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社局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基本情況
(一)促進就業工作
1.積極推進就業政策的實施。圍繞年度就業工作目標,通過鼓勵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充分吸納就業、促進勞動者自主創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機制等政策的實施,充分發揮促進就業的政策效應。截至10月底,我區城鎮新增就業14539人,完成目標任務14500人的100%,促進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331人,完成目標任務3200人的104%;新增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2693人,完成目標任務2500人的107%;完成轄區勞動力摸底調查工作,其中,農村勞動力完成54722人,城鎮勞動力完成153016人;初步建成大同里、國貿社區兩個充分就業示范社區;推介創業小額擔保貸款發放1359萬元,完成目標任務600萬元的226.5%,扶持成功創業196人,完成目標任務130人的118%,帶動就業646人。
2.積極引導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創業。積極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法,采取“省外輸送、就地轉移、能人帶動和創業促進”相結合的有效措施,千方百計發動農民參與創業,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和創業經濟,從而實現了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加快致富的目標。為了有效推進創業者成功創業,我區不斷完善服務手段,開展全程服務,提高創業者創業成功率。具體做法有:一是健全創業服務工作體系。為幫助創業人員成功創業,建立了創業人員開展情況數據庫,對創業者實行實名制管理,與小貸中心簽訂協議對創業項目實行動態跟蹤服務,協助市小貸中心對創業項目進行實地查看,組織人員每月或每季度進行走訪,發現問題及時反映,及時解決。二是全程提供服務。在市、區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的指導和幫助下為創業人員創業提供開業指導、項目開發、小貸、跟蹤服務等“一條龍”服務;通過創建創業孵化基地、以創業項目申請人的家人符合反擔保條件作為切入口等舉措,推動創業活動的開展。三是開展創業培訓提升能力。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利用鎮政府會議室、金果園培訓基地和學校等場所,舉辦“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專題座談會和創業指導講座,組織引導了各類培訓單位開展創業培訓、養殖、種殖等技能培訓。
3.多渠道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搭建雙向選擇平臺。今年以來,我區。區就業中心大力開發宣傳就業信息,和各級就業平臺加強信息交流,為企業招聘和人員求職搭橋牽線。聯合各鎮開展以“搭建勞務對接平臺,幫您盡早實現就業”為主題的春風行動。通過勞務合作關系和社會能人帶動等渠道引導勞務輸出,省外輸出3批237人,省內轉移5批183人。開展“就業援助月”工作,通過走訪慰問、提供就業信息、就業指導等援助,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1人。積極開展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工作,通過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送溫暖等形式,解決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和生活問題,新增公益性崗位56人。共舉辦各類招聘會8場,在龍泉鎮舉辦了兩場“返鄉農民工專場招聘會”;新坡鎮分別組織了兩場“職業技能培訓學員專場招聘會”;龍泉鎮、龍橋鎮聯合舉辦了“失地農民專場招聘會”,幫助失地農民在觀瀾湖實現就地就業36人;金貿街道、大同街道分別舉辦了“失業人員專場招聘會”。8場招聘會共聯系了446家用人單位進場招聘,提供服裝加工、機械制造、市場營銷、保潔綠化、家政服務、企業管理等16900個就業崗位,現場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的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等達390余人。
4.大力開展創業培訓,積極搭建創業平臺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為幫助創業人員增強創業信心,提升創業能力和理念,減少創業風險,共舉辦31期SYB創業培訓班,培訓有志于創業的就業困難群體、大中專畢業生等“四類人員”1250人,其中,技能培訓530人,創業培訓720人,完成年初制定創業技能培訓1200人的全年目標任務。今年我區在大同街道大同里社區、中山街道西湖社區、濱海街道八灶社區各新建了一條創業街,以滿足創業需求。共投入18萬元175個門面房,建筑面積約863㎡,全部已交付使用。這些門面房將優先安排就業困難群體入駐創業,并享受房租費、水電費補貼,3年內免繳物業費、衛生費、治安費等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
5.全力推動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為個人創業和企業融資提供貼息政策。為扶持勞動者自主創業,幫助微小企業走出因資金缺乏造成的困境,截止10月底,我區推介發放173筆個人小額擔保貸款共計1359萬元;對32家個體創業865萬元貸款進行了貼息認定,兩年期滿的還貸率達到100%。我區將嚴格按照相關文件要求落實貼息政策,為轄區內個人創業和微小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6.統籌城鄉就業,認真做好《就業失業登記證》的發放管理工作。為統籌城鄉勞動者就業,我區對失業登記人員及時發放了《就業失業登記證》,并錄入我市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有利于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登記失業人員提供全面的就業幫扶和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截止10月底,辦理就業登記1462人,失業登記435人。
