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價值取向范文

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價值取向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價值取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價值取向

共同體從產生起就與共同利益有著天然的聯系。沒有群體的共同生存利益,原始自然共同體也不會產生。從價值維度上講,共同體必然是在對共同體利益的追求中形成的,是共同或公共利益的承載者。共同利益的實現是共同體的現實價值取向,沒有共同利益的維系,共同體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也沒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可能。馬克思主義認為,正是因為共同利益的需要才使得共同體得以形成,沒有共同利益,共同體也就會趨于解體。人的共同利益寓于共同體之中,是人的社會性的必然體現。

一、共同利益的產生

利益是一種價值關系的實現,沒有利益關系也就沒有價值關系。馬克思認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利益關系是所有其他社會關系的基礎。利益源于人的生存與發展需要,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內在規定性和“天然必然性”,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存在方式,利益則是這種內在規定性的外化,是這種“天然必然性”的現實化,也是這種存在方式的確證。利益是不能離開需要的,每個人的生存都離不開利益關系。但利益的實現依賴于主體對所需對象的占有。不同的利益主體有著不同的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獲取和占有所需要的對象,因而有著不同的利益。馬克思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

現實的人要生存下去必須滿足其基本的需要,人的需要構成了人生存的自然前提和基礎。利益就是由需要構成的,是人的需要在社會關系中的表現,沒有人的需要就不會有利益的形成。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不同的人由于其所從事的活動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社會關系,進而產生了不同的需要,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關系。在社會關系體中,由于人有滿足生存的物質需要,滿足精神追求的精神文化需要,滿足維護公共生存的政治需要,從而形成物質利益、精神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在不同的生產力水平和不同的共同體中,人們的需要不同,會產生形態各異的利益追求。每個人要生存,前提必須獲得一定的生存資料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人首先是一種個體性的存在,具有追求個人利益或私人利益的天然傾向。但人在現實性上又是一個社會關系性動物,是生存在特定群體或關系體中的動物,因此又具有追求群體利益的特質。如果沒有群體利益的維系,人就生存在“霍布斯叢林”之中,隨時處于危險狀態,沒有安全感,個人生命得不到保障,個人的其他利益也就無從體現。保護生命、促進個體發展的需要,使人們天然地追求群體利益。但每個人并不都是理性的生存者,個體的意志、欲望隨時會凌駕于理性規范之上,破壞社會秩序和生存法則,導致個人利益與群體利益總是處于緊張狀態。馬克思分析道“:隨著分工的發展也產生了單個人的利益或單個家庭的利益與所有相互交往的個人的共同利益之間的矛盾”。

也就是說,共同利益首先是作為被分工的個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存在于現實之中的,沒有個人間的交往和相互依存,就不會有共同利益的產生。沒有對個人利益的追求也就沒有共同利益產生的必要,共同利益就是在個人間利益競爭、沖突、對立和協調的結果。由于以下客觀原因決定了共同利益的形成:一是人為了生存,必須通過勞動改造自然界,把自在自然轉化為自為自然,把自然物轉化為生存資料,轉化為生存利益。二是人類具有大體相同的物質需求和利益傾向是構成人類共同利益存在的自然基礎。三是人類要不斷進步和發展,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原來生存水平上,而是要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創造更高的生產力,不斷獲得更多的生存利益,這一點是共同的。因此,我們認為共同利益就是能為共同體中每個人享有但又不可分割的利益的總稱,是作為彼此分工的個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中形成的利益整體。共同利益具有客觀性、歷史性、對共同體的依賴性和公共性。

二、共同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第一,從發生學意義上講,共同利益來自于個人利益,但共同利益并不是個人利益的簡單相加或機械總和。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共同利益“總是不斷地由另一面即私人利益的一面產生的”。共同利益是在個體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產生的,是從個人利益發展而來的。也就是說,共同利益是一種個人在交往中形成的有機利益體,它與個人利益盡管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但又不是機械的疊加關系。功利主義認為共同利益是個人利益的集中和相加,個人利益是共同利益的基礎和單位,離開個人利益也就無所謂共同利益,否定了個人利益也就否定了共同利益。在邊沁看來,社會利益只是一種抽象,它不過是個人利益的總和而已,個人利益才是唯一現實的利益。

第二,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是對立統一的。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歷史上表現出來的兩個方面,即個別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謂普遍利益,總是互相伴隨的。

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是“個人發展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同樣是個人生活的經驗條件所產生的,它們不過是人們的同一種個人發展的表現”。一方面,現實存在的人總是個體的人,是具有生命的生物體,另一方面,人又不同于動物的地方在于人是社會性的存在者,是在社會交往關系中得到生存與發展的。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又具有同一性:首先,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產生就有同時性,人在從古猿到人轉變的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勞動本身就是一種社會關系性的活動,離開社會性的活動,就不是人的勞動,而僅僅是動物的活動。人產生后發生的自然分工就造成了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分裂的種子。作為人,作為生活在一起的人,他們具有共同的生存利益,但作為男人和女人,作為老人和小孩,作為不同群體或部落的人,他們又具有私人性的利益。自然分工第一次造就了這種利益分離,就表現在種的利益和個體利益的差別。三次社會大分工使得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性程度增強,這種依賴性使人們對共同利益的追求成為歷史發展進步的標尺。個人利益的追逐使得共同利益遭到空前的緊張,維護共同利益的國家由此而誕生。國家這一政治共同體就是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斗爭的結果。所以,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是對立統一的。

