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員工教育培育的近況與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積極爭取政策支持。
多年來,宜興市教育局積極與政府協調,主動尋求政策支持,為鄉鎮成人學校開展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多方創設良好保障機制。一是出臺相關政策。宜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培訓工作。2003年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意見》,提出了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指導方針和戰略思路。2004年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此后,市政府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為全市現代農民技能培訓和促進就業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健全培訓網絡。全市成立了市、鎮(園區、街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構建了以鄉鎮成人學校為骨干的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網絡體系。三是實施目標考核。
全市各級政府建立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度,并且把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列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四是落實培訓資金。市政府設立了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專項資金,每年市財政預算安排500萬元以上,按一定課時標準核撥培訓經費補貼給各培訓機構,解決了制約職工培訓的瓶頸——經費問題。
努力創新培訓模式。
全市各鄉鎮成人學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大膽創新培訓模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企業職工教育培訓體系,主要表現在構建“三大培訓模塊”和“四大培訓模式”。
①構建三大培訓模塊。根據對象的不同,農民技能培訓分為三大模塊:(1)農民轉移就業培訓模塊。全市各鄉鎮成人學校開設了機械制造、微機應用、電子裝接、線纜制造等39個農民技能培訓職業(工種),涉及加工業、制造業、服務業,為農民轉移培訓服務,培訓后就業率歷年都超過80%。(2)農村新成長勞動力就業培訓模塊。各鄉鎮成人學校與職技校全力合作,根據市場需求科學設置專業,根據企業需求強化技能訓練,使職技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適銷對路”,從源頭上減少了新增農村勞動力,促進了勞動力的轉移就業。(3)外來務工者教育培訓模塊。目前,全市有外來民工20多萬人。加強對外來民工的技能培訓,是促進城市穩定和發展的根本要求。
②推行四大培訓模式。(1)訂單培訓模式。是指農民培訓機構直接與企業合作,根據對方“出單”對農民進行培訓,培訓考核合格者由對方“收單”的一種培訓模式。(2)菜單培訓模式。這種培訓模式是指培訓機構結合本地產業結構和用工需求,深入農民中去了解他們的就業愿望,以菜單形式向社會公布培訓項目,供農民選擇的一種培訓模式。(3)定向培訓模式。是指根據就業市場需求情況,培訓機構對農民實施方向性的上崗前培訓,促使農民掌握一技之長,從而能在就業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實踐證明,在充分了解市場就業行情的前提下,對農民實施定向式培訓是可行的,這種培訓模式值得推廣。(4)創業培訓模式。是指收入相對較高,對轉崗、轉業要求也很高的部分農民,有創業愿望,鄉鎮成人學校組織他們進行創業前培訓,使他們有能力進行自主創業。這就是創業培訓模式。
作者:周志軍單位:宜興市新莊成人文化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