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科研課題組織方式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課余 體育活動 鍛煉習慣 影響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0-0016-01
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特點是,學生身體剛剛長成,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學生的思想沒有定性,再加上剛剛離開父母的監管和督導。走進大學校園的大學生,面對的是一片陌生的新天地,如何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教師的引導是關鍵。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一個“領”字體現的就是教師的師德和修為。學生何以學習好、身體好、道德好,筆者以為以學為樂方能學習好,何以以學為樂,即道德追求與所學緊密相連其樂自生。保證學生好學、想學、學習好的必要條件是身體的健康,健康的體魄來源于學生對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與積極參與。
學生走進大學的目的很明確,但他們缺少對學業學科的合理安排和認識,尤其難以養成良好的鍛煉、提高、陶冶自己的習慣。這就對大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組織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課余體育活動組織者的個人魅力
大學體育活動課余組織者的個人魅力,在學生養成鍛煉習慣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愛美向上之心人皆有之,好的習慣、好的體魄、好的運動方式方法,是青年人向上心理的追求。追星、追求時尚是現代人普遍的心理心靈向往,每一個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混跡其中。所以,課余體育活動的組織者自身素質是對大學生“鍛煉習慣”思想影響力的旗幟,沒有旗幟,人就會失去方向,失去前進的動力,何談習慣養成。
二 課余體育活動組織活動的知識性、趣味性
對事物的追求是人生習慣性養成的原動力。中國人有句老話叫做“無利不起早”,追求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逐利。養成鍛煉習慣目的是有好的體魄,是追逐利益的先決條件,是間接地逐利。大學生們都明白這一點,但人生天生的懶惰不利于養成人的鍛煉習慣,那就要求課余活動組織者要把課余活動安排得富有活力,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玩和鍛煉中增長知識,育人誘之以理、利并行,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以近處以利益著眼;育人誘之以理、利并行,讓人感覺到長遠“理”字內涵中道德的豐滿流暢。
三 課余體育活動的創新、改革與發展
大學校園里的大學生群體的個性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如何在差異性中找到共性,把課余體育活動創新、改革發展搞得生動活潑,具有無限的生命力,是組織者必須考慮的問題。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停留在歷史留下的遺產和已知的知識條件下的文體活動不能全面滿足學生對新生事物的追求,因此一個“新”字,是養成習慣的方向。新要新在知識上、新在可操作性上、新在大學生喜聞樂見上。如課余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在一項新的活動項目進行前,應該有計劃、有步驟、有考核比賽、有檢查評比。形成一種風氣,形成一種合力。讓學生在心理上感知呼喚習慣的養成是生命的一部分。
四 課余活動組織者自身業務素質的鍛煉與提高
關鍵詞:運動;肥胖;線粒體;形態;動力學;機制
中圖分類號:G80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076(2013)01-0070-04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肥胖癥呈現增多的趨勢,肥胖及其發病機制的研究也受到廣泛關注[1-2]。棕色脂肪與能量平衡有關,棕色脂肪具有產熱功能,對維持能量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發現,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組織明顯減少,且棕色脂肪組織細胞存在線粒體損傷、能量代謝異常[3]。研究表明,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地控制脂肪的合成,增加脂肪的供能,促進脂肪的消耗[4]。本研究通過觀察有氧運動干預前后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組織線粒體形態變化,探討導致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組織線粒體形態以及動力學變化的可能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與分組 將34只3周齡SD健康雄性大鼠隨機分為2組:正常組8只,斷乳后給予普通飼料喂養,在第8周時選取體重超出正常對照組平均體重為20%的大鼠16只,再隨機分為肥胖對照組、運動干預組,其中肥胖對照組繼續給予高脂飼料喂養,運動干預組給以普通飼料喂養的同時,每天采用無負重游泳運動1 h,每周5天。所有大鼠均在實驗第16周時處死。
