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鎮環境管治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扎實有效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工作,根據《縣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方案》和《縣年度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市場運作,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按照“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集中整治,無害處理”的原則,大力開展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著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創造整潔、優美、文明、和諧的農村人居環境。
二、總體要求
按照“清潔衛生,無害處理,簡便實用,群眾歡迎”的要求,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操作標準,落實清掃保潔,垃圾收集,集中處理制度,健全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形成農村衛生保潔長效管理機制。緊緊圍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做好農村垃圾分類收集,集中轉運,統一處理的規劃布局和實施工作,努力實現一年試點、兩年鋪開、三年全覆蓋的工作目標,達到農村“六個基本沒有”:一是農民房前屋后基本沒有零星垃圾;二是農戶庭院,沒有隨地流淌的污水;三是村間、集鎮沒有散落的垃圾;四是庫(塘)水面基本沒有漂浮的垃圾;五是村間道路基本沒有裸露的人畜糞便;六是公路沿線基本沒有散落的塑料垃圾。
三、任務與規劃
(一)年完成歷年來新農村建設點25個自然村和非新農村建設點13個自然村以及鄉集鎮的農村清潔工程試點工作。(各村年農村環境整治試點規模詳見附表)。
(二)建立垃圾轉運網絡,鄉購置垃圾轉運車,用于從各行政村垃圾房收集垃圾向垃圾壓縮中轉站轉運垃圾。每個行政村自備一輛小四輪運輸車從自然村收集垃圾集中存放待鄉轉運。
(三)完善垃圾回收網絡。鄉設立回收站,行政村設立回收點,確定專職回收員,自然村由保潔員兼任回收員。
(四)健全日常保潔網絡。鄉成立環衛所,配齊管理人員,集鎮保潔人員,自然村按每30戶左右1名的標準,配備保潔員,建立保潔人員工作職責和管理制度,由鄉環衛所統一負責指導和管理鎮村保潔人員。
(五)完成中小學校和鄉衛生院及其它機關單位的垃圾處理。
做到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及時轉運處理,日產日清。醫療垃圾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依法處置,堅決杜絕隨意拋棄和露天堆放醫療垃圾的現象。
四、工作重點
1、清理陳年累積垃圾。在全鄉范圍內全面開展一次環境衛生垃圾清理工作,集中力量打攻堅戰,打殲滅戰,使全鄉、村、鎮及通鄉、通村公路、池塘港堰,環境衛生狀況在較短時期內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為垃圾分類處理營造氛圍,打下基礎。初定本月20號左右進行一次檢查,參加人員駐村干部和村書記,每個村委會用抽簽的形式抽出二個自然村代表本村委會迎檢、檢查結果進行排位,順數1、2、3位分別獎500、400、300元,倒數1、2、3位分別罰500、400、300元。
2、落實農村清潔工程主體。鄉迅速健全環衛所機構,做到有辦公場所,有管理人員,有環衛人員,有工作經費,有清運工具(板車、掃把由村委會負責添置),有工作制度。村委會要成立相應組織,有專人負責管理。自然村配齊保潔員并統一配置服裝(由鄉政府統一購買),著裝上崗,制定自然村保潔員工作職責和管理制度,劃分保潔員和農戶保潔范圍,制訂好村規民約。
3、做好垃圾分類減量。各村委會設立可回收垃圾回收點,確定專職回收員,設立公示欄,公布回收員的姓名、電話、回收物品指導性價格,做到可回收垃圾回收規范化、常態化。指導農戶對垃圾進行科學分類,做到可回收垃圾(包括紙類、塑料、金屬、玻璃、織物及廢用家電等)收集、出售、有機垃圾(包括剩飯、剩菜、果皮瓜殼、爛果爛菜、動物內臟等易腐食物類、廚余垃圾)作沼氣投料或入漚肥窖漚肥,建筑垃圾(包括破磚碎石,破磁磚、建筑渣土、棄料余泥等)統一堆放等需要時取用,有害垃圾(如廢電池等),交回收網點送供銷部門收集封存,貝殼加工和石材加廢料由行政村自行選址組織集中填埋,過期藥品及醫療垃圾交衛生部門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可回收垃圾(除上述五種以外所有不宜回收的垃圾)交保潔員統一清運。村點保潔員同時兼任自然村垃圾回收員。
4、建設和配備清運處理設施。鄉要配備垃圾轉運車村委會配備一輛小四輪,自然村要配齊保潔工具,農戶要配好垃圾分類桶,鄉、行政村、自然村三級要建設垃圾收集屋或垃圾收集池)。
5、搞好集鎮整治。在做好垃圾分類處理的同時,達到“五有三沒有”標準,即有下水道,有人行道板、有路燈、有綠化、有分類垃圾桶;沒有超門店經營,沒有路障,沒有亂堆亂放。對集鎮要搞一次集中整治,主要是清理保障物,雜草垃圾死角等,并對集鎮補栽樹木,維修下水道,填滿人行道花板進行預算,予以落實。結合全鄉檢查。
五、進度要求
12月上旬完成宣傳發動工作。12月底前,結束農村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月活動,完成清理陳積垃圾工作。12月中旬前,全面啟動集鎮和試點自然村垃圾收集池,行政村垃圾中轉屋建設,全面完成集鎮環衛所機構建設,配齊鎮、村兩級保潔人員,清掃、轉運工器(具)及農戶垃圾分類桶(袋)并投入運行。12月中旬未,行政村垃圾回收點設置到位。12月下旬前自然村垃圾收集池和行政村垃圾中轉屋,全面建設到位,集鎮整治建設結束,長效機制建立完善,村規民約制訂實施。
六、保障措施
1、廣泛宣傳發動。鄉、村、組層層召開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動員大會,層層動員,做到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工作要求等內容戶戶知曉。試點自然村要開辟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專欄和群眾會,在醒目處書寫固定性宣傳標語(十戶一條),營造濃厚氛圍,非試點村至少寫1-2條固定性標語。中、小學每周認真上好一堂以農村環境整治(垃圾處理)為主題的環保知識課。各單位門前要掛一條橫幅和開辦一個垃圾處理為內容的專欄。
2、加大資金投入。按照“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及“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采取“財政補一點,村組集鎮拿一點,受益農民籌一點”的辦法,安排垃圾處理資金。村、組及各單位要無條件落實集鎮整治試點以及村組垃圾清運設施建設、維護、運行的投入。
3、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重點工作,被列為書記省長工程,各村、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村和各單位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直接抓,負總責。實行鄉干部包村(單位),村干部包組,各負其責。
4、嚴格督查考核。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是硬任務,必須無條件按工作部署和要求完成好。鄉黨委、政府將定期進行督促檢查,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的要查責任,在全鄉進行通報,并將該項工作與各村、各單位評先創優掛鉤。在上級檢查中拖了全鄉后腿的各村、各單位一把手要向鄉黨委、政府說明原因,限期整改,后果嚴重的,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組織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