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鎮發展環境優化年活動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深化“四鄉”發展戰略,建設幸福黃垟,促進全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整體部署以及“發展環境優化年”活動具體要求,結合黃垟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縣委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緊緊圍繞“黨建領鄉、生態立鄉、鉬業強鄉、特色興鄉”發展戰略,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轉變機關作風,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切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保障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要求
至今年年底,工業發展、項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上有新的發展;在堅持為民惠民、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在創新發展機制,優化發展環境,創造發展優勢上取得新成就,著力提升服務能力水平,促進發展環境更好、更優、更高效。
三、主要內容
(一)開展“精神大討論”系列活動。
一是開展價值觀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精神文明創建、干部教育培訓等全過程,使之真正融入人們的思想觀念,成為行為規范。要結合實際,通過集中宣講、中心組學習、專題輔導等形式,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鼓舞斗志、引領風尚、凝聚力量、提升素質,凝聚推進科學發展的合力。二是提煉精神。精心設置載體,大力弘揚推廣新時期“精神”,使之進農村、進家庭、進校園、進企業,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著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現代文明程度,豐富人文精神內涵。三是開展獻計獻策。要圍繞“主攻工業,依托項目”為主要內容,開展建言獻策活動,組織知名人士、各界代表、市民代表召開座談會,傾聽社會各界對精神的闡述和理解,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營造上上下下想實招、干實事、求實效的發展環境。
(二)開展“行政效能大提升”活動
一是完善機制,強抓落實。我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完善制度和強化監督入手,把機關效能建設真正落到實處。出臺了《進一步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有關規定》、《黃垟鄉干部崗位履職情況考核辦法》等制度,對機關效能建設的各個環節和各項工作作出詳細的規定,進一步建立健全公開評議制和績效考核制等制度。二是透明行政。我鄉針對機關效能建設績效考評中存在的問題,把實行政務公開作為深化機關效能建設的新抓手,抓出成效,在原有公開內容的基礎上擴大公開范圍,內容涵蓋政策方針、行政職能、工作職責等方面。嚴格規范公開程序,先由各科室根據實際情況根據自己的崗位職責,詳細制定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及辦結時限,提出公開的具體事項,在固定地點公開。三是強化監督。鄉紀委負責對全鄉機關效能建設進行監督檢查、受理群眾的投訴以及調查核實、監督整改和責任追究工作,經常組織以現場暗訪、電話暗訪以及跟蹤辦理業務過程、走訪服務對象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根據日常發現的問題和投訴反映的情況,對有違規違紀行為苗頭限時進行改正,對群眾反映問題有拒絕、拖延和回避現象的部門和個人,按照首問責任制的規定給予處理。
(三)開展“進村入企大服務”活動
組織領導干部深入到全鄉各行政村、企業和項目進行走訪調研,做到“三深入、三覆蓋、三服務”,即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項目,覆蓋所有行政村、困難企業、重點項目,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項目,努力在實踐中達到“三解三增”的要求。一是走進農村、結對幫扶。全面推行領導聯系制度和駐村干部走訪,深入聯系企業、行政村和農戶中,廣泛開展蹲點調研,全面掌握真實情況,幫助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路子、制定發展規劃,著力為群眾解決一批問題、辦好一批實事。二是走進企業、真情幫扶。深入企業,及時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困難,并將有關情況及時書面上報黨委政府,以真誠的行動,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積極幫助企業搞好土地征用、項目建設、手續辦理、用工等方面的協調、代辦服務;同時主動為企業的生產經營、產業發展出謀劃策,當好參謀。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單位、機關干部聯系渠道多,信息面廣的優勢,及時了企業在投資建設、生產經營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積極為他們提供服務,為他們的發展出謀劃策,當好參謀。對走訪企業的機關干部出臺“五不準”規定,即不準增加企業負擔,不準在企業就餐,不準干擾企業生產經營秩序,不準傳播、擴散企業內部情況,不準搞形式主義,全身心沉到企業,幫助企業出謀劃策,盡自己的能力支持服務企業,為企業排憂解難;凡企業提出的問題,必須在第一時間給予解釋回復;凡企業碰到的困難,力求在第一時間予以協調解決;凡企業面臨的實際需求,必須在第一時間提供相關服務。三是攻堅克難、推進項目。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開展項目建設集中攻堅活動,強化項目前期審批、建立政策處理平臺破解政策處理等難題,及時發現、協調和解決項目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推進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完工。
