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學生專業教學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疆職業教育研究雜志》2014年第二期
一、專業教學實踐的意義
1.專業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學校的引領下充分接觸社會、接觸企業,同時學生又受到學校的關懷,這種保護是對一個成長中的職業學校學生自尊心、人生觀、價值觀的安全過渡。2.專業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對于現今企業的用工制度、工作流程有了切身的了解,不再是教師在課堂上用語言描述,學生在腦海中勾畫的情景。中職學校學生不同于高中生,畢業后即面臨著走向社會工作或者繼續考學,目前全國的中職學校學生普遍是畢業即工作,可事實是很多學生畢業后,即使專業技能非常扎實,但一走出校門依然會感受到彷徨、緊張,對于社會的不適應直接影響到個人專業技能及綜合能力的發揮,經常跳槽也是剛走出校門的中職學生的普遍現象。而專業社會實踐教學活動真正縮短了學生心中社會與學校的距離,加速了學生個人能力、專業技能的成長。3.專業教學實踐活動,對于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看,現今社會90后的孩子在校期間,普遍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與他人溝通的能力較差,且由于家庭溺愛等因素,造成這一代的孩子更多的沉迷網絡、獨來獨往,不擅于與周圍的人和諧相處,尤其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對于學生的人格成長、心智的完善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4.專業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專業教師更加明確了今后的教學方向。專業教師的案例大多來源于網絡案例,讓學生在企業切身體驗案例情境,不僅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與此同時,在與企業的不同層次人員的交流中,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企業對員工的需求方向。及時、準確地了解到什么樣的人在企業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此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經過專業社會實踐教學,實事求是所提煉出的理論綱領才是最好的專業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定位。
二、專業社會實踐教學的不足
專業教學實踐活動創造、開啟了校企合作的條件和機會,但就目前專業社會實踐教學的探索過程來看,還存在些許不足:
1.專業教學實踐觀念陳舊。在教學實踐中,師生普遍存在樸素的教學實踐觀念,認為教學實踐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是通過親自動手實踐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經驗技術的課程。這種觀念影響了教學實踐的實際效果,沒有完整理解教學實踐的內涵,沒有認識到通過實踐環節,培養學生創造性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適應職業崗位群的應用型能力。
2.專業教學實踐課程的持續時間長。單次較長的專業教學實踐容易滋生懈怠和厭煩情緒,直接影響學生對實踐工作的精力投入,影響教學實踐的進展和技能訓練的質量。
3.專業教學實踐主體被教學化。實踐與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融合,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教師助學為輔。學生在參與教學實踐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上缺乏有效自覺、主動地進行崗位工作。因此,涉及教學實踐環節,學生表現出“填鴨式”操作實踐,主動性較差。
4.專業教學實踐考核績效低。有效的專業教學實踐考核能監督和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目前的考核是以學生實踐單位給予的評價、學生實踐日志、調查實踐總結和教師觀察為依據,尚未充分發揮考核的實踐效果。專業教學實踐考核績效較低主要在于,專業教學實踐的環節模糊,缺乏標準化依據,導致教學實踐考核不夠充分;專業教學實踐尚有難以操作性的空白;實踐缺乏考核學生掌握調查技能的最終成果等,因此,需要進行考核創新。
5.專業教學實踐中,學校各科室的配合不到位。圍繞著實踐活動展開的一系列工作,涉及的科室之間相互配合績效不高,在遇到問題時,出現不知道如何去處理、找誰處理的情況;在明確科室職責的同時不能有效的進行銜接,不能及時處理和反饋。在專業教學實踐中,全校各科室之間是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到專業教學實踐活動。
三、專業社會實踐教學活動的思考與創新
以創新強化高技能型人才培養,專業教學實踐需在動員全校師生思維觀念的創新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結合實際情況,針對目前專業教學實踐活動的不足,創新專業教學實踐的觀念,完善專業教學實踐培養模式,充分吸納其他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形成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努力構建復合技能型人才培養規律、激發學生創造性和創新性的新型專業教學實踐模式。在專業教學實踐中,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引導學生自主實踐,讓學生感到專業教學實踐的樂趣,使學生從“學會”變成“會學”,是專業教學實踐必須解決的問題,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理順專業教學實踐觀念。專業教學實踐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中最能體現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主體”的教學環節,在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專業的實踐必須緊跟社會轉型,著眼時代內容,不斷進行創新。專業教學實踐首先要理順觀念認識。通過各種途徑,教師需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是全面提高專業教育質量,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生需充分認識到,教學實踐是成為具有專業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面臨職業崗位采取的必不可少的措施。第二,增加專業教學實踐機會。針對目前實踐程度較淺、較弱的問題,需密切關注轉型社會的熱點問題和區域發展的重要企業,千方百計的增加實踐機會。第三,靈活安排專業教學實踐。專業教學實踐的安排,需根據理論研習和現實需求靈活分配時間。單次較長的專業教學實踐可以做出原則范圍內的調整,做出更合理的時間與進度規劃。因為部分內容的前移和更為充分的準備、方法選取和使用,可以使專業教學實踐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得到科學合理的指導,使專業教學實踐的流程做出更為合理的調適,專業社會實踐教學環環相扣,允許失敗的時間和反復中掌握技能的可能,既具有原則性,又具有靈活性,真正成為有機整體。第四,改革教學考核形式。在專業教學實踐研究中,各個研究環節的質量都會影響整體研究成效,因而,對成績的考核與評審應建立于專業教學實踐的各環節中,而且還應將考核與評審方法標準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這樣的考核評審制度才有效。根據專業教學實踐特點,可以嘗試依照實踐環節,從學生參與教學實踐的態度、紀律、能力、效果,包括學生本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進行全面綜合考核,對指導教師和各科室負責人員形成不同考核內容。
四、結語
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是技工學校專業融入社會、求得發展的“通行證”。因此,職業教育技能型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整個培養過程中。圍繞人才培養模式的技能型能力培養是專業社會實踐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一項動態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改進,才能夠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深受企業歡迎的、動手能力強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姜萍袁森單位:新疆商貿經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