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的預警及引導范文

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的預警及引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的預警及引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的預警及引導

摘要:社會轉型期間,矛盾沖突體現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和其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導致高職院校的群體性事件呈現出更加復雜的特征,為高職院校的網絡輿情預警引導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因此高職院校輿情管理者需要清楚地了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產生的原因,輿情引導存在的問題,從而站在戰略的高度,有效化解群體性事件的矛盾,維護校園穩定和諧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引導

網絡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高職院校培養的是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其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培養方式使高職院校與社會交流接觸的機會相對更多一些。在網絡應用越來越廣泛的當今社會,大多高職院校的網絡管理水平還處于疲于應付的狀態,一些現實生活中影響范圍較小的群體事件,經過網絡的發酵和傳播,影響力擴大,處置的難度加大。因此,加強高職院校的網絡輿情預警和引導,降低和消除群體性事件的不良影響,對促進高職院校的和諧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的內涵與特點

(一)內涵概述

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是高職院校師生以網絡為平臺,借助電腦、手機等通訊設備,利用各類網絡媒介通過轉發、評論現實和網絡中的熱點事件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見和態度。在大多高職院校中舊的管理方式依舊根深蒂固,加上學生的錄取分數整體較低,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習上相對較少,學校的教學、管理、后勤服務等方面的不滿情緒通過網絡的發酵,容易擴大,并形成群體性事件。高職院校的群體性事件主要有部分學生使用大功率電器、撕拉亂扯電線等釀成火災;因傳染性疾病病爆發所引起學生恐慌、停課;學校管理不當或服務不到位引起學生與校方矛盾激化造成部分學生聚眾鬧事等事件,這些事件形成的輿情傳播對于事件的產生、發展和解決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二)特點分析

1.特殊的輿情主體

高職院校其獨有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學習型和技能型相結合的特點,以及高職院校生源層次決定了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的不同,高職院校的學生理論學習積極主動性差,思維活躍,對社會上熱點事件關注度極高,既有獨有看法,又易受其他觀點的影響,形成跟風。

2.傳播的快速性和監管的困難性

自媒體時代特別是手機網絡的使用,使自媒體有傳統媒介無法比擬的優勢,把時間和空間瞬間融為一體。高職院校的師生們通過各類網絡工具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把哪些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觀點通過粘貼復制功能進行快速傳播擴散。為此,一些邪教組織、傳銷組織以及一些有特殊目的人群利用網絡煽動那些識別能力差,信仰不堅定,急于求成的同學誤入其中,這些事件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蝴蝶效應”,由小及大快速傳播,加大了監管難度,擴大其破壞的結果。

3.社會影響的“放大性”和“輻射性”

由于高職院校輿情發言者的身份主要是青年學生,血氣方剛,容易沖動。因此在面對獎助學金評定問題、社會上的教育不公、以及就業歧視等事件時,極易形成和聲。近年來出現各類大學生生活費和學費被騙而引發的自殺事件,對詐騙人員的公憤,此類事件在網上引起巨大的關注,微博轉載轉發量極大。此外,還有某高職院校大學生掏鳥事件引發了極高的網絡關注度,因此自媒體時代高職院校的網絡輿情具有較大的輻射性。

二、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高職院校對輿情引導工作重視不夠

人們之所以對網絡謠言有從眾行為,主要是因為得不到來自官方的權威信息,或者信息傳播方式單一。高職院校的官方媒體其定位應該是通過主渠道強大的信息傳播,去影響師生,糾正畸變的輿論,完成引領校園的輿論導向,凈化輿論環境,維護學校的穩定和發展的目標。而不是僅把網絡輿情看作處理危機手段,在輿情產生后,把其當作“洪水猛獸”,害怕通過網絡輿情會把本部門推向了“輿論戰場”、“輿論陣地”。對于一些師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和負面信息,不能采取封鎖、壓制、禁言等傳統媒體時代的處理方法,因為自媒體時代網絡最明顯的特征即人人都是麥克風,都可以“零時傳播”信息,致使師生們通過網絡毫無控制的隨意傳播,造成更大的恐慌和不安,若干倍的放大了事件的負面影響,加大了網絡輿情引導的難度,反而影響學校的穩定。