(四)開展“建設環境大整治”活動
以營造共謀發展的輿論環境,打造廉潔高效的服務環境,構建保障有力的法治環境為目標,集中整治影響我鄉項目建設的突出問題,努力為全鄉重大項目建設創造優良的環境。一是廣泛開展法制宣傳。通過電視、報紙、網絡及法制宣傳欄、法制宣傳板報、橫幅、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土地管理、征地拆遷、新農村建設等法律法規,引導群眾合法理性表達利益訴求,依法解決各類矛盾糾紛。二是深入排查矛盾糾紛。開展“兩排查一促進”專項行動,深入排查整治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方面的突出問題,防止重大政治性事件、非法聚集事件、大規模群體性事件和暴力恐怖事件發生。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和苗頭隱患、治安重點和突出問題,逐一進行登記建檔,逐件研究解決方案,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三是嚴厲打擊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治理,嚴厲打擊破壞和阻撓項目建設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為項目建設營造安全穩定的法制環境。加強對項目建設中涉及征地拆遷、補償發放等環節的動態監督監察,重點查處國家公務人員利用職權插手工程等行為。四是健全完善長效機制。認真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推行項目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分析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五)開展“領導干部大接訪”活動
組織鄉領導干部深入基層,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一是化解信訪積案。根據省市、縣要求,深入開展“領導干部大接訪”活動,我鄉把每月的月半和月底做為領導干部接訪日,通過組織鄉領導干部集中下訪、接訪,集中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和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確保社會和諧穩定。二是規范信訪秩序。加大對非正常訪人員的處置力度,對于無理取鬧、違法滋事的,依照相關規定,及時收集固定證據,依法嚴厲打擊處理。同時,對越級訪、重復訪等疑難信訪案件,要深入分析案情,因案施策,及時解決,推動信訪秩序進一步好轉。三是健全調解機制。充分發揮季宅調解模式,抓好信訪源頭預防。加強信訪重點地區、重點問題的調查研究,探索信訪問題發生、發展的有關規律。在現有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推進鄉、村二級聯調機制建設。
四、工作步驟
(一)學習動員階段(4月底)
本階段活動要求:謀劃到位、安排緊湊、動員深入廣泛,形成“主要領導沉下去、全體干部動起來、廣大企業和群眾感受到”的強大聲勢。主要是抓好四項工作:制定活動方案,廣泛深入動員,搞好學習教育,深入開展自查剖析活動。
(二)全面推進階段(4月至10月)
全面組織開展各專項行動,認真查找發展環境方面的突出問題,剖析原因,集中破解。為農民、企業辦實事、解難事。主要抓好:企業、農民的幫扶活動,工業、項目、集鄉建設的推進,開展“面對面”話發展活動,加強督導檢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三)總結提高階段(11月至12月)
各責任單位開展自查分析,對基層好的經驗做法進行總結推廣,并將成熟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對意見建議、困難問題的解決情況進行一次“回頭看”,抓好督促整改、追責問效等工作。主要抓好:群眾評議和認真總結。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鄉黨委書記葉根長同志為組長的“優化發展環境年”活動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任辦公室主任,潘正水任副主任為成員,其中同志為聯絡員。
(二)加強輿論宣傳。要充分利用學習、會議、廣播、標語等形式,深入宣傳深入推進“發展環境優化年”的重大意義、總體部署和工作要求,及時反映活動進展情況和工作成效,大力宣傳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全面展示活動中形成的新思路、新舉措、新經驗、新成效,切實發揮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和監督作用,形成優化環境、服務發展的濃厚氛圍。
(三)加強責任落實。為確保“優化發展環境年”活動取得實效,黨委主要領導要帶頭抓、親自抓,領導班子成員要抓好職責范圍內的“優化發展環境年”活動各項工作,干部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鄉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采取集中督查、專項檢查和定期不定期明查暗訪等形式對各部門各單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確保“發展服務優化年”建設活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