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筆者從事計算機教學多年,深感計算機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在教學中,開始學生都對計算機充滿著神秘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隨著計算機教學內容的深入,難度增大,而學習的內容與社會上的計算機應用又有一定距離,學生的興趣就會降低。因此計算機教師要多動腦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提升教學效率。
1.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較薄弱在我國,中職教育一直處于尷尬的地位,不僅社會大眾存在偏見,就連教育工作者和相關教育部門也一直存在中職教育低人一等的觀念,導致中職學校的生源一直較差。對于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他們無論是綜合素質還是計算機基礎知識都比較薄弱,有的學生甚至從未接觸過計算機,其計算機專業基礎可想而知。
2.教學內容落后于社會發展當前計算機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相應的計算機知識也是在不斷豐富,因此教學內容必須不斷更新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要求。但是基于中職教育的現狀,中職學校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普遍較低,降低了他們的責任心,影響了他們開拓創新的積極性。另外,由于計算機學科快速更新變化,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師的專業能力往往是落后于行業發展的。上述二者結合在一起,導致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內容與社會的發展相脫節。
3.學生缺乏有效的實踐訓練計算機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除理論課之外,實踐也應該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近年來各地開展了形式繁多的課程改革,大大增強了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環節,但學科教育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部分教師心中,他們的教學不過是披著課改外衣的學科教育而已,遠遠談不上實踐訓練。另外,即使有些教師積極主動地開展改革,但他們缺乏計算機行業背景,開展的實踐也不過是憑空想象的,甚至是錯誤的。因此,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很難有機會得到良好的實踐訓練,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職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及適應社會能力的提高。
4.硬件資源無法滿足教學需要我國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有著起步晚、發展快的特點,由于教育經費的制約,很多中職學校的計算機配備情況很難滿足學生上機操作的要求,要么缺乏計算機設備,要么計算機設備更新較慢、運行能力較低。這不僅限制了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正常開展,更阻礙了計算機專業教學追趕行業發展的步伐。
二、改革中職計算機教學方法的對策
1.實施項目教學項目教學是一種能力本位的教學法,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通過一個個項目的實地進行,使學生能夠了解和把握完成項目的每一環節的基本要求與整個過程的重點、難點。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可以把教學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可以為學生提出由表及里、逐層深入、逐步求精的學習途徑,便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好知識和技能;給予學生成就感,從而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的滿頭霧水的結果,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使學生體驗到探索、發現和創新的喜悅。
2.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育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對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包括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內容。單純的課堂教學使學生走出校門以后發現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不能與企業需要相銜接,缺乏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和實地操作能力,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彌補了單一學校教育的缺陷。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讓學生在學習了一定知識技能的情況下到企業單位實地實習,在實習中發現自己技能上的缺陷,以便更能自主、積極地接受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讓學生完成學業的同時,以“職業人”的身份在校外參加與所學專業相關的生產實踐,讓學校學習與工作實踐交替進行,學、用緊密結合,用人單位參與人才培養,具有兩種教育教學場所,學生具有雙重身份。這種教學方式為用人單位又好又快地培養了急需的新技術人才,同時也解決了畢業生的后顧之憂。
3.培養學生自信心自信是人們事業成功的階梯和不斷前進的動力,對人的發展具有巨大作用。與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職生更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悲觀失望、喪失信心、消極孤僻。長期缺乏自信會使他們心理扭曲,產生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等可怕心理。教師要根據計算機的專業特點和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個性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任務和要求,確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自己完成任務,以此增強自信心。
三、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的對策
1.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在中職教育評價標準討論稿中,提出了“雙師素質”教師的概念,并對“雙師素質”教師的任職資格條件進行了較為明確的規定。為實現“雙素質”,從學校方面來講,可利用寒、暑假組織教師培訓,一方面可以邀請一些計算機、管理、網絡、IT行業等方面的專家給教師講授相關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可將教師直接送到企業從事相關的技術和管理工作,給教師提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這樣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結合具體案例會使課堂更加形象、生動、立體。
2.推動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堅實的計算機操作和理論功底、行業的從業經歷和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只是“雙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雙師”,還要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應為:以能力(含智能和職業綜合能力)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學習掌握職業技能為重心,以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媒體,個性化的、綜合包容性的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模式。
3.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中職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能力,還包括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文化素質的能力。現在,許多企業已向就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能結合校內外的大量實例啟發學生對職業品質重要性的認識,同時提高學生人際交往、組織能力、團隊協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教師通曉大量的商務禮儀、企業文化、人格教育等知識,并能在課堂上展現自己的職業風采。
4.注重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教師從事科研,將是21世紀教師的一個顯著標志。教師只有從教育型向學者型轉變,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和素質教育的需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要善于把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做科研型教師就要邊教學邊教研,對自己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其升華為規律性的共識,在教學中發現問題,通過教研解決問題,形成教學和教研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教學新模式,進而探索和發現新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
總而言之,在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還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自己從實踐中發現規律。計算機學科是一門飛速發展的新興學科,它的靈活多變決定了教師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在教學中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勝任將來的工作,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
作者:徐劍東 單位:新密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