(二)網絡輿情引導人員不專業

很多高職院校網絡輿情引導功能主要由黨委宣傳部、網絡中心、學工處和保衛處等職能部門承擔。而這些部門本身各有工作重點,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很少有工作交集,出現網絡輿情事件時,缺乏相互協調、共同配合、共同解決問題的意識,更少部門會主動承擔工作,也不會主動尋求其他部門幫助,一方面是一種少出事少擔責的饒幸心理,另一方面也害怕繁重的工作壓力與事情處理不好受責罰,因此即使得到協助的要求也是消極應對。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引導存在問題的另一個因素是高職院校沒有形成一支高效的網絡政工精英隊伍。高職院校需要一支經過系統的培訓,對于大學生網絡輿情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精通網絡技術,能夠參與到輿情討論的網絡精英,這支隊伍職責明確,專門負責高職院校的網絡輿情的監控與引導工作,提高高職院校網絡輿情引導的效率。絕大部分高職院校還沒有意識到建立這樣一支輿情引導隊伍對學院和諧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缺乏專業人員的語境預測與監控引導,從而導致很多高職院校網絡輿情事件頻繁發生。

(三)思想教育防范機制不健全

日前各高職院校雖然已經意識到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育的重要性,但在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中,仍有很多高職院校忽視對在校大學生突發事件應急能力的培養,只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課堂學習能力和專業實訓技能的提升上。目前,大多高職院校都沒有開設有關突發事件應對、危機教育、應急管理教育等方面的課程。因此,很多學生普遍缺乏應對校園突發事件的經驗,不知道怎樣去面對、處理校園突發事件。遇到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挫折,比如:就業壓力、情感矛盾、人際交往等問題時,容易走向極端,或利用網絡宣泄,承受力差,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足。因此,當學校發生群體性危機事件時,大多學生會慌張盲從,無法保持冷靜并做出正確的判斷,更難沉著有效地應對校園群體性事件。

三、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路輿情產生的原因

(一)高職院校常規表達渠道不夠暢通

高職院校群體性事是由高職師生極為關注的或是關乎師生群體自身利益的事件所引發的,這些事件一般來講關注度極高、意見回流密集、影響力極大。這些誘發因素看起來偶然,實則必然,是師生的自身利益長期得不到有效地解決,情緒得不到安撫,積聚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結果和集體爆發。導致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的網絡輿情一般來講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一是國內外政治和社會熱點事件輿情;二是國家政策如就業政策等調整引發輿情;三是學院發展和校園安全輿情;四是教育教學管理和師生切實利益相關的輿情。這幾類網絡輿情一旦包含著刺激性信息,觸及到師生群體敏銳的神經或是侵犯到師生群體的切身利益,便會會引起師生群體的不滿情緒,這些情緒又不能通過正常渠道表達,甚至不給表達機會,便會轉到網絡尋找志同道合者進行申訴和表達。

(二)師生的負面情緒得不到有效疏通

高職院校的利益受損包含學生利益受損和教師利益受損。學生利益受損主要指社會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引發的大學生群體的利益受損,比如:求職不公、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日常學生管理標準的合理性、評優評先的公正性等關系學生群體的切身利益事件。在得不到學校及社會制度的補償與調整下,受損群體會因補償無望而對學校和社會制度的設計產生質疑,隨著利益受損群體數量上升,影響范圍也會不斷擴大,產生群體性怨恨并不斷擴大。教師利益受損主要指由于學校的制度缺陷導致的教師職稱評定、績效工資改革、教師個人的成長發展等問題。教師作為學校的主體,當其職稱評定、績效改革等涉及全體教師的利益因學校不夠重視,疏于管理等因素,致使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甚至有些高職院校采取網絡禁言的方式,不給老師傾訴的機會,導致群體性怨恨情緒的長期隱忍、壓抑勢必成為破壞社會安全穩定的隱性力量。如某高職院校績效改革方案引發的廣大教師的不滿情緒得不到有效疏通,誘發教師們尋求網絡支持,形成網絡輿情。

