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優化創業創新環境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市場準入服務
1、放寬市場準入限制。按照“法無限禁即可為”的原則,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創業,對法律法規未禁止的所有行業和領域,全部向各類市場主體開放,重點扶持科技中介等現代服務業發展。
2、放寬企業出資限制。允許公司以股權出資設立公司或增加公司注冊資本;允許企業按照《動產抵押登記辦法》規定,以現有和將有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開展企業動產抵押物登記;允許企業管理人員、生產技術人員、營銷人員以自主知識產權和其他財產權利出資興辦企業,經其他合伙人同意,也可以以人力資本入股興辦合伙企業。
3、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探索建立與鄉鎮(街道)招商引資、注冊服務機構的互動機制,鼓勵農民以實物等能夠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投資入股,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免收工商規費,免予工商年檢;鼓勵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兼并、聯合、資產重組等擴大再生產,實現“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
4、改進窗口服務功能。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國有企業改組登記和股份制公司組建、上市公司組建等重點登記事項,指定專人負責,并實行事前介入、上門指導、全程跟蹤“一條龍”服務;對與企業融資有密切關系的動產抵押物登記,由承諾三個工作日內辦結改為當場辦結;戶外廣告登記承諾辦結時限由三個工作日改為二個工作日。
5、增強遠程服務功能。通過工商紅盾網提供企業登記流程演示、登記表格下載、參考樣本下載、在線填表提交等服務項目;按照外網受理、內網審核、外網反饋的模式,完成企業網上申請登記、網上年檢全過程業務;確保網上咨詢平臺正常運轉,及時回復企業咨詢。
(二)企業創牌服務
6、加強商標宣傳培訓。開展一次全市性的商標法律法規宣傳,推出一期商標品牌報刊專版,舉辦一次“商標與企業發展”高端論壇,邀請品牌戰略專家來姚開展品牌知識講座,指導企業正確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國際法、世貿規則等知識培訓,為出口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支持。
7、擴大商標注冊數量。繼續開展“商標注冊服務月”活動,指導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商標多類、全類注冊,引導有產品出口的企業到銷售國進行商標國際注冊,力爭今年全市新申請商標再次突破1000件。
8、積極推進品牌創建。補充完善商標品牌培育庫,認真做好知名、著名商標申報和馳名商標創建的指導工作,力爭今年全市新增馳名商標4件、省著名商標5件、市知名商標11件、市知名商標14件。
9、加強商標使用指導。完善商標品牌從注冊、培育到創牌、用牌的全程服務機制,指導和幫助企業正確運用和維護品牌資源,將創牌成果轉化為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力;重點指導“瀑布仙茗”、“榨菜”、“楊梅”證明商標規范使用和管理,拓展證明商標覆蓋面。
10、加強企業權益保護。完善企業維權協作網絡,及時處理企業舉報信息,在有條件的商家實行品牌總經銷、總、專賣店的商標備案制度,組織開展“民營企業維權服務月”活動,并通過與外地工商部門、民個協會的合作,為企業提供跨區域維權服務。
(三)企業經營服務
11、提供人才培訓服務。結合全省“5511”工程和“五個一萬”工程,積極開展企業管理知識和企業員工技能培訓,及時啟動全市市場主體培訓工程,適時組織第四期企業總裁EMBA研修班。
12、提供勞動用工服務。組織開展“就業再就業服務周”活動,及時與高等院校、省外民個協會聯系,幫助企業做好人才引進和勞務輸入工作,緩解企業勞動用工緊張問題。
13、提供融資支持服務。聯合金融系統開展“為中小企業融資”活動,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境。
14、提供合同指導服務。指導涉農企業實施訂單經營模式,及時調解農業訂單爭議和糾紛,保障企業生產原料供應;大力推行農業訂單合同示范文本,提高農業訂單履約率,并培育2—3家涉農“守重”企業。
15、服務會展經濟發展。加強對會展業的引導發展和監督管理,積極做好塑博會招展工作,支持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重大展覽、推介活動。
(四)信息交流服務
16、強化工商信息服務。深度開發利用工商信息資源,有計劃地產業、行業經濟主體發展報告,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參考;辦好《民企報》和“和諧民企”電視專題節目,加強對企業的信息服務。
17、拓展信息服務平臺。適時開通企業法人數據庫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企業法人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以及行政法人、事業法人和社會團體的基本信息,以便企業搶抓市場機遇,規避市場風險。
18、搭建企業交流平臺。舉辦民營企業“第二代”接班人經驗交流會,幫助企業家順利完成事業交接;組織舉辦“余慈民企”發展論壇,組織企業參加第六屆中國民營企業峰會,促進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
(五)營造發展氛圍
19、組織走訪服務活動。深入企業進行調研,積極開展“外資企業走訪月”活動,廣泛宣傳工商法律法規和支持發展的各項政策舉措,詳細收集企業創業創新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對于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主動幫助企業予以解決,對于其他事項,及時向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
20、賦予企業工商品牌資源。充分運用知名商號、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星級市場、星級放心店、誠信企業、誠信工商戶、五好經營戶等工商品牌資源,組織開展各類創建、評選和表彰活動,努力營造尊重企業創業、尊重企業創新、尊重企業家事業和人格的良好氛圍,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21、搭建政企溝通互動平臺。組織開展“工商開放日”活動,介紹工商職能和辦事流程,展示工商形象,認真聽取并擇優采納各類意見和建議;深入開展基層工商所長向監管服務對象代表述職述廉活動,推進機關工作作風轉變,增強基層服務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