普通飼料構成為常規配方。高脂肪飼料配方如下:每100克普通飼料中加入全脂奶粉15 g,豬油5 g,黃肚豆15 g,雞蛋黃50 g,魚肝油10滴,牛膽酸納0.5 g[3]。大鼠自由飲食攝食,自然晝夜采光。
1.2 樣本的采集 隔夜禁食后將大鼠稱重(BW),麻醉,斷頭處死,迅速取肩胛間區棕色脂肪組織(BAT),睪周白色脂肪組織(WAT),稱重后,用銳利眼科剪將棕色脂肪組織標本剪成2 mm×2 mm×2 mm左右的脂肪組織方塊,依次用40℃的2.5%的戊二醛專用電鏡固定液固定,0.1 mol/LPBS緩沖液洗滌2次,1%鋨酸后固定30~60 min,常規電鏡樣品制備程序脫水、滲透、包埋、超薄切片、鈾鉛染色,電鏡觀察線粒體形態及超微結構;留取部分脂肪組織于-80℃冰箱保存,進行NYGGF4 mRNA和M fn1、 M fn2及Drp1蛋白表達的測定。
1.3 NYGGF4mRNA的表達 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細胞總RNA,經凝膠電泳顯示28 S、18S清晰條帶2條,測定 OD260/OD280比值> 1.8。經反轉錄反應后采用熒光定量RT-PCR法檢測棕色脂肪細胞中NYGGF4mRNA表達水平。從NCBI的nucleotide中查得目的基因和內參照基因,聯系上海博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設計上下游引物。引物序列如下:NGGF4上游序列:5’CCTGTCAGACCCCACTTTC 3’,NGGF4下游序列:5’CAGCCCACTGTTTTCCAAAT3;β-actin上游序列:5’TCACCCACACTGTGGCCATGT AGGA 3’,β-actin下游序列:5’CAGGGGAACCGGTCATTGCCAATGG3’。退火溫度均為55.4攝氏度。采用CT法計算NYGGF4mRNA相對表達量。目的基因 mRNA相對表達量 = 2CT(參考基因) - CT (目的基因)。
1.4 Western blot檢測蛋白表達 應用 Western blot技術測M fn1、M fn2及 Drp1蛋白的表達。各取100 mg棕色脂肪組織剪碎并于玻璃勻漿器充分勻漿,加3~5倍體積的組織裂解液于冰盒中吹打30 min,4℃下12 000rpm離心10 min,取上清液。BCA蛋白定量試劑盒檢測蛋白濃度。取30微克總蛋白加上樣緩沖液煮沸 5 min后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然后轉移至硝酸纖維素膜。將轉移后的硝酸纖維素膜放入50 g/L脫脂奶粉中,室溫下封閉1 h ,將稀釋好的一抗加入大小合適的塑料袋中,加入膜、去除氣泡40℃封好袋口,室溫反應4 h后40℃過夜,HRP標記的二抗室溫作用1 h,化學發光后顯影、定影。掃描顯影條帶,記錄其灰度值。以β-actin為內源性參照,計算Mfn1蛋白、Mfn2蛋白、Drp1蛋白相對表達量,并進行統計分析。取對照組均數為1,將數據進行標準化。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0.0軟件分析,全部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SD)表示,各組間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選擇Homogeneity-of-variance顯示方差齊性,選擇Turkey比較各組間差異,P
2 結果
2.1 體重、棕色脂肪組織(BAT)、白色脂肪組織(WAT)的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肥胖組大鼠體重顯著高于對照組,BAT顯著低于對照組,WAT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肥胖組相比,有氧運動干預組大鼠體重、WAT顯著下降,BAT與肥胖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表1)。
人體內存在棕色和白色兩種脂肪,白色脂肪堆積在皮下,負責儲存多余熱量;棕色脂肪負責分解引發肥胖的白色脂肪,將后者轉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熱量,它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促進白色脂肪消耗[5]。
NYGGF4基因是最近發現的在肥胖兒童脂肪組織中高表達的基因,其在脂肪細胞中過表達,顯著降低了胰島素刺激的葡萄糖攝取,表明 NYGGF4基因可以降低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脂肪細胞產生胰島素抵抗(IR)[6]。目前,關于IR的發生機制存在許多學說,線粒體功能障礙學說是近年來提出的新理論[7],主要是指線粒體損傷和線粒體密度下降引發脂肪酸代謝障礙或功能低下,導致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損、線粒體膜電位降低,不僅產能物質 (ATP)減少,而且活性氧 (ROS)產生增多,從而影響胰島素受體后信號轉導通路,最終導致胰島素抵抗。已知線粒體形態與其功能、代謝活動密切相關[8]。大量研究表明,有氧運動能調節代謝功能,增加熱能消耗,促進脂肪分解[9]。
