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馬克思文化哲學論文范文

馬克思文化哲學論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克思文化哲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馬克思文化哲學論文

一、文化本質:人的“實踐化”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觀點,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備受關注的領域,更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他哲學最大的不同之處。人們普遍認為,實踐是人和自然之間的能動的物質交換過程,這當然沒錯,但馬克思哲學的“實踐”范疇具有更為豐富而深刻的意蘊。首先,實踐具有主體性。馬克思所言的“實踐”不僅是指practice———改變客體的活動,還指praxis(原來詞義是指對某一學科的實際運用或練習,也指在已有理論基礎上的實踐)———人類自我完善的創造性活動。兩種實踐是辯證統一的過程。Practice是最基本的實踐,體現著人與自然之間最直接、最普遍的聯系,是外在的實踐。Praxis是在Practice的基礎上發展了的實踐,體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區別,是人內在的實踐。這種實踐是主動的,是“真正的生產”,人以表現自身的力量、完善自身發展為目的的自由自覺的創造性活動。其次,實踐具有雙重性:肯定性與否定性。肯定性是指人通過實踐來表現和確證自己的本質力量。否定性是指人的自我否定,分為積極的否定性和消極的否定性,積極的否定性是指可以通過再實踐達到完善,使人得到發展。消極的否定性是實踐的異化,是指人對自己的實踐結果失去控制,發展停滯了,人僅僅處于生存狀態。實踐的肯定性是歷史的、相對的。否定性是絕對的、始終存在的,而人類歷史的發展源于人類實踐的積極的否定性。最后,作為一種否定性的人類主體性活動,實踐具有強烈的自我批判傾向。實踐的批判性不僅體現在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上,還體現在內在的自我批判上,要求人們對實踐本身采取行動,使實踐向積極、肯定人的方向發展。在馬克思看來,人的本質并不是由天生的確定的本能規定的,而是在生產實踐活動中,在文化的創造中生成的,具體體現為人的自我創造性、歷史生成性和整體性。

二、從實踐的批判性到文化的批判性

馬克思的批判理論與傳統意義上的批判理論的不同之處在于,他的批判不是從理性出發,最終目的也并非要通過理性上的超越來達到對絕對精神的印證,而是從實踐出發,其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一種實踐上的超越。所以,馬克思提出了他著名的實踐批判宣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痹诖嘶A上建立起了歷史唯物辯證法。如果說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從人的生產和社會交往的實踐中得出的批判體系,那么他的文化哲學思想則是在人的生活實踐———一個更廣闊的實踐視野中建立的批判體系。文化作為人的實踐結果,其實質也在于它應該具有的否定性與批判精神。首先,文化的否定性為文化提供了發展的可能性。文化對于人而言,既是自我,又是對象。前者說明了文化是人的自我證明,后者說明了文化作為對象,是一個處于人之外的靜態存在,對于當下的我而言,已經不完全同一了。前者是文化的肯定性,是歷史的、相對存在的。后者是文化之否定性,是絕對存在的。而文化的這種否定性也分為消極的否定性與積極的否定性。消極的否定性是指馬克思所稱之為的異化,是指文化無法體現人的本質力量,反而作為一種異己的力量控制了人,文化的發展遭遇停滯。積極的否定性雖達不到馬克思所定義的“異化”程度,但同一時期的文化狀態與自我意識的確存在一定的“相異”,這種“相異化”可以提醒人們進行再次實踐,使文化走向完善。其次,文化的否定性使之具有對自我的批判性。文化的創造不僅滿足了人們當下的需要,同時也拓寬了人類的視界,從而產生更多更新更高的自我需要。一次活動的完成也孕育著另一種新需要的產生。面對文化,除了對于文化的自我認同感,人們也意識到了自我不完善的現實性,又意識到能夠完善的可能性。但是文化一經產生就已凝固、已被規定化,具有惰性,與人追求完善的理想是不相適應的。人要獲得發展,就要把一切既定文化作為批判與改造的對象,使之實現其能夠完善的可能性。文化的批判性也體現在文化的繼承方面。每一代人必須以前一代人遺留下來的文化作為形成獨立自我的前提,我們對待文化要持一種批判性的態度,這種批判的態度著眼于該文化有待完善的空間,采取批判的手段創造新文化來實現文化的更新換代,以此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有學者將文化分為“自為的文化”與“自在的文化”?!白栽诘奈幕笔侵浮耙詡鹘y、習俗、經驗、常識、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構成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動圖式”?!白詾榈奈幕眲t是“指以自覺的知識或自覺的思維方式為背景的人的自覺的存在方式或活動圖式”。自為的文化在更高層次上體現了人自覺的批判意識。

三、重新尋找文化的批判精神

從20世紀下半葉到21世紀初的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會已全面進入后現代時期,文化生產領域發生了深刻變化,大眾文化逐漸取代精英文化成為文化進程的主旋律。由于信息技術的出現,人類的時空觀念有了不同的定義,多媒體和虛擬技術打破真實和虛幻的界限,人工智能的設想挑戰人類的中心地位。在信息網絡中,各種信息都有平等對話的機會,現代意義上森嚴的等級制度受到嚴峻的挑戰。這些因素均導致了后現代主義文化的產生。美國著名馬克思主義者費雷德里克•詹姆遜歸納了后現代文化的特征,這些特征被認為基本全面地概括了后現代文化的特點并被廣泛引用,主要有:文化作品深度感消失,重視當下體驗;歷史意識的消失;精神分裂式語言與情感的強度;距離感消失;在文化形式上,拼湊是較為突出的風格等。然而,這些特征在表面上看似乎是反叛社會的文化,在深層上卻實現了對現狀的維護。深度感消失與情感的強度使人沉浸于膚淺的感官刺激中,而不去追尋其深層次的意義;歷史感的消失不僅使人對過去產生失憶,也對未來失去渴望;距離感的消失使人無法保持批評距離,而深溺于現在;而拼湊則“采取中立的態度,在仿效原作時絕不多作價值的增刪”。以上這些對現狀的沉溺與非批判性歸根結底體現為人的主體性的喪失。而主體性的喪失則意味著人的文化不再是體現人的本質力量的結果,而是體現了某些外在力量的支配與操縱。

在馬克思看來,人的主體性不是先天的,而是人自己創造的。人的實踐活動既可以把人創造成為主體,也可以否定人的主體性。批判作為一種認識形式,它構成了人類認識的載體;作為一種認識手段,批判推動著人的認識;作為一種實踐工具,它不斷實現著人對自身的超越。如前所述,作為人的實踐結果,文化的實質也在于它應該具有的否定性與批判精神。文化的批判性表現在文化作品的原創性上,原創性是消除文化異化的有效途徑之一。消除文化異化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過程,亦即實現人向自身的還原或復歸。重新尋找文化的批判精神,使文化真正成為人之為主體的內在體驗與外在印證在我們這個時代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湯麗芳單位: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级淫片aaaa**毛片| 青青操免费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3D| 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幻女free性zozo交|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美女被狂揉下部羞羞动漫|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 91免费播放人人爽人人快乐| 无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8| 乱子伦一级在线现看| 篠田优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www.av视频在线|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色五月激情小说|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中|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日本性生活网站|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爆乳美女脱内衣18禁裸露网站| 农村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老师好紧开裆蕾丝内裤h男男|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另类在线二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在大午夜爽爽影院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