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經濟數學課程改革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日新月異,各個專業都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狀況,其中經濟與管理類專業已成為火熱專業,招生人數逐年增多;與此同時,學生的整體素質也呈現出不同的下降趨勢,經驗式的、傳統式的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已不再適應目前的教學現狀和教學對象,因此需要對所教授課程進行必要的改革與優化,經濟數學也不例外,因為它是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所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它為學生學習專業課程提供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它在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高職院校的經濟數學課程大多是針對大一學生所開設的,在對所教授班級的學生進行調查,了解他們高考數學成績及在中學時數學的學習狀況,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的數學平均分數40分左右(滿分150分),甚至更低,這充分說明我們所教授的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很薄弱;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面對老師的講解,存在重重困惑,甚至有學生說“:老師,我從小學就沒好好學數學,我怎么能學會這么高深的微積分呢?”“老師,我來這個學校就是拿個畢業證!”“老師,人生多美好,為啥要難為自己?”這些問題的存在充分說明學生對待學習數學的態度不端正。
2.隨著實訓、實踐課的加強,作為公共基礎理論課的經濟數學課時在不斷減少,在教學內容相差無幾的條件下,這無形當中加大了教學難度、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3.教材適用性不足,數學知識未能充分地與經濟知識有機融合。目前,我學院所使用的經濟數學教材的內容雖然比以前所用教材簡單化、系統化,但大多數內容還是以計算為主,僅少部分內容與經濟應用問題相結合,考慮到高職院校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應該充分將數學知識與經濟應用問題有機融合。
4.教師教學理念更新速度慢。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師多是數學專業畢業,對所教經管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了解有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存在偏愛數學理論、冷落經濟應用的現象,使經濟數學課程內容與專業需求脫節。
二、經濟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更新教學理念高職教育屬于職業技術教育,以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經濟數學課程也必須為這一總的培養目標服務。因此,要加強經濟數學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融合,充分發揮經濟數學基礎課的作用,以學生專業課程需要的數學內容為起點,以學生能夠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經濟與管理中的數學問題為中心,將經濟案例教學揉入到教學環節,充分將數學知識與專業課相融合。
(二)調整、優化教學內容,強化教學設計經濟數學主要在經濟管理類專業中開設,具體有會計、審計、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旅游、酒店管理等專業。不同專業對經濟數學的深度和廣度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根據不同的專業設計教學大綱,結合專業特色選取數學知識內容,培養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踐中經濟與管理方面的相關問題。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既要對抽象的基本概念、定理等進行介紹其背景、含義,遵循簡化理論內容的要求,又得讓學生理解其實質,同時要突出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多舉一些和學生專業相關的教學實例,盡可能多地將經濟數學的教學內容與各個專業領域聯系起來,這需要在教學設計合理化、最優化,更要突出基本思想、方法;比如以追求利潤最大或成本最小問題引出函數最值的概念等。
(三)優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基本情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合理恰當,比如引進數學概念時,可借助于幾何直觀圖形、物理實驗和現實例子,力求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直觀化,切實符合學生理解接受水平,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此同時,利用計算機等教育技術手段,可非常形象直觀地展現數學中量與量的關系,將靜態事物變為動的,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降低學習難度,突破學習難點,使得數學教學更為直觀、生動、清晰,增大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這樣能夠將傳統的教學手段充分與現代教育技術有機結合。
綜上,根據對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對《經濟數學》課程進行必要的改革與優化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王玉紅 李海燕 單位: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