(二)社會保障工作
1.抓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2013年,新農保落實參保繳費39215人(其中新增參保938人),繳費率95.8%,累計發放養老金17326人(其中新增發放養老金526人),發放率100%,注銷969人;城鎮居保落實參保繳費10386人(其中新增參保666人),繳費率96%,累計發放養老金3251人(其中新增發放養老金65人),發放率100%,注銷691人。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各項工作完成較出色,我局下屬農保處作為省、市指定迎檢單位,先后接受了國家人社部、省人社廳、省農保處等單位組織的檢查工作,獲得一致好評。
2.抓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今年市在我區去年完成征繳人數的基礎上增加20000人,又面臨濱海、金貿、海墾、中山街道舊城改造、棚改及學校(園)不集中代收的情況,任務重,壓力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為落實好此項工作,我區早謀劃、早實施,于7月底提前召開了我區城鎮居民醫保專項工作會議,全面部署了2013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工作。8月份啟動以來,新設了15臺身份證讀卡器和7臺銀聯POS機,共印發了15萬份宣傳資料、參保人員基本信息采集表及78份新生兒參保宣傳X展架。要求以社區為平臺,廣泛宣傳,簡化程序,方便百姓,使城鎮居民應保盡保。截止目前,全區居民醫保參保人數為151623人,完成目標任務151600人的100%。
(三)和諧勞動關系
1.抓好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今年以來,我局下屬勞動監察大隊在隊伍建設方面(統一著裝、隊伍培訓)、以開展了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執法檢查的“春暖行動”;社保專項稽查專項活動;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發放情況大檢查(建筑工地)活動等;460家企業薪酬調查工作;開展貫徹就業準入制度專項檢查;開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本情況調查工作;開展打擊非法用工等違法犯罪活動專項檢查、“兩網化”管理等手段,加強了轄區單位勞動保障監察監管,進一步規范用人單位合法勞動用工。2013年共接到咨詢投訴電話5236個;接待上訪人數5149人次;受理群眾投訴舉報案件82宗,立案78宗,已結案78宗;參加處理突發案件65宗,涉及人數1645人;做出處罰2家,罰款金額共17800元;為勞動者追回拖欠工資2469470元,涉及勞動者360人;責令清退風險抵押金6900元;“兩網化”信息采集14592戶。
2.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共接勞動爭議仲裁案件680宗,受理535宗,未受理145宗,結案520宗。
(四)人事管理工作
1.人事調配更加規范。結合我區各單位人員需求,合理調配人員,促進人員合理流動。今年,共人事調配112人,其中,公開招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37人,公開選調公務員3人,公開選調事業工作人員8名,隨軍家屬安置3人,街道機構改革調整4人,其他57人。審批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辭職5人。
2.大力組織干部隊伍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素質。今年為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我局分別組織了公務員在線學習和專業技術人員在線學習兩個培訓班,政府口418人公務員參加在線學習,專業技術人員2200人參加專業技術在線學習,參訓率100%,考試及格率均合格。全局干部職工積極參加區委中心組舉辦的學習培訓,做到學有所用,用以促學。
3.正常開展工資福利工作。2013年,辦理退休手續35人,辦理調動人員轉移工資61人,辦理調入人員及錄用人員重新確定工資75人。辦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高溫補助審批4500人。審批機關事業工作人員工資調整2000人。辦理喪葬費和撫恤金3人,遺屬供養15人,居委會退養人員醫療費報銷2人。
4.抓好專業技術職稱和崗位管理工作。今年來,組建中小學(幼兒園)初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了191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初級專業技術職稱并頒發證書。事業單位單位審批核崗12家。
(五)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