第三,個人利益往往是個人從事一定行為的動力。馬克思恩格斯不同于其他唯心主義思想家的地方就在于,他們不是從理論或幻想的、虛構的人出發,而是從現實的個人出發,從追求生存利益的個人出發來解釋人及其行為的動機和價值觀念。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分析道:“各個人的出發點總是他們自己,不過當然是處于既有的歷史條件和關系范圍之內的自己,而不是玄想家們所理解的‘純粹’個人。”由于自發的社會分工使然,個人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總是從追求個人利益作為其行動的出發點。有了分工就產生了交換的需要,如果個人不追求自己的利益,就不能和其他勞動者換取基本的生存資料,因此,自發的分工強加給個人一種天然的規定性就是追求個人利益。這種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本身是以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的分裂為前提的,即以社會分工為前提的。但正是這種分裂使得每個人在不斷追求利益的過程中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第四,從歷史社會學的角度看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的關系發生了幾次變革。第一次是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的和合階段,這一階段沒有階級和國家的產生,個人和集體或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基本是和諧的,人們沒有私有的觀念,為了種或氏族部落的生存,大家把自己的利益都看作共同的利益。在原始社會,盡管事實上已經開始發生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分裂,但這種分裂只是局部的,不起主導作用。第二次是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分裂和否定階段。三次社會大分工使得人與人的關系開始建立在利益交換關系之上,個人利益通過交換算計的天平,在不同的生產者之間流轉,“算計理性”使得個人利益開始張揚,集體或共同利益開始淡化,個人把自己從最初的自然共同體中獨立出來,用冷靜的眼光觀察這個世界,個人不再自發地把自己看作共同體的一員,而是首先看作利益的主體。共同利益的捍衛不再建立在個體的自覺基礎上,除非強制性的外力,否則,個人不會自愿地去捍衛共同利益。政治共同體產生后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分裂,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關系在歷史上進入了一個空前否定的階段。隨著私有制的消滅,政治共同體讓位于人類共同體,個人在充分發展的基礎上不再以個體為基礎,個人利益和共同體的利益在新的起點上重新融合,這就是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關系的第三個階段。

三、馬克思對共同利益的劃分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共同利益在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因而就產生性質不同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在性質上可以分為虛幻的共同利益和真實的共同利益。虛幻的共同利益。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每一個企圖取代舊統治階級的新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就是說,這在觀念上的表達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普遍的東西一般說來是一種虛幻的共同體形式。”也就是說,當統治階級往往把階級利益說成是普遍利益時,它實際上就是虛幻的共同利益,這種共同利益不是真正的,而是“說成”或“視為”的普遍的共同利益。在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下,分工還是自發形成的情況下,共同利益在現實中往往以分工約束下的個人間的依存關系的“普遍利益”的姿態出現,它實際上就是一種和人們的共同利益相脫離的、不完全一致的東西,乃至相異化的東西。它是自發分工條件下共同利益的現實表現形式,也具有客觀性,而不是假想的利益,只是由于它采取了“普遍利益”的形式,而在內容上并沒有真正代表真實的每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因而我們說它是一種虛幻的共同利益。馬克思在批評資本主義國家時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實際上國家不外是資產者為了在國內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財產和利益所必然采取的一種組織形式。”國家就是虛幻共同利益的典型表現形式。

真實的共同利益。真實的共同利益作為特定共同體內個人利益之間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它離不開個人利益的充分發展,同時與個人利益不沖突,反而是個人利益的體現和代表。它從個人利益中產生,但又不是獨立或凌駕于個人利益之上的力量,它的深刻基礎就在于個人利益的發展。真實的共同利益形成的客觀條件之一就是自發的束縛人的把人原子化的分工被自覺自為的分工所取代,個人不在為著生存利益而斗爭的時候就會實現。“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作為私人主體的個體被自由全面發展的個人所替代,被自由人的聯合體所取代,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在新的基礎上得以融合。

四、共同利益與共同體的關系

沒有共同體,利益總是雜亂而個體化的,也就不可能產生共同利益,同樣,沒有共同利益的維系,共同體也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共同體與共同利益之間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第一,共同利益是維系共同體存在的最為深刻的原因。存在論哲學認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原因和條件。共同體也是如此。共同體是人們基于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集體或組織。人天生就是社會動物,在交往中由于共同的利益傾向而結成不同性質的共同體。沒有人們的共同利益也就不會有共同體的存在。第二,個人利益的滿足和實現要有共同利益的保障。任何個體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是通過與他人的聯系和依存才能實現的,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間表現出的相互聯系,依賴的基礎就是共同利益。一方面,共同利益源自于個人對自身利益追求時所發生的社會聯系和社會依存,另一方面,共同利益是個人利益實現的前提和條件。沒有共同利益的保障,個人利益也就得不到實現。第三,共同體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共同利益。任何共同體的存在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和環境的變化共同體也處在不斷進步和發展中,在這個過程中,共同利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共同利益為共同體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了可能。

作者:趙艷琴 單位:天水師范學院經管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91资源在线播放| 少妇饥渴XXHD麻豆XXHD骆驼|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最近最新视频中文字幕4|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男生秘密网站入口|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一级黄色电影| 97日日碰人人模人人澡|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好男人好影视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国产乱XXXXX97国语对白| 九九影院理论片在线观看一级 | 99re在线播放视频|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乱肉妇岳奶水小说|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一级特黄在线| 男女做性无遮挡免费视频| 午夜时刻免费实验区观看| 色吊丝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图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800av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