四、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預警與引導機制的構建策略

(一)構建多層次多渠道立體式的輿情引導機制

在高職院校群體性事件危機管理中,除了事件涉及的具體單位之外,管理體系中還應包括高職院校的各相關行政職能部門、網絡管理部門和各個院系的思想政治管理人員、輔導員老師以及來源于學生群體之中成為老師們的眼睛和耳朵的班干部。在管理體系中,網絡管理部門的職責是監測、分析校園網絡管理及網絡輿情,輿情初期負責收集和屏蔽一些錯誤信息和偏激言論,輿情中期網絡管理部門需盡快建立專門的溝通渠道,保證上傳下達情報信息通道的暢通,實時消息緩解矛盾,深度解讀表明態度,進行疏導,為學校的高層管理者提供網絡輿情管理的決策依據。

(二)健全高職院校師生權益表達和保障機制

權益受損的高職院校師生通過制度情境下的表達得不到合理的補償,便借助網絡表達和宣泄自己的怨恨情緒,這些情緒得不到管理部門的重視便會像“蝴蝶效應”引起連鎖反應,甚至導致不可預測的事情發生,如某高職院校學生在宿舍學生酗酒導致差點喪命,引發了一場該校宿舍安全、后勤管理、學生管理等一系列問題的大討論。因此高職院校首先要構建師生利益訴求表達的機制,通過各種合法合理的渠道向學校反映情況,表達意見,維護自身權益。充分利用教代會、學生會等團體組織來化解矛盾,增進溝通,形成積極良好的校園氛圍。

(三)加強輿論引導團隊的建設和學生的心理輔導教育

建立特殊的具有豐富經驗的輿論引導團隊,由此團隊組建校方主流媒體,并通過宣傳教育、道德感召來影響和指導學生的思想行為。以其豐富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大學生面臨的網絡輿論和困惑,并讓學生黨員、班干等積極分子參與校園網絡輿論引導,作為同齡人,他們更了解解同齡人使用網絡的主要渠道和基本方式,了解學生網絡行為特點,準確把握異動,并協助學校有權威的積極的信息,正面引導學生心理健康。同時,高職院校需要通過課堂教育,心理問卷調查,了解和掌握問題學生。在開展心理疏導時,應建立宿舍、班級、家庭三方面的合力,了解學生宿舍生活狀況、班級學習情況、家庭組成情況,建立一個網絡收集和分析平臺,負責信息收集、分析、處理和資源配置,規范科學干預過程中,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加強新生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和教育,增強危機感,教職員工加強對有心理障礙學生的關注和支持,減少或避免心理問題造成的危機。

(四)多途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高職院校的和諧發展歸根到底離不開積極和諧的校園文化。因此高職院校要通過多方面、多途徑建立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從而改善和提高高職院校的自然與人文環境。首先,高職院校要重視自身的和諧穩定發展。既要注重自身的規模擴大,生源增加,更要重視生源質量和教師的幸福指數,提高師生的滿意度。其次,高職院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活動是一個學校精神層面的展示,也是增強大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它是促進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通過校園文化的開展讓學生找到歸屬感。最后,高職院校要重視校園網絡平臺的建設。校園網站是網絡輿情的重要載體,它幫助學生通過網絡實現信息共享、互動交流,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同時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高職院校要充分占領校園網絡陣地,將高尚的人文精神蘊含其中,熏陶感染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曹占霞.高職院校網絡輿情的管理現狀與提升對策[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16-18.

[2]張義庭.信息化環境下高校網絡輿情與危機管理研究[J].情報雜志,2011(8):51-54.

[3]張大成.高校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特征與發展趨勢分析[J].遼寧工業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4-7.

[4]蔣樟生.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4(4):169-172.

作者:曹占霞 單位:鄭州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视频黄|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 老师办公室被吃奶好爽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 第37部分夫妇交换系列|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jizz18性欧美|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日本三级s电影|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 男人天堂网在线视频| 史上最新中文字幕|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 | 翁止熄痒禁伦短文合集免费视频| 国产大片内射1区2区| 亚洲伊人久久网|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爆的视频网站 | 台湾佬中文娱乐11| 草莓视频网站下载| 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五页| 日本乱人伦电影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在线资源站|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蝴蝶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黄成人免费网站大全|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男女交性高清全过程无遮挡|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