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校企合作會計專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我國校企合作教育研究現狀
我國的高職教育起步較晚,但經過對國外先進職業教育經驗的借鑒,并且結合了我國高職教育的現狀,已經出現了多種符合我國國情的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已經存在了企業訂單班、學工交替、“2+1”教學、勤工儉學、實訓—教學—就業等模式。
二、高職會計專業校企合作的瓶頸
(一)合作關系極為不穩定高職會計專業與企業的合作關系可以用不穩定三個字概括。會計工作的特點使得很難確定一家或數家企業成為長期合作企業,合作關系松散。這就決定了每次校企合作的內容、校企合作的時間都難以固定下來。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實習內容不穩定。會計工作有著很強的時間規律,每個月月初建賬報稅、月末年底期末結賬。不同時間到企業實習學生學習到的內容都可能不同,而且會出現幾次到企業實習學習到的內容一樣、或者跳躍性較強而導致學習內容不連貫。學校在安排組織學習時必須考慮的不同時間段實習帶來的學習內容不一致的問題。(2)實習崗位數量不穩定。每一個企業都有會計部門,但是能夠接受學生實習的企業一般規模都不大,會計部門崗位也較少,使得企業接受學生實習的人數較為有限。這就使會計專業學生實習時必須分散到多個企業中,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能夠大量接受會計專業學生的企業就只用會計師事務所或者記帳公司。學校在選擇校企合作企業時應該著重考慮實習崗位數量的問題。
(二)校企合作的內容過于簡單校企合作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讓學生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一個身份轉換,并讓學生提高實際的工作能力,為未來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會計工作有著極其特殊的地方,會計工作的大部分內容都涉及到了企業的財務機密,或者涉及到了現金財物的安全性。所以導致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對學生不可能全盤托出,必定出于安全考慮會對學生有所防范。合作只能止于表面,只是簡單的進行講座或者讓學生瀏覽部分會計憑證、賬簿,而不可能把企業重要的財會知識及積累的經驗教授給學生,這樣的校企合作很難讓學生學到想學的知識。
(三)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內容每一個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都在作校企合作,但是現在的校企合作往往流于表面,變成了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校企合作,忽略了最初校企合作的目的。校企合作需要企業學校的共同參與,并且需要以企業為主。但是現狀是學校為了完成實訓安排而強制安排任務,缺乏對合作內容的整理,只是解決了學生有地方去實習的問題。
三、解決高職會計專業校企合作瓶頸的建議
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重要教學方式,必須保證校企合作這種教學模式的順利進行,為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一)合作企業的選擇由于中小企業接受會計專業學生的數量十分有限,在選擇合作企業時最好選擇規模較大、財務部門健全的大企業。他們能夠接受較多的學生實習、并能夠和學校間建立較為長期的合作關系。
(二)合作內容的設置對于企業對自己財務內容的保密是毋庸置疑的,為了解決此項問題,最好在實習前企業與學校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來確定實習內容,在不損害企業利益的前提條件下,盡量讓學生學到更多有用的專業知識。
(三)合作模式的選擇訂單班是會計專業最佳的校企合作模式,筆者所在學校建立的埃森哲訂單班,大大解決了校企合作問題。即為企業減少了培訓費用,縮短了適應周期,又解決了大量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真正的校企雙贏。
作者:王曦東單位:大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