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企業安全生產論文(5篇)范文

企業安全生產論文(5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安全生產論文(5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企業安全生產論文(5篇)

第一篇:石油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探析

摘要:

在石油化工企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安全生產管理顯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針對現代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期為同行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

石油化工;安全生產;管理企業

安全生產是石油化工企業一直關注的重要問題。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發生了多起石油安全事故事件,每一件損失都極其慘重,例如,美國墨西哥灣發生的BP石油泄漏事件;中國大連油庫爆炸事件;中海油惠州煉廠發生的爆炸起火事件;雪佛龍公司的巴西海域泄油事件等等,關于石油企業的事件發生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每一個事件都是因為管理方面的漏洞而出現的,這些為石油化工企業的日常管理敲響了警鐘。

1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現狀分析

(1)缺乏安全方面的科學管理

對于石油化工企業的管理過于形式化,很多管理條款都是形同虛設,在實際操作中很難看到效果。并且,很多企業根本沒有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識,對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只是個形式,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標準和體系,這對安全管理的落實產生了很大的阻礙。

(2)員工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企業疏于對安全方面的重視管理,很多管理制度都是一種形式而已,在施工現場關于安全方面的警示標語也都是流于形式,導致員工對安全方面的意識比較薄弱,很多員工在工作中缺乏自我安全的保護,并且沒有正確按照要求配戴安全防護設備,不能主動配合企業的安全管理,這樣也使得安全管理落實不到位。

(3)宣傳教育不夠

現階段,我國關于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監管不到位,企業領導精力大多都放在了提高經濟效益上,疏于對安全的管理,思想上沒有足夠的重視,輕視安全宣傳,很多宣傳都是走一個過場而已,并沒有落實到實處,這樣也促使了工人的安全意識薄弱,常常會發生違章的事故。

2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具體措施

(1)科學使用和維護設備

隨著科學技術和先進設備在石油企業的應用,不僅給企業節約了成本,同時還提高了石油產量和經濟效益,在利益的驅使下,很多單位違反設備管理維修的規定,加班加點進行運作,導致設備出現運行不正常、儀表指示不準確等現象。所以,企業應該加強對設備的維修和管理,建立科學有效的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維修保養臺賬,對于設備的維修要進行記錄,隨時了解設備可能發生的問題。并且還要有專門機構對其進行管理和維護,通過定期檢查維修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2)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體系

企業的安全管理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工作,要想保證安全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才是關鍵所在。安全生產不僅關系到企業是否能夠正常生產,還關系到每一個生產員工的生命安全,是企業發展和存亡的關鍵,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安全保障,那么在市場經濟中也就失去了競爭力。所以,企業要想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安全生產是必要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樹立安全生產理念。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必須要進行自我檢查和糾正,改進自身的安全方面不足,實現科學管理和規范管理制度體系,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

(3)提高企業的危險評估水平

企業對危險的認識和評估也是有效應對危險的前提。只有認識到危險對企業發展的危害性,才能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為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也能為企業的正常運行提供有關的安全方面的信息。通過對危險進行評估,找到薄弱的環節,才能對現行的狀況進行綜合的判斷,然后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為安全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據,對企業的危險源起到一個提前預防的作用。

(4)建立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要建立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為此,要全面的收集設備的運行數據,向安全管理部門進行報備,并且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測,把相關的報告和數據內容提供出來。安全管理部門要通過數據建立科學的模型,然后對企業的運行進行安全形勢的分析,準確的找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預防和控制,通過數據內容將安全信息建設成為一個科學的、動態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統,讓企業的安全管理更加科學化。

(5)開展標準化作業

在進行作業中,要按照標準進行,不能圖一時的省力而省略很多步驟,否則沒有辦法控制事故的發生。一切工作要以安全為重點,要總結作業中容易出現的危險源,從根本上剔除違章作業的行為,一線施工人員要以自身安全為重,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完成作業要求,這樣才是最佳的工作方式。

3結語

總之,現代石油化工企業要把安全管理貫徹到整個企業管理之中,加強對企業安全管理的監督,保證每一個員工都能把安全意識放在首位。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將情感融入到安全管理之中,做到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目標。只有督促企業進行安全方面的有效管理,才能確保我國石油化工企業做到在安全的情況下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孟祥林.淺議化工安全生產與管理[J].化工管理,2015:1-2.

[2]彭慶.中國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經驗[J].生產運營管理,2015,(4).

