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互聯網+外貿”的行業背景下,受到電子商務以及跨境交易的不斷推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增長速度不斷提升,當前跨境貿易電商化已經是我國外貿行業轉型升級中的新動力。行業的發展也讓專業課程體系在不斷的發展,一直在進行優化和重構,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就是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當前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需要進行改革,本文分析了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關鍵詞】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國際貿易
實務是高職教育中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在電子商務和跨境交易的快速發展中,外貿行業轉型升級速度提升,以往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當前就需要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對該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和重構,培養出掌握跨境電子商務綜合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能夠有效的把握行業轉型升級這一新機遇,這也是教學改革和實踐中的核心內容。
1及時更新教學計劃
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中,需要注重與時俱進,尤其是教學計劃更加需要及時的進行更新,這就需要先選擇合適的課程教材。過去課程教材體系一般都是以國際貿易流程為基礎的,當前,教師需要注重教學內容的補充、更新以及豐富,這就需要在教材選擇的過程中要看教材是不是有跨境電商的有關章節[1]。另外,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需要用跨境電商的知識對每個章節的內容進行補充和更新。例如,在國際結算章節學習中,教師除了要給學生介紹三種支付工具以及三種結算方式之外,還需要給學生補充講解跨境電商模式下和結算有關的內容,比如,國際信用卡的操作以及防范風險技巧、第三方支付平臺等;在學習到國際貨物運輸章節中,教師就需要給學生補充跨境電商常用的各種運輸方式,如,郵政運輸、航空小包以及快遞等,要介紹和分析跨境電商是怎么選擇物流方式的,進而有效的對物流成本進行控制;在學習保險章節時,教師就應該給學生補充跨境電商貨物保險保條例以及國家上的管理;在制作國際貿易單的過程中,教師還要補充訓練學生其他單證的制作績效,包括申請報關報檢單證、結匯單證,讓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制作技巧。最后,需要增加和跨境電商有關的專業選修課,這需要做到有選擇性的,比如,網店裝修和設計、電商平臺操作、網絡營銷、跨境電商物流等,教師要給學生多補充一些實用技能,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讓學生能夠畢業后順利的就業,提升他們的薪資水平。
2豐富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直接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確保教學資源的豐富性,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要實現豐富的教學資源,就需要做到幾點:第一,教師層面。高職院校應該多給教師提供一些走進企業的機會,讓教師可以在寒暑假期間進入到跨境電商企業中進行學習,鼓勵教師積極的參加和跨境電商有關的研討會以及培訓,積極主動的學習有關的理論知識,除此之外,還需要提升自己的實操技能,包括網頁設計制作技能、物流選擇技巧以及平臺操作運營技能。第二,在教學素材層面。教師在培訓以及實踐時需要認真細致的進行資料收集,收集歸納有關的案例以及視頻材料,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備課時教師需要實時的關注和跨境電商有關的發展情況以及時事新聞,進而及時的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引入和應用[2]。第三,實訓平臺層面。高職院校需要注重引進國際貿易專業教學軟件,建設國際貿易實訓室,還需要引進跨境電商企業以及外貿企業中的專業人員,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以及幫助。在實訓平臺基礎上,高職院校應該增加和企業之間的各種,建設校外實習基地,聯系有關機構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如,檢驗檢疫機構、海關等,多為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可以走進企業中,逐漸的進行系統化的提升,加強學生的理論學習以及實訓鍛煉,加強學生的實習操作,讓學生的職業能力能夠得到提升,這樣可以減少企業由于人員流動而讓用人資本提升。
3改革傳統教學于段,以工作任務驅動項目教學
過去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教師都是依據預定的教學大綱以及路徑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雖然也有校企合作以及校內的實訓基地,然而這樣的合作實訓很多深度都不足,教師在教學中還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學生還是在被動的學習知識。但是跨境電商的交易中心以及媒介是跨境電商交易平臺,這樣的平臺一般都是免費注冊,注冊的身份不限,可以是個人和企業,這就給學生以及教師都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學習平臺,為他們的學習提供便利,讓學生可以進行實踐,注冊之后教師和學生就可以在具體操作中了解和掌握跨境電商行業的情況,掌握實際操作流程,這是過去傳統對外貿易所做不到的。課程教學中可以采取項目教學方法,用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作為主線,以任務作為驅動,將教、學、做以及創業結合起來。教師在教學中導入項目,讓學生進行操作,教師給學生進行示范,進行歸納總結,訓練學生的能力,讓教學做到層層遞進,讓學生用職業人的身份開展業務操作,這樣的教學中可以有效的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讓課程和實習地點能夠實現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4改革傳統教學考核體系
課程評價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往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在評價方面包括兩部分,就是平時成績加上筆試成績的總和,平時成績考核辦法中包含多方面,如作業完成情況、出勤率、模擬練習成績以及課堂表現等[3]。而跨境電商背景下,課程中加入了跨境電商內容之后,學生能夠通過免費注冊跨境電商平臺的形式,實際參與到跨境電商交易中,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如,項目實戰、分組合作等,提前給學生布置要求、實際交易目標等,讓學生在這一平臺中完成自己的交易目標。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跨境電商是我國外貿行業轉型升級中的一個重要動力,行業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高職院校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皇甫艷東,程震舟.跨境電商背景下報關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經營管理者,2017,(18):33.
[2]黨婕.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觀察月進,2017,6(2):36.
[3]王芳.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體系改革探索[J].職業教育,2017,(5):24.
作者:趙芳 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