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藥學服務對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藥學服務對使用降糖藥物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將2017年3~6月我院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并接受常規藥物指導,2017年7~10月我院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并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藥學服務。對比兩組血糖水平、依從性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干預前,兩組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各項血糖水平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藥學服務,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糖尿病;藥學服務;血糖控制;依從性;不良反應
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功能受損,導致糖原合成作用減弱,易引發各類并發癥[1]。目前醫學界并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常通過藥物治療聯合控制手段調節血糖水平,避免或減少并發癥。而藥物治療因治療周期長及藥品價格高等因素,導致用藥依從性低,影響治療效果[2]。因此探究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進一步探討藥學服務對使用降糖藥物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水平及不良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7年3~6月我院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7年7~10月我院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男性38例,女性17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2.36±5.54)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4.22±1.65)年。對照組男性36例,女性19例;年齡46~66歲,平均年齡(52.68±5.29)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4.48±1.74)年。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 究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入選患者均符合2013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中診斷標準及分型標準;②具有一定認知及行動能力;③研究期間自愿復診。排除標準:①過去一年參加其他藥物實驗者;②心肝腎功能異常者;③嚴重軀體并發癥。
1.3方法:兩組采取相同藥物治療。對照組接受常規藥物指導,包括用藥名稱、服用時間及服用劑量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藥學服務,具體方式如下:①健康宣教。通過講座、一對一交流等方式講解糖尿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常用治療手段及有效預防措施;②用藥指導。向患者發放糖尿病書籍或宣傳手冊,并講述降糖藥物的降糖機制、服用時間、服用間隔、用藥劑量、適應人群、禁忌人群、藥效強弱、不良反應及發生不良反應時應采取的手段;③心理指導。通過加強與患者溝通,增進關系,消除緊張、焦慮等消極心理;④電話隨訪。患者離院后,安排專業醫生通過定期電話及時了解用藥情況并及時解決問題,根據血糖指數或不良反應對用藥方法和劑量進行調整。
1.4觀察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比較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用藥依從性及不良反應發生率。①血糖水平:通過血糖檢測儀檢測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采用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對糖化血紅蛋白(GHb)水平進行檢測。②用藥依從性:對用藥頻率、用藥量、按時用藥及用藥藥品四個方面進行評分,評分標準為:做不到計0分,偶爾做到計1分,基本做到計2分,完全做到計3分,總分0~12分,以總分≥9分為用藥依從性好,總分<9分為用藥依從性差。③記錄腹痛、食欲下降、頭痛及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糖水平:干預前,兩組血糖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各項血糖水平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依從性:干預前,兩組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依從性評分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不良反應:干預后,觀察組發生4例頭痛、1例腹痛及2例食欲下降,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73%(7/55);對照組發生10例頭痛、2例腹痛、1例乳酸酸中毒及8例食欲下降,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8.18%(21/55);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90,P=0.002)。
3討論
糖尿病患者患病10年后,易誘發一種或多種并發癥,傳統藥物治療對該類并發癥療效不大,且因患者依從性差,血糖水平難以有效控制,易引發多種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為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對糖尿病患者采取藥學服務干預至關重要[5-6]。隨著臨床醫藥學發展與患者需求的變化,傳統保障藥品供應模式正在向藥學服務模式轉變[7]。藥學服務通過對藥物治療中患者存在的停服及亂服藥物現象、焦慮及絕望等消極心理、不了解糖尿病病因、并發癥及預防手段等情況進行分析,采取針對性措施避免此類情況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血糖水平高于觀察組,依從性低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觀察組,表明糖尿病患者采取藥學服務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依從性,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8]。分析原因在于給予糖尿病患者藥學服務期間,通過健康知識宣教,滿足對糖尿病知識的需求,掌握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從而明確如何有效預防糖尿病,教會患者血糖儀操作方法及正常血糖值范圍,使患者實現自我監測血糖水平;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對攝入食物總熱量進行控制,增加五谷雜糧攝入,禁食高糖類及高膽固醇食物,避免糖分與膽固醇過高引發動脈硬化;說明運動對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家屬督促其每天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從而促進血糖代謝,改善血糖水平;通過用藥指導,改善用藥習慣,部分患者在服藥過程中,會因為癥狀改善停止服藥或因癥狀未改善而自行增加服藥量、改用及聯用其他藥物,從而影響治療效果;通過心理指導,加強交流,緩解患者消極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另外通過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實時用藥情況及恢復情況,叮囑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及發生的不良反應及時解決[9-10]。綜上所述,對使用降糖藥物糖尿病患者采取藥學服務,能夠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依從性,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沈美,趙華,孫科,等.藥學服務干預對社區多藥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響[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6,16(3):170-174.
[2]王維波,劉欣,李慧,等.藥學服務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藥師,2017,20(5):867-868,886.
[3]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7-498.
[4]蘇泳,鄧仲禮,劉利杰,等.臨床藥學服務干預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評價[J].海南醫學,2017,28(11):1808-1810.
[6]楊廣斌,張西亭,徐文.全程化藥學服務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6,29(6):36-38.
[7]陳勇彬,趙錦.藥學服務在社區糖尿病康復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藥房,2015,26(20):2849-2851.
[8]劉敏,李忠東,張瑞麟.對2型糖尿病病人藥學服務切入點的探索[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5,15(5):343-346.
[10]聶川江,趙大貴,彭冰.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藥物的藥學服務[J].中國藥業,2014,23(4):75-76.
作者:呂紅華 單位:河南省確山縣婦幼保健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