作者:曹乃夫 單位:中國航油集團浙江石油有限公司

第二篇:國企改革對安全生產的推動研究

摘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國有經濟在我國市場經濟中的比重在下降,但國有經濟總量和質量卻在不斷提升,國有企業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安全生產問題成為現代企業改革的重點。本文將對國企改革進行闡述,探究國企改革進程中出現的主要安全問題,同時分析改革對安全生產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國有企業;安全生產問題;推動作用

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的關鍵領域和重要部門中處于支配地位,對國民經濟持續、健康、有序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國有企業改革對安全生產的推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國企改革在我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許多國有企業在安全改革中已經有了重大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繼續深化改革,安全生產水平的適應性發展成為國企改革發展中的重要問題。

一、國企改革的基本闡述

1.國有企業改革的現狀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國有企業的總量在不斷減少,央企在國有企業中的比重也在下降。但是國有資產卻在改革過程中不斷增加,在2003年到2007年間實現了國有資產的翻倍增長。在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的經濟利潤大幅提高的同時,其也成為全國500強的大比例占有者。從全球500強的占有比例來看,2015年中國在《財富》雜志統計下有106家企業上榜,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上榜大國。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就會發現,這些上榜企業中大多數是國有企業,這樣狀況的出現是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必然結果。國有企業的改革雖然存在不少問題,但確實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使得國有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

2.國有企業改革的原因

改革開放之前,國有經濟不斷擴張,占據了全國經濟的首要地位,我國全民所有制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統治地位,國有企業成為政府的主體經濟模式,本身肩負多種職能。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我國國企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體制僵化、經濟疲軟、效率低、管理單一化等,使得國民經濟難以可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下受到限制。如今國有經濟發展仍舊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企業發展動力不足、企業政企職能劃分不清、管理模式不健全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和社會的進步不斷促使我國國有企業進行企業改革。

二、國企改革進程中的主要安全問題

1.改革中出現的主要安全問題

安全向來是一個企業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安全方面的不足。交通、礦產、鋼鐵、石油等國有大型企業暴露出的安全問題更是突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明顯地發現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明顯滯后于經濟的發展,重大事故時有發生,職業危害沒有明顯減緩,社會惡性影響較為突出。

2.問題分類與分析

國企在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都是多方面的,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問題的本質和表現也各有不同,但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安全管理機制亟待完善,安全管理機構不甚健全;設備工藝水平雖高,但過分依賴于先進的生產技術,忽視了安全科學管理的重要作用;安全生產投入不足,達不到國家要求的投入比例,且安全投入效能低下;員工綜合素質雖較以往有所提高,但提升空間仍然很大;安全生產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水平不足,需要全方位進行提升。

三、改革對安全生產的推動作用分析

1.對安全管理機制的完善作用

國企改革對安全生產帶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在對企業安全管理機制上作用明顯。企業根據國家對安全生產的要求,聯系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適合自身發展的安全管理機制,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改革,保障企業生產環節安全的同時向社會展現出企業責任感。安全管理機制的完善是企業綜合實力提升的一大途徑,科學的、安全的、長期的、有效的安全機制是現代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發展的必要條件。

2.對安全生產水平的推動作用

國有企業在改革中會看到生產安全對生產環節、產品以及企業形象帶來的影響。國企改革中安全生產對推動企業安全水平的提高有著顯而易見的效果。安全生產意識的傳播到位,企業加大對安全的投入,企業的安全水平也相對上升。安全水平在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推動力是不可忽視的,安全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社會對企業的評價等級,同樣影響著就業人員的崗位選擇,所以改革與發展對于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的推動作用值得每一個企業重視。

3.對安全管理水平的推動作用

企業的改革必將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引入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管理制度的層面上會更加健全,會依據國家最新法律法規,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量身打造符合自身條件的各類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規定。通過制定各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每個人的安全生產職責,并與績效考核掛鉤,以確定每個人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機制的有效結合,使企業許多重大安全問題能夠做到防患未然,暴露出的安全問題能夠及時、快速地得到解決,大大降低了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概率和頻次。

4.對提高員工素質的推動作用

高水平的現代國有企業需要更高素質的員工。企業改革要求從意識形態上必須高度重視安全,企業通過積極開展多樣的安全文化建設,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實現員工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質的轉變。企業的發展會進一步推動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完善,除開展新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外,企業還應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定期安全教育培訓,涵蓋管理制度、法律法規、事故案例、應急救援與疏散、職業危害、風險分析與評價等方面的內容,積極開展轉崗、復崗等各種類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通過定期開展教育培訓需求,調整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和內容,完善安全教育培訓記錄與臺賬,使安全教育培訓工作邁向新的臺階,使企業員工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四、結語

與展望面對時代進步,現代化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強,加強企業改革中對安全生產的重視,讓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提高成為企業發展的常態是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現代化的國有企業改革要求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反過來又推動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改革。安全、健康永遠是人類追求的主題,國有企業的進一步持續改革與發展,必定伴隨著更加良好、安全生產條件的出現。

參考文獻:

[1]李保民.國有企業改革究竟應該堅持什么方向[J].經濟體制改革,2005(1):5-9.

