻忽略了中國傳統的鄉土音樂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鄉土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我們不是盲目的去跟風國外的教育理念,而是抓好中國的鄉土音樂文化,才能在世界音樂之林擁有自己的特色,立于不敗之地。教材是高師聲樂教學的基礎,要想將鄉土音樂文化更好的融入高師聲樂教學中,就必須要加大聲樂教材中鄉土音樂文化所占的比重。要想選編一套能夠將鄉土音樂文化合理融入高師聲樂教學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誰來選編教材。這套新的高師聲樂課教材的選編工作除了一些在聲樂方面資深的教育家和一些一線教師的參與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請一些對中國的鄉土音樂文化有著深刻理解和表演經驗的民間藝術家,這樣才能夠充分保留鄉土文化的原汁原味,不至于在改編的過程中跑偏。第二,教材內容的原則,這套新的高師聲樂教學教材其主要目的在于將中國一些民間的優秀鄉土音樂文化進行保留,以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保存傳承。因此在教材的選擇時,應該深入民間,對一些原汁原味的,把代表性的優秀鄉土音樂曲目放到重要的位置。只有通過對教材的認真篩選,嚴格把關,才能真正通過教材把鄉土音樂文化融入到高師聲樂教學的進程中。
二、注重教師鄉土音樂專業素質的提高
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軟實力的競爭顯得格外重要,鄉土音樂是一種誕生于勞動的音樂形式,人民對于鄉土音樂有著一種特殊的親近感。鄉土音樂在聲樂教學融入的過程中,教師對于鄉土音樂的理解和素質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教師是課堂上的主導,教師教給學生的東西多,學生學會的自然也就多。所以就要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鄉土音樂的專業素質,具有愛崗敬業的價值觀,在教學中不斷學習鄉土音樂,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熱愛鄉土音樂的教育工作者。學校也要加強督促教師在鄉土音樂方面素質的提高,多為教師推薦一些有關鄉土音樂的書籍,定期組織一些關于鄉土音樂的培訓,加深對于鄉土音樂的理解,對于鄉土音樂的規律和教學方法進行專家學者的講座,并開展教師關于鄉土音樂的知識答題賽。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和提高教師鄉土音樂的專業素質,打造出一支愛崗敬業,專業素質過硬,專業實力強,善于教育學生的優秀團隊。
三、分層教學,小班授課的教學方式
聲樂教學是高師音樂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和重點部分,現在的教育提倡以“大課堂”、“中課堂”為主的方式進行教學,造成了學生的專業性不夠強,專業素質不過硬的現象。一個教師管理的學生過多,就會造成有的學生一節課上完也得不到教師的指點,同時教師也過于勞累,指點不全面,這樣就會使一部分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有意見,造成學生厭學的心理。所以筆者認為高師的聲樂教學應以“小班”授課為主,并且加入分層教學,A等為專業素質較好的學生,B等為專業素質一般的學生,C等為專業素質不太理想的學生。
這樣的分層教學會提高教師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和同學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專業素質較好的學生專業素質變得更加過硬,使專業素質一般的學生變得專業素質較好,使專業素質差的學生變得專業素質較好。例如;當教師講湖南花鼓戲時,采用小班授課的方法,一班控制在十人左右,教師一節課就能讓同學們學習一段還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練習。教師還可以給同學們放完湖南花鼓戲選段后,讓A等專業素質較好的學生進行模仿,教師再根據其練習的程度給出幾點建議后讓其自行練習。對于B等專業素質一般的學生,讓教師在現場演示一遍,教導他們一些技巧,后讓他們先自行練習,一小時后教師再聽其練習成果并給出建議。C等專業素質不太理想的學生,教師則先行讓他們根據湖南花鼓戲選段一句一句的練習,幾天后教師再檢查其成果,并指導他們的練習。
加強鄉土音樂文化的傳承發展,從具體實踐來看,集中體現在把鄉土音樂融入高師的聲樂教學中,鄉土文化的加入勢必會促進我國高師聲樂教學方式的進步,培養出素質過硬的人才,但融入過程中勢必會有一些問題,但只要積極的尋找解決的辦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定能為高師的聲樂教學找到新的教育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作者:張天慧 李巧偉 單位:衡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