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新生入學教育實效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生入學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起始點,是所有大學新生必經的第一課,同時也是對大學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入學教育,可以對新生們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幫助他們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擺脫高中模式。
1.入學教育模式固定化。
新生入學后的2周,進行入學教育,然后進行軍訓和軍事理論的等的學習。所有學生都進行集中的教育,這種疾風驟雨式的教育方式,在發揮一定作用的同時,也有很多問題。由于學生眾多而教育者有限,受場地、資源等的限制,入學教育模式大多采用講座、集體參觀的模式。新生不感興趣,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內容也不能馬上消化吸收,效果大打折扣。當遇到實際問題需要解答時,入學教育已經結束,他們要自己摸索怎樣解決。
2.入學教育對象籠統化。
高職院的學生具有一般大學生所不具備的特點,他們在高考中分數偏低,無法進入本科院校,很多學生都認為學校不如本科大學,沒有學習的動力和自覺性,思想和行動上也缺乏活力和動力。高職生源有高中畢業生、中專單招生、注冊學生等,這些學生的學習動機、知識基礎、接受能力都有差異,生源的復雜性和差異性也對新生入學教育制造了障礙。高職院對新生的入學教育較少考慮對象的差異性,籠統的對他們進行整體一致的大規模教育,常常停留在較淺的層面,收效甚微。[1]
3.入學教育幫助包辦化。
[2]高職院的入學教育希望解決學生的困難,幫助學生更快適應大學生活,出發點是好的,也確實對學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這種包辦化的幫助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學校很少對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現在到底需要什么幫助,希望了解什么。從既往的經驗和教訓制定幫助的內容和形式,學生卻并不買賬。現在的學生是有個性的新一代,上大學就是渴望自主,不想再像之前被包辦,所以面對這樣的入學教育他們不得不參加,但是消極怠工,不聽、不理解,往往與學校的初衷事與愿違。
4.入學教育效果評估缺失化。
現在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將入學教育作為重要的培養計劃,但是和其他專業課程和教育教學環節相比,很少對教育結果進行評價。部分高職院對入學教育的內容進行考試,但考試內容多局限于校規校紀,而且采用開卷形式,考完結果也沒有獎懲。這種考試顯然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不能完全反映出新生接受入學教育的實際效果。此外,入學教育作為一項工作,大多由輔導員、班主任、專業老師承擔,學校對于實施情況缺乏一定的輔助和考核,往往會規模很大效果很小。[3]
二、提高入學教育實效性措施
1.創新入學教育模式。
入學教育在學生的整個大學過程中都是十分重要和特殊的,為了保證入學教育的質量,必須動員所有的教育資源參與其中,合力共贏,形成學校、老師、社會、家長一起參與的格局。學校統一把控、學工和教務部門牽頭組織、各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各學院具體實施。堅持以學生工作負責人、輔導員、任課教師、機關干部、后勤管理服務人員、學生干部和骨干等為主要參與者,邀請和動員學術帶頭人、杰出校友、社會成功人士以及新生家長積極參與,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發揮整體合力,提高入學教育實效性。[3]
2.有針對性進行教育。
新生入學教育內容要具有針對性,包括必要的思想觀念、學習方法、安全規范等共性教育,更要包括對個體發展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新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新生的心理期待、發展要求以及個體差異,加強與新生的互動,在交流中了解新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給他們誠摯的關愛和優質的服務,相互信任,更好地體現以生為本的宗旨。開展深人細致個別交流和輔導,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狀況和心理需求,適時引導,及時幫助學生化解疑難,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2]
3.引入新媒體鼓勵學生自主選擇。
傳統的入學教育使師生的交流具有不對稱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今智能手機非常普遍,新媒體對于學生更有吸引力。在入學教育中可以引入新媒體,校規校紀、專業知識等作為必選課,其他內容作為自選課,利用全新的平臺讓學生在微博、校園網上面選擇加入參觀、討論、演講、示范等活動。積極利用新媒體搭建師生溝通交流的平臺,不僅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讓新生感受到學校和老師對他們的尊重。這個平臺的搭建使學生可以從被動變為主動,能夠第一時間了解老師的信息、第一時間了解入學教育的內容并作出自己的選擇,體現了交流的相互性。[4]
4.運用新媒體評估效果。
在自主選擇上課的新媒體平臺,可以讓學生對于上的入學教育內容進行評估,對所選擇內容的上課情況、講解內容、講解人、講授方式進行評價,以便學校掌握新生對入學教育的興趣點,更接受何種授課方式,對所有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為今后入學教育的計劃和內容的制定提供有力基礎,幫助高職院的新生入學教育不斷完善,更加滿足新時期學生的需要,提高新生入學教育實效性。總之,明確了新生入學教育的問題所在,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創新模式,利用新媒體,與時俱進,進行科學的調查、研究、分析,對新生入學教育進行改革,讓高職院的新生入學教育更具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孫姍.《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研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11.
[2]侯燕,費擁軍.《高校新生入學教育需防六種誤區》.中國成人教育,2013.9.
[3]曲云進,姜松.《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實效性問題研究》.高校教育管理,2009.11.
[4]劉天浩.《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創新論》.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10.5.
作者:史曉蓓 單位: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