作者:要棟梁 單位: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

第三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透視分析

摘要:

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體現,是企業文化發展的正面指標,是企業的基本職責所在。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討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為形成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打下厚實的根基。

關鍵詞: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透視;反思

1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目前存在問題分析

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是踐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重要主體,要真正實現安全生產的標準化,全賴于企業本身,但是,在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存在著以下問題。

(1)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重視的“失位”“安全生產,重于泰山”

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是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核心工作,對于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義深遠。然而在一些企業的生產工作中,過于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建設,導致安全管理工作“缺位”,為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留下巨大隱患,這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相背離,造成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落實的“缺位”,制約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源力”。

(2)“重考評,輕運行”錯誤觀念的“在位”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目標是建立起科學、規范、合理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制度和可行性操作規程,確保企業人、機、物、環處于良好、安全的生產狀態,進而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效力,提高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然而,有些企業卻對安全生產存在認知偏差,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與安全考評等同起來,認為只要考評達標就行,導致安全生產工作出現“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的狀態,形式主義盛行,沒能從根本上建立起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預防機制,使企業安全生產處于一種“非規范化”的境地。

(3)企業“三同時”落實的“缺位”

在對安全標準化調研中發現,很多企業,特別是非行政許可的行業,現場設備設施、作業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整改過程中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創建難度較大,企業有一定的為難情緒,追根究底在源頭時就存在病態,沒有嚴格執行“三同時”的要求,需要補前面欠下的安全帳。同時,隨著安全標準化工作的大力推進,衍生出了一大批標準化咨詢服務機構,由于缺少市場準入門檻,缺少有效的監督考核手段,各咨詢服務機構的人員素質、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機構以自身的盈利為主要目的,不能為企業創建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帶來真實、有效的作用,更多的是抱著如何快速幫助企業去取個證,完成政府的相關要求,流于形式。

2企業安全標準化的反思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企業發展的轉軌以及新技術引進的不斷深入,企業安全生產建設已經步入新常態,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對于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建設的要求、內容、標準、手段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尤其是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導下,如何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堅持做到“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發展進程中必須解決的現實課題。新《安全生產法》中第一章第四條已經明確要求企業必須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深化工貿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通知》安監總管四〔2015〕55號和《浙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轉發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浙安監管綜〔2014〕117號等文件精神也要求深刻理解標準化建設的內涵和意義,理清工作思路,扎實持續推進。

(1)堅持把安全標準化工作作為安全監管部門監督管理企業的主要抓手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各級安全監管部門是監督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責任主體,必須要發揮其積極有為的工作職能,做好、做實、做細企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加強指導,強化管理職能,增強推動標準化建設工作的主動性和緊迫性,通過深入企業現實生產環境進行調研,發揮社會各個部門的力量來制定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建設的指導意見和指標,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大力推進企業創建,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進入正軌。

(2)堅持將安全標準化工作作為對企業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的重要依據

在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實踐中,安監部門要將安全標準化工作作為對企業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的重要依據,并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與日常監管、專項檢查、“打非治違”等工作相結合,把企業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中的自主創建、年度自評、自評報告公示情況作為對企業進行分級分類監管的基本依據,制定相應的獎罰措施,加大安全生產執法檢查的頻率,避免企業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對那些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不到位、不達標的企業,要適當加大處罰力度。

(3)政府各職能部門要加大激勵約束機制,引導企業主動創建

綜合運用經濟政策、榮譽、信用等激勵約束手段,調動企業自主創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推動企業標準化建設情況與工傷保險、安全生產責任險費率掛鉤,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貸信用等級評定等政策的落實,用市場化的方式,引導企業主動創建。

