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藥劑學教學方法探析:適應崗位需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職教育以培養接地氣的技能人才為目標,藥劑學作為藥劑專業的主干課程,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探討適應崗位需求的藥劑學教學方法。
一、做好職業定位,明確培養目標
培養職業型人才首先要對崗位需求進行調研,才能確定好培養目標,進而在課程設置、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整合。根據藥劑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調查獲知,其主要分布在藥店、藥廠、醫藥公司和醫院藥房的一線崗位,這就要求畢業生同時具備調劑、制劑與銷售等技能,以適應靈活多樣的崗位需求。而筆者所任教的藥劑學這門課程由于內容主要涉及藥品的制備,因而如何培養學生的制劑技能就成了探索的目標。而中職的畢業生在藥廠中的制劑、質驗、包裝等車間雖都有分布,但是以一線的生產操作工居多,所以培養目標就更明確為能獨立于生產線上的操作工人。
二、滲透職業理念
教師要做好職業理念的引導工作,特別是中職學生對職業的理解還很匱乏,如果教師僅僅只是灌輸知識而不滲透職業理念的話,一方面,學生感到學習枯燥沒有切實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學生在就業時感到非常彷徨,不知何去從。要在教學中滲透職業理念,首先就要對學校的生源進行分析。來中職學習的學生絕大部分是初升高的失敗者,年齡在15至18歲之間,他們思想稚嫩,對職業生涯沒有明確規劃,大多數是隨父母或隨同學而進入衛校學習。通過與他們的談話,知道他們并沒有對藥劑這個專業有太多的認識,只是簡單地認為藥劑相對于護理和檢驗來說更加容易接受。這真實地反映他們對職業的懵懂。因此,專業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滲透職業理念,讓學生認識自己所選的專業,認識今后的就業方向,認識具體崗位的工作任務,樹立職業目標,以便使學生畢業后能切實服務于社會。例如,教師在講到某個劑型或某個工藝時,可以相對縮減復雜理論的講授,而是細致講解在生產線上的實際操作。
三、合理安排課程,理論、實驗、實踐相結合
藥劑學是藥劑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專業性強知識量豐富,課程安排就顯得較為緊湊,目前共安排128課時,其中理論課68課時,實驗課60課時。從這兩個數據可以看出理論課與實驗課的安排接近1∶1。因為專業課在職業教育中技能操作非常重要,所以每個內容都配備了相應的實訓課,為了讓學生邊學邊練,每個內容講授完都會及時分組安排實訓課,這樣理論課與實訓課就能較好地銜接起來。此外,實踐的安排也是必要的,在學習藥劑學課程的同時,可以分組帶學生到當地藥廠的制藥車間進行參觀見習,讓學生對工作環境、崗位設置、人員要求等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更有目標性。所謂刀要石磨,人要事磨,技能要多實踐才能見真功夫,僅在學校閉門造車是不夠的,所以職業學校都要求學生有不少于8個月實習期。梧州市衛生學校藥劑專業實習生主要安排到藥企及醫院藥房進行頂崗實習,夯實技能操作。這樣,理論、實驗、實踐相結合有利于職業能力的培養。
四、創造良好的實驗環境,配置充足的器材
在中職,實驗、實訓設備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的物質基礎。設備配置要符合崗位需求,滿足實際需要。不宜為了顯示學校實力而一味地追求高端儀器,這樣反而違背了職業教育的實用性。設備的引進,要在學科所需的基礎上,調查崗位操作需求。目前梧州市衛生學校藥劑專業總人數不多,每屆共三個班,為了滿足基本劑型制劑實訓的需要,學校積極地引進了藥劑相關實驗、實訓設備以滿足實訓需求。學校建設有藥劑制劑實訓室、中藥固體制劑實訓室、針劑制劑實訓室以及其他小型操作間等。在器材配備上,也盡量做到滿足學生獨立操作的基本數量,特別是一些中小型儀器如中藥制丸機、包衣鍋、搖擺制粒機、中藥切片機等各配置24臺,以每人配備一臺設備來算,可以滿足24人即一個大實驗組同時進行操作。這樣的實訓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特別是獨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模擬工作環境中進行訓練。同時,每年定期舉辦校級技能比賽,通過技能比賽,讓學生在競爭中提高技能,同時選拔優秀學生參加全市技能比賽。通過以賽促學及模擬訓練等模式,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實現了學生職業能力與職業崗位要求的“無縫”對接,達到學生畢業時的“零距離就業”要求。
五、合理設計課堂內容,將職業教學細致落實到每一堂課中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這一桶水的準備大到整個課程設計,細到每一個課堂甚至每一個知識點的講授。細節決定成敗,每一堂課的設計都非常重要。在實際課堂中,筆者寧愿講的知識少一點也不愿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因為即使講授內容再多,學生無法接受弄不明白也是徒勞。
很多教師總想著要把知識點都教給學生,總覺得課時不夠,其實,教師要明白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要想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學就要有所舍棄,而且中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即使教師講課很生動,但是學生對過大的知識量難以接受時就會產生挫敗感,容易導致厭學等心理,這樣,既不利于教學的延續性,也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因此,教師應發揮課堂的主導作用,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探索教學方法,靈活變通運用各種新型教學方法。其次,要對所授知識進行提取、整合,挑重點挑真正學生能用上的知識來講,并配合具體的操作方法。因為我們的培養目標是操作技術人員而不是研究型人員,不需要太多推斷性創新性的理論,而更需要實際操作的方法。例如,教材第二章散劑、顆粒劑、膠囊劑其課時大綱設定為4學時,而內容非常多,顯而是不合理的,如果要將內容完全講授的話至少需要8學時,相差兩倍的課時量,如果不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刪減的話不可能講授完。如果教師講授這些劑型的概念后,附上藥品給學生觀察,讓學生對劑型特點有感官認識,再講授其工藝流程以及具體操作應用到的儀器,再將工作崗位上需要人員操作的某些流程進行詳細介紹并配上多媒體圖片或視頻等,這樣,會使學生能更形象更直觀地了解制劑工作,培養職業感觀,提高對職業技能的認識。
綜上,藥劑學作為藥劑專業的主干學科,承擔著培養專業技能的重要角色,而主導教學的教師如何將專業與職業對接,在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學科的基礎上,又能切實運用于工作崗位,是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需要教師的不斷探索。
作者:張曉君 單位:梧州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