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能力培養的重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互聯網+”提升至國家戰略,各行各業紛紛投入到這場改革中,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正是這場改革的實踐者。為了確保培養的人才能夠滿足行業企業需要,符合“互聯網+”的發展要求,需對電子商務專業能力培養進行重構并分析,從專業定位與培養目標、職業能力分析、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途徑四個方面提升新背景下的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
“互聯網+”;電子商務專業;能力培養;
2015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1〕“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子商務是對以往電子商務的升級改造,是基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與行業企業的深度融合,使其移動化、數據化?!?〕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也要與時俱進,及時調整。本文以大連軟件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重構為出發點,對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與實踐進行研究。
一、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重新定位
大連作為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領軍城市,吸引了眾多著名的電子商務企業建立分公司和營銷服務中心,同時伴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很多新型互聯網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大連已經成為進軍東北“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市場的重要戰略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作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龍頭城市和東北亞貿易中心,大連擁有數量眾多的傳統型企業,這些企業都面臨著優化結構升級換代的問題,而“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已經成為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它可以使傳統企業獲得新的銷售渠道,拓展品牌影響力,進而為企業獲得更多的銷售機會,同時降低運營成本。“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子商務是對以往電子商務的升級改造,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移動化、數據化。在此過程中必定需要能夠使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產品及技術,將其與行業企業業務活動深度融合的高技能型應用人才。依托我院信息類和服務類專業的優勢,我院將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于“立足移動電商服務外包,輻射三產傳統行業”。
1.在該背景下很多企業開始建設其移動平臺,在自身技術不足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更為專業的電子商務公司進行服務的購買或專門的定制,因此需要大量的產品設計、售前咨詢及售后服務工作人員。因此學生可在新型電子商務企業從事移動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相關工作。
2.在該背景下新的商業模式也在推陳出新,服務外包已經從技術層面的平臺開發維護,延伸至業務層面的在線商鋪代運營,這也需要大量的在線商鋪管理者,如店長、運營主管、客服經理等。此外,企業營銷的方式也呈現出線上線下融合,營銷手段信息化的特點。因此,企業也需要善于全網營銷策劃與推廣的人員。
3.依托我院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市場營銷等服務類專業的平臺和優勢,電子商務專業針對第三產業中的餐飲、旅游、零售等相關行業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進行調研,發現其對網站運營、網絡客服和網絡推廣等崗位需求量巨大。因此,我院將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能在電子商務服務公司或傳統零售、餐飲、旅游企業,從事全網策劃與推廣、平臺實施與運營和網絡貿易與服務的高技能型應用人才。
二、人才培養的重新定位的職業能力分析
根據“互聯網+”背景電子商務的要求及全網策劃與推廣、平臺實施與運營和網絡貿易與服務三個崗位群的相關工作要求。本專業對崗位進行了職業能力分析,認為應具備四個能力:
1.新技術產品使用能力:“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強調新技術的應用,因此學生必須具備使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能力。而這些技術與以往傳統互聯網PC端技術相比,具有較好的跨平臺性,并者很多產品基于SaaS模式在線使用,還提供了多種成形套件直接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編程開發的門檻及難度,使學習者易于上手。根據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選擇了微信公眾平臺、Android系統兩種在新型電子商務企業和第三產業餐飲、零售、娛樂等相關行業廣泛使用技術為依托,此外還對原有技術進行升級,如引入HTML5和云平臺使用等。
2.數據分析工具應用能力:“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對數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生必須具備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和使用能力,這樣才能迎合大數據時代的要求。而現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中一般是通過講授辦公軟件中的Excel和數據庫相關課程對該能力進行培養,這與“互聯網+”的要求相比顯得過于單薄。因此應從工具使用和業務使用兩個方面入手。在工具使用方面選擇了使用程度很高的Excel軟件,培養其數據處理能力,使其達到中級水平,為數據分析打下基礎。在業務使用上,平臺運營效果分析和企業運營數據分析兩個方面入手,要求學生能具有數據監測能力,能夠分析企業電商平臺的運營效果并提出改進意見即措施,同時能夠熟悉企業運營過程中供應鏈信息流轉。
3.全網營銷實現能力:“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無論是新型電商企業還是傳統企業電商化,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多基于移動終端的應用,因此如何能讓用戶知道、了解、使用該應用,就需要學生掌握全網營銷實現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具備營銷工具使用能力和網絡文案策劃寫作能力。營銷工具使用能力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線上除了傳統的網絡營銷手法(論壇、博客、微博、搜索引擎等)外,還要注重新背景下基于O2O模式的營銷工具和營銷思維。線下方式也不同于以往的孤軍奮戰,更強調與線上的融合。雖然工具和實現方式多樣化,但其核心還是內容的采編與策劃。因此,本專業還加入了對學生網絡文案策劃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能夠利用網絡傳播的特點,挖掘傳播要素,原創或修改網絡策劃及文案。