一是抓好移交退休人員的檔案管理工作。目前我區共有離退休人員32701人,其中省屬13620人,市屬19081人;四種幫扶人員7558人,其中,孤寡138人,病重687人,特困545人,高齡6188人。退休黨員4350人,自管小組763個;退回和移交退休人員檔案管理卡1000人次。為503名死亡離退休人員領取了喪葬費和撫恤金,其中省屬187人,市屬316人。二是做好2013年度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工作。今年7月至10月開展離退休人員養老金認證和人臉識別認證工作,認證31130名退休人員,認證率為95%。三是做好退休人員慰問工作。共慰問1033名困難人員、138名孤寡退休人員,發放大米、油、月餅等慰問品及慰問金413200元。此外,還不定期上門走訪慰問需要幫扶的高齡、困難、病殘的離退休人員達5000人次。四是在大同街道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采取居家養老和社區托老兩種模式,提供上門服務(搞衛生、幫洗涮、臨時護工、帶求醫等內容)和日托社區看護。目前有26名退休老人享受了此項服務。五是組織開展退休人員的各項文體健身活動。在華海社區舉辦了區第11屆退休人員文體健身表演賽,現場表演了11個精彩的節目,200多人觀看了演出;在大致坡龍泉鄉園舉辦了“九•九”重陽節活動,77人參加了活動。大同街道還組織50名退休老教師到文昌過豐富的教師節。今年安排39場瓊劇下到社區進行慰問演出。
(六)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服務管理
全區目前共累計接收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380人,288人參加了年審,領取了“自主擇業軍轉干部證”和填寫“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基本情況登記表”,全部納入管理系統。我們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聯系等方式,和每個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一一聯系、登記,做到人數清、去向清、需求清。我們針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居住、工作分散的實際,區分不同情況,分類聯系,及時了解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方面情況?!鞍艘弧啊ⅰ笆弧捌陂g,我們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進行了兩次慰問,慰問120人,切實讓自主擇業的軍轉干部感受到組織的關心。
(七)信訪及提案辦理工作妥善處理來信來訪工作,信訪件20件,12345熱線32件。辦理區人大代表提案2件,滿意100%;辦理市人大、政協提案協辦件4件。
二、2014年工作計劃
2014年工作主要是常態化工作。工作重點和亮點就是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二方面。
(一)在促進就業方面要抓好以下工作
首先,市就業局明年計劃把招聘信息延伸到鎮街的服務平臺滾動播放,這樣更加方便有就業愿望的人員了解崗位和選擇崗位。其次,繼續加大促進就業的工作力度,投入資金400萬,努力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45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000人再就業,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這是十八大就就業工作提出的目標要求,通過技能培訓,提高技能崗位的就業比率;通過創業培訓,提高創業的成功率。2014年計劃技能和創業培訓1200人。
(二)社會保障方面
2014年農保居保參保率達95%以上,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發放率100%。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以上。其它常態工作:
1.進一步規范人事管理。一是繼續按照中組部、人社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意見》文件要求,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全部要公開招聘,新錄用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培訓合格,才能上崗。二是加強公務員管理。建立完善公務員信息庫。嚴格按照《公務員法》,加大公務員的九項能力培訓力度,繼續推行公務員在線培訓,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完善公務員考核激勵機制。按照市人社局、市財政局《關于落實公務員年度考核獎勵標準的通知》(海人社發[2011]231號)文件精神,積極做好公務員年度考核備案,落實獎勵制度。三是繼續按照事業單位辭職、辭退有關規定,加大我區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監管力度。四是要選拔優秀人才,為公務員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在編制允許的情況下,計劃招考6名公務員,特別是急需的專業拔尖人才,充實到教育、衛生、規劃等專業性較強的部門,為我區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提供智力保障。五是做好全區工資福利管理和初級專業技術人才評審工作。
2.發展和諧勞動關系。
一是要加快推進勞動爭議仲裁院基礎配套建設。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下放后,我局承擔的勞動爭議仲裁案件任務越重,要配齊工作人員,配備工作用車,加強辦公配套設施,確保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順利開展。二是要加快推進勞動監察“兩網化”建設。對全區64個社區進行“網格化”和“網絡化”管理,及時更新轄區用人單位信息,掌握用人單位的動態。每個社區配備1名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加強用人單位的監管。三是要加大《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的宣傳力度,進一步規范用人單位勞動關系,力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85%以上。
3.完成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