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工程經濟課程考核評價的思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工程經濟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方向
(一)轉變觀念,明確考核目標。轉變傳統的妨礙學生創新精神發展的思想觀念,樹立與創新人才培養相適應的教育觀、人才觀、考核觀。在考核評價體系中,要根據目標崗位或目標崗位群的要求,研究確定專業培養方案,進而建立畢業生知識、技能、能力、素質結構與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
(二)提高認識,深化考核內容改革。將行業職業規范、職業素養、職業習慣納入課程考核內容。在考核內容選擇方面,真正做到既考知識,又考能力和素質。《工程經濟》課程內容涉及到職業資格考試的相關內容,因此其考核應與職業資格和技術等級鑒定接軌,提高考核評價的社會認可度和效率,同時得到相應崗位的資格證書。
(三)解放思想,采取多樣化的考核形式。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表現,可以通過提問、課上作業、課后作業、書面報告、討論問題和案例解答等方式考察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應變能力。學期末的終結性考試不能只限于筆試,還應采取如閉卷、開卷、口試、現場實際操作、項目參與、情景測驗等方式或幾種方式綜合運用的考核方法。
(四)理順關系,控制考核環節。在多樣化的考核形式背后,必須要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各項制度,加強考核過程管理,及時反饋考核意見,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同時,考核也應該嚴謹、全面,摒棄原來的只重結果、不問過程的考核模式,章節考核、單元考核與終結性考試結合起來,學生自評、學生互評與企業評價、教師評價結合起來,形成全方位、立體化考核評價體系。
二、工程經濟課程立體化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
(一)考核目標的建立。《工程經濟》課程的考核目標,應根據高職各專業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及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制定,主要目標是更好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本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掌握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動態,總結和發現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兩個環節中的經驗和問題,指導教師和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多元主體參與考核。高職教育的特色是以職業為導向,《工程經濟》課程考核評價也應以職業為導向,體現職業教育、素質教育的特點,實行多元主體參與考核評價。提倡和鼓勵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從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工作責任心、團隊精神和互相幫助等方面進行考核;實訓環節的考核評價可以請企業參與,客觀的評價學生在技術和職業素養方面的水平及能力。例如在價值工程環節,安排學生參與產品價值工程的策劃,由企業進行考核評價,能夠準確的把握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過程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工程經濟》的課程內容較為豐富,帶有一定的遞進性,因此該課程考核必須采用過程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例如將《工程經濟》的過程性考核及終結性考核加以權重,過程考核占到最終成績的40%,終結性考核占到最終成績的60%。過程考核主要圍繞學習態度、出勤情況,課堂發言、討論情況、吸收信息能力、課堂作業和綜合練習等方面進行考核,此外,每一學習單元甚至每一次課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都要有考核;終結性考核可以利用閉卷考試、開卷考試、口試、操作等形式完成,主要將過往知識掌握程度進行綜合性考核評定。
(四)有機分解知識和能力目標。《工程經濟》知識體系較為復雜,教師在進行綜合評價時是容易忽略實踐技能和職業素質,因此必須改革原有的單一的考核內容,將知識體系融入到整個考核評價中。例如根據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先拆解工程經濟知識體系,將知識分解為理解、掌握、操作、綜合運用等層次,結合職業技能鑒定和資格考試,有針對性地將這些層次的知識體現在考核評價中。
三、結語
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生產一線的應用性高等專門人才。《工程經濟》課程的立體化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體現出高職教育“教、學、做”結合的原則,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是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面。
作者:褚菁晶單位: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