4.全網貿易操作能力:“互聯網+”背景下給電子商務帶來了便捷的信息技術和國家政策的扶持,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投身到電子商務創業中,在我們身邊不斷出現的網商、微商、代購、跨境電商就是具體的表現,這也最大限度地讓電子商務還原了商務本質。因此,本專業以網上貿易平臺為載體,如:淘寶、天貓、微店,培養從個人店鋪到網上商城、境內貿易到跨境電商的全網貿易操作能力,要求學生“真得做、做真的”。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具備以下五種素質:自我學習電子商務新技術、電子商務創業策劃與實施、良好的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與人溝通與交流、組織協調與團隊合作。〔3〕
三、人才培養重新定位的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當下,多數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采用“2+1”人才培養模式,即將三年學制劃分為在校期間2年,頂崗實習1年,其優點在于有獨立實踐環節,較好地與今后工作崗位銜接。〔4〕該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源自工科類專業,因為其對應的行業企業更易于接納大批量實習生,但在“互聯網+”背景下該模式則有了新的變化。首先,傳統行業企業電商部門尚處于起步,沒有形成規模,難以一次性接納大批量實習生,而自主創業新型電商企業受到成本制約和業務數量的影響也同樣存在該問題。其次,“2+1”培養模式只單一地從學制上進行劃分,忽略了對學生職業意識和心理的培養。因此提出“一點定位、雙線培養、三段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一點定位”即以“立足移動電商服務外包,輻射三產傳統行業”專業定位和“全網策劃與推廣、平臺實施與運營和網絡貿易與服務”崗位群為出發點,“雙線培養”即以第一課堂專業技能和第二課堂綜合素質雙線培養,“三段提升”即以職業生涯規劃貫穿始終。〔5〕
第一階段:“成長期”為1-2學期,本階段通過微信公眾平臺、HTML5、SaaS模式等應用建立移動平臺,讓學生感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使學生感受“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的魅力,培養學生職業喜歡好感。重點培養學生技術產品使用能力和全網貿易操作能力,開設微信公眾平臺搭建與開發、Android系統APP開發、云平臺搭建及服務、在線商鋪運營等核心課程。此外,在第二課堂要建立“在線工作”機制,以校企合作企業為依托,以互聯網為渠道,將學校變為企業的子部門,可將新型電商公司的微信平臺建設和維護、APP軟件應用與實施業務,或傳統企業電商部門的在線商城維護、移動平臺建設業務引入學校,將校園變為企業的子部門。此外,還可鼓勵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各級組織舉辦的創業創意大賽,以賽促學培育創業氛圍。
第二階段:“成熟期”為3-5學期,本階段通過對前一階段已建平臺的運營,讓學生進一步完成“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與行業企業的融合,使其在線化、數據化,通過在平臺上策劃并運營項目,提升學生的項目執行能力,建立職業歸屬感。重點培養學生數據分析應用能力和全網營銷實現能力,開設Excel數據處理與分析、網站運營數據分析、企業信息化綜合實訓、網絡營銷策劃與實踐、網絡文案策劃與寫作、在線客服實訓等核心課程。繼續延伸“在線工作”機制,將第一階段的業務范圍提升至運營、推廣層面。此外,建立“教師學長制”即教師指揮學長、學長指導新手的幫帶形式,進一步優化團隊協作,提升工作效率和指導效果。
第三階段:“成才期”為第6學期,本階段學生可以憑借前兩個階段所學知識和實戰經驗進入企業,快速實現角色轉變,找到職業榮譽感。本階段不僅是對專業能力的綜合訓練也能夠提升綜合素質,為確保該階段的效果,我院建立“三師指導”機制即工作問題企業教師指導,專業問題專業老師指導,就業問題輔導員指導。同時建立討論專區,將學生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固化,這不僅便于掌握最一線的資料,也是一個不斷豐富的資源庫。
四、新定位與新目標下的人才培養途徑
優質教學資源對人才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互聯網+”背景下有很多的優質教育資源供我們使用,書本、課堂已經不再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尤其是對電子商務專業而言新技術和新理念隨時更新、層出不窮,因此必須培養學生在線自學的能力?!?〕電子商務專業在課程設置時將部分理念性、拓展性的課程以網課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按照課程進度設置相應的作業或考核點,以監控學生的學習效果,這也是一種翻轉課程形式。此外,在線教育工具也能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如可以利用網易郵箱提供的課程助手功能,作為學生作業管理系統,也可以利用一些平臺提供的測試接口進行在線考試等?!?〕這些在線資源的使用也從另一個側面培養了電子商務專業學生“互聯網+”的應用與意識。
總之,“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升級換代,通過不斷地探索與實踐,我院電子商務專業特色正逐步形成,通過能力培養重構,開發了一批具有時代感的課程及教學方法,以“在線工作”和“教學學長制”為主線的第二課堂實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本專業也為服務類專業開發了相關課程,提升了學生使用新信息的能力,如旅游管理專業開設旅游企業全網營銷、酒店專業開設酒店網絡營銷等“互聯網+專業”的課程,全面提升了相關專業的移動電子商務使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寧家駿.“互聯網+”行動技術的實施背景、內涵及主要內容〔J〕.電子政務,2015,(6):32-38.
〔2〕李淼,劉曼,韓倩倩.互聯網資源標識技術發展的重大機遇〔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5,(Z1):31-37.
〔3〕王新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36-39.
〔4〕劉珍剛,彭振營.“2+1”人才培養模式在電子商務專業中的應用研究〔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08,(3):15-18.
〔5〕宋毅.“軟件銷售及服務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山東社會科學,2013,(S2):149-150.
〔6〕孫冰.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互聯網將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J〕.2015,(09):48-50.
〔7〕畢曉東.云計算輔助教學在高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12,(12):214-215.
作者:宋毅 單位:大連軟件職業學院 電子商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