本研究對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組織中線粒體的形態和數量進行觀察,結果發現,肥胖大鼠脂肪細胞的線粒體體積變小,數量明顯減少,線粒體嵴斷裂、減少、消失,部分線粒體腫脹,甚至呈空泡狀等形態學異常,提示肥胖大鼠線粒體形態結構和功能存在損傷;有氧運動干預后,肥胖組大鼠肥線粒體形態接近于正常對照組,表現為線粒體形態基本正常,無明顯腫脹、皺縮,膜結構完整,清晰可見;并且白色脂肪組織顯著減少,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線粒體是高度動態結構的細胞器,其形態不斷發著融合與分裂變化。線粒體形態可以呈橢圓形、長管狀、網絡狀,并且數量在各種形態間保持動態平衡[10-11]。該現象與現已發現的一些線粒體形態及動態相關基因密切相關,如 Mfn1、Mfn2、Drp1基因。本研究通過熒光定量PCR法,檢測有氧運動干預前后肥胖大鼠脂肪細胞中NYGGF4基因、 Mfn1蛋白、 Mfn2蛋白、Drp1蛋白的表達水平,其中NYGGF4基因以及Mfn1蛋白在肥胖大鼠脂肪組織中顯著上調;Mfn2蛋白、Drp1蛋白表達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氧運動干預后,NYGGF4基因以及Mfn1蛋白在肥胖大鼠脂肪組織中的表達水平顯著下調;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Mfn蛋白在哺乳動物中存在2種分子,Mfn1蛋白和Mfn2蛋白。在線粒體融合過程中發揮著協同作用[12],其中 Mfn1蛋白主要在融合的前期促進線粒體間的彼此結合;Mfn2主要在融合反應的后期起作用,如促進線粒體融合,利于線粒體內膜對接等。本結果顯示,肥胖大鼠脂肪組織中NYGGF4mRNA顯著上調,Mfn1蛋白的表達水平顯著升高;有氧運動干預后,肥胖組大鼠脂肪組織中NYGGF4mRNA、Mfn1蛋白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說明了NYGGF4mRNA可能通過上調Mfn1蛋白的表達水平,從而部分影響線粒體形態及動力學。
參考文獻:
[1]Daniels plications of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Int J Obes(Lond),2009,33(1):60-65.
[2]CaliA M G,Caprio S.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JClin Endocrinol M,2008,93(1):32-36.
[3]Zhao YP,Zhang C M,Chen XH,et al.Overexpression of NYGGF4( PID1) induces mitochondrial impairment in 3T3- L1 adipocytes[J].Mol Cell Biochem,2010,340(1): 41- 48.
[4]沈通彥,李軍漢,黃雷. 運動減肥的生物學機制[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17):3415 -3418.
[5]嚴治濤,李南方.棕色脂肪的來源及形成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9,31(6):778-781.
[6]Zhang CM,Chen XH,Wang B,et al. Overexpression of NYGGF4 inhabits glucose transport in 3T3 - L1 adipocytes via attenuated phosphorylation of IRS - 1 and Ak t[J].Acta Pharm acol Sin,2009,30 (1) :120 -124.
[7]Kin JA,Wei Y,Sowers J R.Role of mitochondrial dysfuction in insulin resistance[J].Circ Res,2008,102 (4):401 - 414.
[8]Sukhorukov VM,Bereiter - H ahn J. Anomalous diffusion induced by cristae geometry in the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J]. PLoS One,2009,4(2): 46-54.
[9]畢業,李建設.有氧運動對單純性肥胖兒童血中瘦素、神經肽、胰島素和腫瘤壞死因子的影響研究[J].體育科學,2005,25(12):37-39.
[10] Legros F,Lombes A,Frachon P,et al. Mitochondrial fusion in human cells is efficient,requires the inner-membrane potetia,land is mediated by mitofusins[J]. M olB iol Cel l,2002,13(12):4343-4354.