3結語

總之,安全生產,重于泰山,是確保企業科學發展、職工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要求企業必須從思想意識上、生產行為上確實貫徹執行,建立現代企業安全管理思想和科學的方法。在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中,要求必須把安全標準化工作作為安全監管部門監督管理企業的主要抓手,并將安全標準化工作作為對企業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的重要依據,通過政府各職能部門加大激勵和約束,引導企業主動創建,貫徹好、落實好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以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

作者:裘烈強 單位:浙江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第四篇: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對策

摘要:

當前我國企業安全生產問題突出,生產事故頻發,給國家和社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切實提高企業安全生產能力,論文探討我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企業生產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對策研究

引言

近年來,我國發生多起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特別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應急管理最早應用在我國核電行業,經過數十年發展,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大部分生產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和大型企業基本建立起應急管理組織體系,編制了本單位的事故應急預案,配備了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開展了救援演練工作,極大地推動了本單位的應急管理工作,提高了事故救援工作的效率,挽救了遇險人員的生命,減少了經濟損失,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由于我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發展起步較晚,重視程度低等原因,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依然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應急預案制度不完善。其一,應急預案體系不完善。總體預案應該是本單位關于應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則、應急救援體系、預警機制和相應機制等。部分單位在制定預案時,沒有理清專項預案和總體預案的關系,還有甚者把專項預案和總體預案脫節,最后導致了預案無法落實。其二,是預警、響應機制不明確。預警應該是逐級的,由第一級向高一級反饋,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營救措施。當前很多企業沒有建立預警、響應機制,或者響應分級不合理,當事故發生時,不能及時匯報,及時響應,或者不知道向誰反饋。

(二)應急管理培訓形式化。一方面,在應急救援隊伍中,還有很多人員不具備救援工作的能力,當事故發生后,不能很好的保證救援的效率和質量,導致救援效果不佳,給企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損失。另一方面,應急演練方法不科學,也是導致企業應急管理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最后,部分企業在應急演練時沒有制定演練方案,導致演練過程中漏洞百出,最后草草收場,演練結束后也未進行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導致未達到演練的目的。

(三)應急管理工作重視度低。應急管理是一件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企業領導的高度重視。但是由于諸多企業領導將工作重心放在生產和銷售上,導致應急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開展。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應急管理的管理層次不夠高,體系不順,各部門協調不夠。

(2)應急管理工作的人力、應急裝備、資金等方面的投入不足。

(3)對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不夠重視、不規范。

(4)沒有對本單位的應急裝備、應急隊伍等應急能力進行評估。

二、我國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對策探討

(一)加強企業應急宣傳培訓。企業在對新進員工進行上崗培訓時,必須對本工作崗位所面臨的應急事項進行詳細說明,讓其了解作業場所危險源分布情況和可能造成人身傷亡的危險因素。切不可先上崗再培訓或不培訓就上崗,新進員工除了掌握本崗位的工作技能外,還必須掌握本崗位熟悉相關應急預案內容,掌握逃生、自救、互救方法,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另一方面,還應該對在崗員工進行分類不定期培訓和考核,提高各級各類人員的應急反應能力和緊急處置技能。最后加強應急演習,切實提高實效。

(二)建立合理的應急機制。我們必須根據企業的規模、管理體制、生產及其事故的特點,來確定本單位應急管理的層次、應急指揮體系、預警和響應的級別、預案體系等,要求各層級職責明確,體系清楚,運行順暢。在響應級別升級時,接口要緊密,要明確升級的條件、聯系方式,要與上級預案銜接。由此可見,預案應該針對各類事故的征兆、緊急處置技術以及逃生技巧等,編制各崗位的應急指南,應該將崗位應急指南與崗位安全規程結合,并加強應急處置技能的培訓。

(三)規范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企業應該組織專門的人員,結合本單位的特點,編制科學合理的應急管理預案。比如在制定應急管理預案制度時,要求在應急預案的編寫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成立預案編寫小組,對企業進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對本單位的應急裝備和應急隊伍進行評估,形成分析和評估報告,再根據報告進行預案的編寫,同時要規定在預案編寫結束后組織評審和。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應急管理不僅是安全管理的一部分,更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只有將應急管理落實到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才能在事故發生時第一時間迅速、有序的開展援救工作,將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進而保障企業健康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森林.建筑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建筑安全.2011(01)

[2]高軍,宋書貴.中央企業應急管理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現代管理科學.2011(02)

作者:詹薇薇 單位: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安監局

第五篇: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研究

摘要:

在冶金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因為工藝、設備、環境、人的不安全行為及管理缺陷等原因,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或危機。本文主要通過建設應急組織機構及應急平臺,應急體系建設及預案的制定、修訂和完善等方面進行分析,來增加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

