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會計專業實訓創新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會計實訓教學是會計理論知識鞏固和應用的重要環節和方式,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的有效途徑。目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在實訓教學有待創新。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模塊化實訓模式是以主動實踐為基礎,在以就業為導向的理念下,創新和改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傳統的實訓模式,將有利于會計應用人才培養。
關鍵詞:
主動實踐構想;高職;會計專業;實訓;創新;研究
一、引言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持續推進,社會用人單位對會計專業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會計專業人才,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現實需求。高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目前,由于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模式非常落后,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會計專業人才的現實需求。因此,高職會計專業教育要始終堅持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積極改變傳統落后的實訓模式,通過與社會用人單位的深入聯系,以科學合理的會計專業實訓模式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為學生拓寬就業道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會計專業技能型應用人才。
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訓課時不足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實訓課時總量不會超過64課時。學生在實訓課時內需要自己動手實踐完成模擬賬務處理,同時輸出電算化報表,學生在64實訓課時內根本無法完成任務,更沒有時間實現其他實訓內容的拓展。由于嚴重缺乏實訓時間,學生無法深入實踐操作實訓內容,必然會導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降低。
(二)實訓內容單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實訓課程內容主要以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為模擬情境,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只是完成簡單的會計憑證填制、會計報表編制等內容,企業對一線會計崗位需求的實訓內容學生根本無法得到實踐鍛煉。因此,高職會計專業實訓內容的缺乏削弱了學生的職業意識,起不到鍛煉學生職業技能的作用。
(三)企業參與程度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很難進入企業一線崗位獲得實訓的機會。雖然高職院校已經盡可能地開展校企合作實訓模式,但由于企業財務信息具有較強的保密性,涉及各種商業機密內容,大多數企業不愿意讓學生真正進入企業進行實訓,學生很難掌握會計行業信息發展和變化情況。
(四)考評方式不合理很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將實訓課程設置為考查課程,降低了對實訓課程的重視程度。而且,考查課程相對于考試課程來說,其考評方式更加簡單。大多數高職院校只需要學生提交財務賬簿等資料,過于注重財務賬簿內容的考核,忽略了學生完成財務賬簿的過程監督,無法通過實訓課程的有效考評實現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模塊化實訓教學模式的提出
本文提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模塊化實訓創新教學模式主要以主動實踐理論為基礎,通過模塊化的教學方式不斷拓展學生的就業范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模塊化實訓模式堅持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渠道,以社會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的現實需求為依據,對學生畢業后可從事的會計相關崗位進行研究,明確不同行業會計相關崗位對人才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技能要求,設計成不同行業會計專業的實訓模塊,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行業內容,根據自身能力水平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實訓模塊完成實訓學習任務。由此,學生可以了解該行業會計相關一線崗位的用人需求,選擇任意實訓模塊進行高仿真模擬實踐操作訓練,同時掌握相關設備的使用技能。當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就業時,就不會在受到傳統會計相關崗位的限制,能夠實現與行業會計相關崗位的無縫對接,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就業范圍。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模塊化實訓創新教學模式的提出,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實踐,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據調查研究發現,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不能正確把握個人就業方向,不知道自己適合哪些就業崗位,尤其是會計專業的學生更容易盲目地認為自己只能勝任會計崗位。當學生參與完成了會計專業模塊化實訓之后,學生不但可以實踐鍛煉會計專業知識,還能夠了解社會各個行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根據實訓模塊中的行業知識和崗位技能要求,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會計專業實訓模塊進行實踐鍛煉。對于個人能力較強的學生,還可以選擇多個實訓模塊進行訓練,不斷拓寬自己的就業之路。
四、高職會計專業模塊化實訓教學案例設計
本文選擇了商品零售行業進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實訓模塊設計。學生可以在商品零售行業中從事收銀員崗位,逐漸向商品零售行業店長的崗位晉升。在商品零售行業會計專業實訓模塊設計中,要包括學生必須掌握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同時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做出明確規劃,使學生對商品零售行業產生興趣,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發展目標,才能具有堅持工作的動力。
(一)理論內容商品零售行業會計專業實訓模塊對應的一線崗位為收銀員,按照對學生職業生涯的完整規劃,可以加入商品零售行業門店店長崗位的內容。由此,該實訓模塊的理論知識包括會計專業知識和商品零售行業知識兩個部分,學生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習中已經掌握了空間專業知識,因此要特別注意商品零售行業知識的課程設置。由于商品零售行業的理論知識以行政管理、柜臺收銀、商品防損、產品運營和門店管理五個部分為主,可以選擇管理學、商品零售門店管理、商品零售配送管理等課程,學生通過對這些課程的學習可以增加對商品零售行業的認識。
(二)技能內容根據圖1中商品零售行業店長能力勝任模型來看,會計專業知識屬于商品零售行業店長的外圍能力,但卻是商品零售行業店長必須具備的知識。商品零售行業會計專業實訓模塊的技能部分核心內容是會計專業知識對相關崗位的支持作用。因此,實訓模塊的技能部分不可缺少以上內容,否則就會演變成為簡單的商品零售行業實訓模塊,與最初設定的會計專業實訓模塊相悖。在該實訓模塊中,商品零售行業一線收銀員崗位和門店店長崗位的會計專業實訓必須包括人民幣點鈔、人民幣真偽識別、收銀設備使用、刷卡設備使用、會計報表制作與分析和會計賬務處理等內容。除此之外,還需要增加商品零售陳列、商品防損保障、商品配送管理和顧客溝通協調等基本技能的實訓任務。如果以門店店長作為商品零售行業會計專業實訓模塊的目標,則需要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具備更多技能。但不能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定位過高,要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實訓模塊進行學習。學生職業技能只有在實踐鍛煉中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商品零售行業會計專業實訓模塊中技能實訓內容要明確重點、有所取舍。
(三)所需設備商品零售行業會計專業實訓模塊的所需設備包括:收銀機、點鈔機、掃碼槍、刷卡機、陳列柜臺等。
(四)課證融合在商品零售行業會計專業實訓模塊中,學生除了必須考試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會計課程培訓,盡可能考取初級會計職稱證書。具有初級會計職稱證書可以從事助理會計師的崗位,助理會計師的崗位要求是:具備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財務會計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可以勝任重要崗位的會計工作。
(五)實訓基地建設商品零售行業會計專業實訓基地可以模擬小型連鎖超市的情境,以實現訓練學生綜合技能的目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在實訓基地學習的過程中,不但掌握了會計專業的基本技能,還可以增加對商品零售行業的深刻認識。高職院校在模擬小型連鎖超市的實訓中,可以分配任務來完成整個實訓內容。學生分組依次進行小型連鎖超市相關崗位角色的模擬體驗,內容包括商品采購、商品銷售、商品陳列、收款單據核對、刷卡單據核對、營業報表制作、會計賬務審核等,這一系列內容要嚴格按照小型連鎖超市運營的實際情況進行實訓。同時,高職院校要積極與校外企業開展合作,使學生能夠深入到商品零售行業一線崗位進行頂崗實習。
五、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模塊化實訓模式是以主動實踐為基礎,在以就業為導向的理念下,創新和改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傳統的實訓模式,這是社會經濟發展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也是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參考文獻:
[1]陽葵蘭.高職高專會計課程實訓教學創新的幾點建議[J].職業,2008(02).
[2]李曉紅,王玨,李志遠.改革高職會計校內實訓教學模式[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08).
[3]閆靈萍.高職會計專業實訓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2).
[4]蔡秀勇.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基本形式——模擬實訓[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7(08).
作者:何俐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