石家莊市第四十五中學、石家莊市美術職業實驗學校是一所國辦美術專業學校,學校以美術專業教育為切入點,從培養學生掌握繪畫的一技之長到培養全面發展特色人才,努力構建美術教育一流、育人效能卓著的全國品牌學校。學校每年高考升學率都在90%以上,本科率達70%以上,一本錄取率在40%以上,考入中央美院、清華大學、中國美院等名牌院校的人數每年都在100人以上。2008年、2010年、2011年,河北省美術聯考狀元均出自四十五中。2012年高考上線率100%,本科率87.1%,其中,升入中央美院4人,中國美院8人,天津美院20人,四川美院16人、西安美院2人、蘇州大學9人??
新課程改革實施三年來,學校教師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上有了很大變化,但與新課程高考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拿著新教材,用著老辦法,教師講得清楚,學生聽得糊涂,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不入門,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確立“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的教育理念,在實踐中探索出立足于學生終身發展的特色教學模式。
二、課堂教學的目標
1、學校目標:探索小組建設,推行“三、四、五”教學模式,不斷完善發展形成學校特色。
2、教師目標:更新教育觀念,不斷地實踐和反思形成具有本學科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3、學生目標: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三、“三、四、五教學模式”的解讀
(一)“三、四、五教學模式”的有效載體――導學案。“導學案”就是教師根據課標要求、學生認知水平編寫的供學生課外預習和課內學習的書面學習指導方案。“導學案”包括“預習案”、“探究案”和“訓練案”。導學案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原則:著力點放在學法指導上;要擬定培養學生何種思維方法,訓練何種能力,指導何種解題方法等;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要以導學為方法,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
(二)“三、四、五”的含義:學習的三式:獨學、對學、群學;教學的四環:預習、交流、展示、反饋。教師五導:引導、追問、精講、點撥、評價。
四、“三、四、五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
1、導學案使用
(1)導學案內容要求:環節完整,注意層次要求,使用方法表述要具體。
(2)導學案的格式要求:統一導學案模版,各學科要有學科特色和文化內涵。
(3)導學案的編制要求:學期初各備課組長根據教學任務布置備課組成員導學案編寫任務書,學科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導學案的編寫。利用學科教研活動時間開展集體備課,主備教師需要提前做好導學案、課堂探究問題及小組合作展示的具體設計,并對備課組成員進行備課說明,組員集思廣益,討論、完善和補充,主備教師要對導學案進行二次修改,最后組長審核后印刷,統一使用。
(4)導學案的使用:導學案要與上課前三天下發到學生手中,預習案一般利用晚自習的學科自習時間完成,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學生根據要求完成預習案,并由教師或學科組長負責批閱,歸納存在的問題,教師上課時要對預習案的完成情況做出總結,其中存在的共性問題要由學生討論解決。探究案和訓練案在課上對學、群學、展示、質疑、點評、評價等環節使用。
2、小組建設
這是“三、四、五教學模式”的實施核心。每組8左右,設組長一人,負責本組的日常管理。設學科組長6人,負責本學科的預習、討論、互教、展示等。他們要協助老師帶動組員預習、反饋預習情況;課上,要督促自主學習、組織合作討論、協調發言機會;課后,要組織好復習、作業檢查、小組成員幫扶,以及各項實踐活動等。每個小組依據好、較好、一般、差四個層次組合,力求平衡,對學組(學習程度相當的同學組成)。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承擔某一個方面的責任。學習小組的建立要在班主任的指導、幫助下完成,日常運轉中,班主任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確保學習順利進行。
3、課堂操作要點
(1)根據導學案進行課前或課堂預習。要求根據學情和課標要求進行設
計,學習方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通過學習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整體性把握,對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梳理為下步交流做好準備。
(2)小組交流。教師通過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群學,利用小組交流討論解決本組同學自學中遇到的問題。組長具體組織,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功能,讓優生影響、帶動、幫助同組的人,更多的關注差生,共同去討論去思考,共同進步。教師要及時關注小組交流情況,給予合理指導,了解小組交流情況。
(3)展示、點撥。教師組織全班交流,各小組根據合作探究情況,把成果或者本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在班上進行展示,其他組進行補充、點評、質疑。展示要抓住重點問題展示,在此過程中給教師還要注意展示學生的隨機性和層次性,盡可能多的暴露學生的不同思維。教師起好牽引鼓勵和點撥作用。此時,教師基本全面掌握了學生自學情況,明確了全班同學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快速進行課中備課并點撥精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