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專業建設的目的在于不斷健全和完善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應用性人才所需的必要條件。專業建設和專業設置是不同的。專業建設是在已經設置的專業基礎上,為使專業所培養的人才適應社會或行業不斷發展變化的要求而進行建設,它側重于專業發展的線和面,是動態的。這種差別取決于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現實,而這一客觀現實又要求某一專業人才的素質應當與這種不斷發展變化的要求同步甚至超前。專業建設過程就是把握社會發展變化對專業人才素質要求的脈搏,為提高專業人才適應社會發展變化需要所應具備的素質,不斷完善或創造條件的過程。
1、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建設中居于核心地位
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不能由普通高等教育的師資簡單地轉換,也不能簡單地認為原來中專學校師資自然地就能符合職業教育的要求。為此,應當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和教學規律與要求,重新審視和整合高職教育的師資隊伍,這也是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2、課程體系與教材建設居于重要的基礎性地位
課程體系是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培養要求的全面體現,課程設置、課時及授課學期安排等方面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專業培養目標能否實現。課程體系也是專業設置時必須首先確定的內容,離開相對獨立的課程體系,一個專業就無法確立。
教材是專業知識和能力素質培養的物質載體,缺乏這一載體,必將影響到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傳授效果。由于職業教育的迅猛發展、專業的不斷細化,加之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必然要求適合高職教育的教材也應當具有其特殊性。如何使教材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與培養目標,仍然是目前乃至以后很長時間內應當關注的問題。
3、辦學條件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根本保障
高職院校應具備符合職業教育需要的物質設施等條件。專業建設中,對于關系到組織專業技能教學所必需的物質條件,應當不斷地加以完善,從而增強高等專業人才的社會適應性。
4、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要環節
強化與重視實踐教學活動,是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分水嶺。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不僅對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制約著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安排,進而影響到專業人才的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為此,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在職業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
5、職業能力測評體系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
建立以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為核心的能力評價體系,評價專業人才是否具備某一崗位所要求的行為能力或勝任能力,這既是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也是衡量和檢驗專業人才職業能力的標準。建立科學、合理的職業能力評價體系,有助于推動專業建設各要素的科學化與合理化。
二、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
(一)師資隊伍建設合理化
1、實現專業師資建設的多層次性
一般而言,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每一個專業都設置了相應的課程,就目前專業課程設置體系的劃分來說,至少包括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3個模塊。不同的課程模塊,對師資的要求不同,不同學科有著不同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措施,因而決定師資隊伍建設應當依據相關教學規律。在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方面,至少應當有以下幾個層次:一是基礎課教師隊伍。這方面師資較為充足,一般不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難點。二是專業基礎課教師隊伍。因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不同,需要重點加強專業基礎課程教師的培養。三是專業課師資隊伍。這往往是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也是難點。因為職業教育對師資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別,所以不論是教學目的與方法,還是教學觀念與思路,都有很大的差別。特別是職業教育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要使已經形成固定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普通高校教師或中專教師實現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轉型,不僅需要一個過程,而且需要重新學習、重新探索。為此,專業課程師資隊伍建設,尤其是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就成為專業建設的必然要求和重心。
2、實現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途徑的多樣化
目前師范院校所培養的師資尚不能滿足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加之高職教育中專業課程教學的特殊性,要求專業建設過程中,采取多樣性、多渠道的方式培養或培訓符合職業教育要求和需要的師資隊伍。一方面,采取引進和培訓方式,建立一支適應高職專業課程教學需要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通過挖掘現有師資隊伍潛力,篩選并培養專業課程教學所需要的師資隊伍,逐步實現現有師資轉型。同時,根據高職教育與行業依托的特定關系,在行業、企業等部門聘請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又有相當理論水平的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或者通過有關途徑充實專任師資隊伍,從而加快建設兼有教師資格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3、增強師資隊伍管理制度的科學性
建立切實可行的師資隊伍管理制度是師資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有助于在師資培養、考核、聘用等方面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從而激發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規范化與科學化。
(二)產學研一體化
1、樹立產學研結合理念,指導專業建設工作
職業教育是與經濟建設聯系密切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教育,加強專業建設的宗旨是提高職業學校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學校專業建設的水平也必須通過社會加以檢驗。因此,職業院校要加強與社會和企業用人單位的緊密結合,征詢用人單位對專業建設的意見和建議;聽取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意見,并指導專業建設工作,促進專業建設與社會需求同步發展。
(三)課程建設特色化
專業課程建設特色化要求根據專業自身的內在要求,對課程的體系、內容、結構等方面進行創新,突出個性。當然,專業課程的特色又是由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其特色表現在職業教育的地方性與行業性、技術技能性、市場導向性等3個方面。職業教育的這種特性既是通過專業設置和專業建設體現出來的,也是通過專業建設的各要素來實現的。因此,在重點專業建設過程中必須挖掘其特色。
1、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基點
能力本位觀念既是職業教育的核心,也是專業建設的目標。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只有緊緊圍繞這一核心與目標,才能使專業人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并使專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專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2、以課程內容更新、課程整合和完善課程結構為主線,形成專業課程特色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要通過課程的實施得以實現。目前,高職專業課程體系模仿甚至照搬高等專科教育的課程體系,或者是高等本科教育課程體系的壓縮,在一定程度上尚未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與優勢。因此,專業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于:更新課程內容、整合課程體系、完善課程結構,并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突出高職專業課程的實用性、技能性與職業性。
(四)注重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是專業建設的突破口,也是專業實踐教學的物質基礎。在實驗、實訓基地建設中,應當充分體現專業的特色和水平,滿足教學需要,注重其先進性和實用性。一方面,針對不同專業對實訓基地的特殊要求,學校自身應本著自力更生、分步實施、重在使用的原則,不斷添置和更新實驗、實訓設備和基地建設;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依托行業的優勢,在校外建設一批相對穩定的實訓基地,并不斷地擴充與完善,有選擇地建立實驗、實訓精品基地。
總之,高職教育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因此,職業教育必須加強專業建設,以適應不同階段社會經濟建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