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糖尿病藥物臨床應用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型糖尿病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其發病率正呈迅速上升之勢在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尤為顯著。這種上升趨勢反映了一個現實,即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熱量的攝入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概括起來就是攝入熱量過多,運動消耗較少在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診斷。在已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僅僅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接受了正確的處理(非藥物和藥物)。而在這部分患者中,又只有三分之一得到了理想的控制,由此可見,糖尿病的診治所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需要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致力于糖尿病的研究,改善目前的現狀,提高糖尿病的診治水平。現對上海電力醫院醫院2013年降糖藥的應用現狀進行了統計分析,以期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由醫院藥房微機數據庫提取2013年的降糖藥以及全部藥品購用金額數據。
1.2方法采用金額排序的方法統計2013年全院降糖藥的使用金額,對醫院降糖藥的使用金額分別進行種類金額匯總,得到各類藥物的金額分配比重和金額排序。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和《新編藥物學》(第16版),采用藥物主要適應證劑量、臨床用藥習慣并結合藥品說明書,確定各藥的限定日劑量(DDD值)。以藥品總消耗量除以相應藥品的DDD值,求得該藥的DDD數(DDDs),以藥品消耗金額除以DDDs即得每日治療費用。對總購藥金額、DDDs進行排序,得出各種藥的購藥金額序口和DDDs序號,并計算購藥金額序號與DDDs序號比值。
2結論
由表1可見,抗糖尿病藥物購入金額與比例呈全月上升趨勢,雖然在11~12月份有點下滑,這應該和季節有關。占全院藥品銷售總金額的4.22%~5.02%,與相關文獻報道(1.72%~2.14%)相比,高出2~3個百分點,這與上海電力醫院患者年齡結構有關,本院患者普遍年齡都在60以上,這導致患者基礎疾病患有的幾率加大,相應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相對較高。由表2可見,我院口服降血糖藥和注射用胰島素的用藥金額在逐月上升。2013年來,我院胰島素銷售金額由年初占了降血糖藥35.88%上升到年底占46.16%,顯示胰島素作為糖尿病治療藥物,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治療藥物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大量研究表明,為了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對于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外傷、大手術、妊娠,合并急性并發癥和慢性并發癥的某些階段,口服抗糖尿病藥物的繼發失效,重要臟器如心、。腎、腦、眼、肺等功能障礙的患者應及早應用胰島素。多種多樣的胰島素治療方案以及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聯合應用的治療方案使糖尿病的治療更個體化,促進了胰島素制劑在臨床的應用。胰島素治療優點較多:可使血糖很快下降;無口服降糖藥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如胃腸道刺激肝、腎損害等);可使血壓的穩定性增加;在降低血糖的同時,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也可降低。
表3和表4的統計結果顯示,在整個2013年中,磺脲類抗糖藥構成比趨于穩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藥構成比趨于下降,雙胍類的和胰島素增敏劑的構成比逐月上升趨勢明顯。雖然化學藥制劑治療糖尿病療效強,降血糖、血脂、血壓的效果較中成藥起效快。2013年磺脲類藥物所占總金額百分率穩居前1位,且每種藥品的序號比值都逐漸接近1,說明磺脲類仍然是治療2型糖尿病比較經濟的藥物。格列齊特排在磺脲類之首;格列吡嗪的DDDs排序在2013年穩居第3位,且其序號比值逐年上升,說明價格逐漸合理化。但格列吡嗪的DDDs值與購藥金額有下降趨勢,說明其有可能被其他新型口服降糖藥取代。格列美脲(亞莫利)為長效降糖藥,價格較為合理,其DDDs及購藥金額呈明顯上升趨勢,到了年底居然上升到了第三位。雙胍類藥物適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二甲雙胍的購藥金額和DDDs排序均穩居第2位,說明其為臨床上應用廣泛且經濟的口服降糖藥。2013年α-葡萄糖苷酶抑制藥所占總金額百分率居前3位,阿卡波糖的DDDs排序穩居第3位,其序號比值也較為穩定,說明其購藥金額與用藥人次的同步性較好。瑞格列奈為一新型短效口服促胰島素分泌降糖藥,其DDDs排序均未進入前5位,但其序號比值有上升的趨勢。
胰島素的治療不僅使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及神經病變發生率顯著下降,而且可延緩各種并發癥的進展。表6的統計結果顯示胰島素的使用數量、金額及種類在我院臨床上的應用逐年增加,特別是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物合成的人胰島素用量增長明顯。動物胰島素制劑有種屬差異,純度較低,含有一定量的免疫原性物質(雜質)如胰臟雜蛋白、胰島素原、胰多肽及胰島素聚合物,可在體內引起胰島素抗體生成,導致胰島素抵抗性、使用量增加,且易發生過敏反應,故其用量逐年下降;而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物合成的人胰島素因免疫原性極低、其比動物胰島素純、吸收越來越快、不易導致注射部位脂肪萎縮,較少發生過敏反應及很少有抗體產生,故其用量逐年增加[9]。特別是筆芯,因其使用安全、簡單,劑量準確,被廣大醫師和患者所接受。胰島素的市場競爭激烈,其中諾和諾德公司的諾和靈系列和法國禮來公司的優泌樂系列主導基因合成人胰島素市場,國產基因合成人胰島素及筆芯也已進入市場,且因其價格較合資品種低,用量逐年增長。
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向來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從早期的磺酰類、雙胍類口服降糖藥物到近期的胰島素增敏劑和α-糖苷酶抑制劑,從動物胰島素到人胰島素及各種新劑型的開發,從單純的增加胰島素出發的藥物治療機理到作用于更早產生胰島素的新途徑[10]。目前藥物的開發更傾向于對安全性的更高要求。眾多處于研發線的產品也是向著這個目標飛速發展的,我們相信經過大家的努力,糖尿病的治療也一定可以更加安全,規范。
作者:王曉珉 張武標 邵麗麗 單位:上海電力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