關鍵詞: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預案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與應急救援就是根據冶金企業可能發生的實際危害進行一種假設和布局,也是安全工作中居安思危的理念和對策。它是在我國轉型期體制不健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人口、經濟愈來愈密集,突發事件增大,人們生活水平改善,重視程度提高的大背景下形成的,特別是黨和政府“以人為本”的理念形成之后,對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重視更趨強烈[1]。

1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

在冶金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因為工藝、設備、環境、人不安全行為及管理缺陷等原因,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或危機,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而回避、恐懼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采取有效的應對機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事前超前預防,事后按照既定各類方案有效處置,把危害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小,這就是應急管理[2]。

1.1建設應急組織機構及應急平臺

建立健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是應急管理的第一要務。我們公司設立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擔任組長,公司主管安全生產副總經理擔任副組長,統一領導全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公總調度室設立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調度中心,負責統一受理突發生產安全事故報警,在公司應急指揮機構啟動前,代行指揮機構職責。

1.2應急體系建設及預案的制定、修訂和完善

冶金企業應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要求,提高冶金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能力,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制定、修訂冶金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重大危險源專項預案,通過專家評審在政府主管部門備案。我公司在應急體系建設及預案的制定、修訂中,不僅從公司層面制定了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和重大危險源專項預案,各二級單位、車間、班組分別編制了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和崗位應急對策,按照《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中規定的要素各級預案進行分級評審,公司安全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對二級單位廠級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車間主要領導負責組織對崗位應急對策進行評審。

1.3應急隊伍的建設和崗位人員培訓

消防隊、煤氣防護站、環保監測站、衛生防疫站、相關醫院是冶金企業的專業應急隊伍,各單位應分別成立兼職應急隊伍,認真抓好專業應急隊伍的管理,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專業應急隊伍開展培訓和演練,不斷提高應急隊伍的素質和事故處理能力。同時采取多種教育形式加強對職工應急知識、技能的培訓,讓職工掌握各類事故的處置方法,增強自救、互救和第一時間處置突發事故的能力。

1.4應急資金投入和應急救援設備保障

我公司領導高度重視應急救援資金的投入保障,在應急救援設備保障方面,配有多部消防車,廠區設有消防栓,重點防火部位配備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具備消防應急能力。各二級單位煤氣防護站配備了煤氣檢測儀、測氧儀、蘇生器、空氣呼吸器、充填泵、擔架等應急器材,具備應對中毒窒息等突發事故的應急搶險能力。環保監測站配備了相應監測器材,具備對大氣、水質的監測能力。宣鋼醫院是二級甲等醫院,配有多部救護車、高壓氧艙及相應搶救治療器材,具備搶險救護能力。

1.5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

在應急救援培訓方面,冶金企業可以采取集中授課培訓和日常崗位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教育:充分利用安全例會、班組安全活動日、安全檢查等對應急預案進行督導學習;每年定期舉辦安全管理人員、作業長安全管理培訓班,將應急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培訓,不斷增強各級安全管理人員、作業區領導的應急意識和管理水平。冶金企業每年還應組織開展各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活動。根據各二級單位的不同情況,我公司在每年的“安全生產月”期間和年底,均會組織各種層面的防護救護應急演練、技能比賽,以此為契機,大力開展職工學業務、比本領、保安全的技能培訓活動,使職工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應急救援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2總結

針對冶金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因為工藝、設備、環境、人的不安全行為及管理缺陷等原因,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或危機。本文主要通過建設應急組織機構及應急平臺,應急體系建設及預案的制定、修訂和完善等方面進行分析,來增加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孟令書,陳超.冶金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根源及對策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5(5):86-87.

[2]王慶敏.冶金企業安全生產中的班組基礎管理[J].山東冶金,2014(4):66-67.

作者:方曉嶺 單位:河鋼宣鋼公司安全監督管理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乱子轮熟睡1区| 四虎1515hh丶com| 91青青草视频|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欧美极品videossex激情| 刚下班坐公交车被高c怎么办| 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视频 |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秋葵app官网免费下载地址|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欧美人与动牲高清|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福利聚合app绿巨人入口| 四虎影院在线免费播放| 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61794| 91东航翘臀女神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色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毛片男人18女人19|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美国十次精彩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好男人www社区| 一级特黄女**毛片|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图片|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欧美人与禽交另类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特级毛片aaaa级毛片免费|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破了亲妺妺的处免费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