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現狀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文章摘要】
入學教育是幫助新生建立校園歸屬感,適應職業院校、融入職業院校學習生活的有效途徑,是高職院校新生入學的第一課。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現狀,主要探討了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的應對措施,以期能夠提高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
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
近些年來,隨著計劃總量的不斷的增加,高職院校的考生選擇優質教育資源的要求比較高,生源總量有所減少,客觀上造成了??圃盒5纳雌o。并且,目前,在招聘人員的時候,社會上有很多單位對學歷要求很高,導致部分高職院校為了保證生源,只要參加高考、有分數就可能被錄取,高職院??忌笨谌找鎳乐兀@對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1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現狀
1.1自我約束及自我管理能力不夠
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新生普遍存在著“混日子”、“混文憑”的心理和做法,沒有學習動力,人際交往局限在宿舍、班級等學生中,生活沒有情趣,對大學學習和生活無從下手,課外的時間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利用,無法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1.2缺乏學習能力,求知欲低
高職院校的新生高考成績一般都比較低,只有少數學生分數較高,有28%學生分數在250-300分左右,有64%學生的分數在200-250左右。并且由于本三階段高昂的學分負擔,一些分數較高的學生選擇了??圃盒!_@些學生對大學階段的自我學習教學模式無所適從,他們習慣中學階段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幾乎無法拓展同專業或者相近專業領域的知識內容,只被動地接受、完成課堂上老師布置的教學內容。1.3對于新環境的焦慮感新入學的高職院校新生,普遍是一些獨生子女,他們沒有離開過父母,大多是90后,甚至95后,生活上比較依賴家長,自理能力較差。在進入大學以后,他們的生活需要自己打理,因此,很多新生感覺到無所適從。并且他們還要面臨集體宿舍生活的挑戰,不少新生對于新環境產生了焦慮感,不適應集體生活,也不會與他人進行交流和磨合,對于學校的管理規定產生了抗拒的心理。1.4對人際交往會產生壓抑感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的深入,高職院校生源渠道得到了拓展,從大中小城市擴展到了偏遠山區、農村,從省內擴展到了省外。學生來自于祖國各個地方,在風俗習慣和興趣愛好上,他們之間都具有差異性。在新生入學階段中,學生還是陌生的,需要長時間的接觸和適應,才能逐漸適應班級生活。因此,在入學階段中,會產生不少矛盾,小部分新生會自我調適失敗,從而造成了同宿舍人際關系的緊張,如果不能及時疏通,就會在成新生的壓抑感和孤獨感。
2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的應對措施
2.1建立一支優良的學生干部隊伍
學生干部是輔導員、班主任工作的左右手,能夠促進教師和同學們之間溝通交流,因此,在新生入學的適應階段中,為了促進學生自我管理,入學教育的教學要盡快建立一支優良的學生干部隊伍。首先,通過自我推薦、民主測評相結合的方法,在對新生學生干部的選拔上,從新生中推選出一個有責任心、有較強工作能力的學生,擔任學生干部,在管理和服務中,指導他們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其次,新生學生干部的培養方面,要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服務為目標,堅持“理論武裝、技能提升”,充分發揮其育人和服務作用,更好地服務與同學,發揮他們的集體歸屬感和凝聚力,同時給予管理溝通等方面的培訓。另外,采取教師訪談,學生滿意度測評等綜合手段給予學生干部考核,做好考核和激勵機制,根據考核結果給予適當地激勵。
2.2建立師生之間良好溝通的氛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新生入學教育教師要關系學生,真正的親近學生,才能使師生關系相輔相成,才能讓“輔”與“導”事半功倍,師生關系容不得任何一方“獨立”。首先,輔導員和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生活的指導者,也是學生困難和思想的幫助者和解惑者。因為為了充分地掌握他們的真實思想變化,為他們答疑解惑,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往,通過網絡媒介等先進技術平臺,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建立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氛圍,針對新生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欠缺的問題,新生輔導員和班主任要創建優良的學風、班風,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通過新生入學教育、主題班會等形式,明確學生學習目標、開展專業思想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高職院校的新生輔導員和班主任要改變傳統的工作方法,以學生重點工作為媒介,通過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走進學生的課堂和宿舍,手機學生有效信息,扎實做好重點學生工作,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力求深入細致有效。
2.3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在教育股喲城中,教師要結合主題教育活動,采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深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得到熏陶。同時針對新生空虛、迷茫,心理素質欠佳等消極心理,結合學校開設的兩課,開展生涯設計規劃和理想信念教育,培養新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縮短新生的適應期,教育和引導新生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要加強大學新生的公德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利用各種平臺,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誠信信用,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以管理措施為保證,依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與管理相結合。另外,根據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將高職院校學生工作與學生心理活動緊密結合,從高職院校新生入學開始建立心理檔案,及時發現普遍存在于學生中的心理問題,并由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咨詢和治療。
【參考文獻】
[1]羅玉俊.淺談高職院校新生的入學教育[J].教育管理,2013(10):164-165.
[2]王德海.試析如何做好農林院校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J].山東農業教育,2009(1):55-56.
[3]趙吉云.發揮同伴作用促進大學新生入學教育[J].科技信息,2010(33):223
作者:趙樂飛 王楠 郝平 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