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組織部門應對網絡輿情問題的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網絡上的公開化和自由化的環境下,一些網絡問題過度發展后形成網絡輿情問題,嚴重影響社會的和諧安定。因而加強對網絡輿情問題的監督成為網絡管理者、組織部門工作的重點。鑒于此,本文從網絡輿情問題定義、特點和輿情處理的挑戰入手,分析我國組織部門應對網絡輿情問題的對策方式。旨在提高黨務組織部門解決網絡輿情問題的效率,推動網絡世界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組織部門;網絡輿情;對策
目前,網絡成為人民群眾表達情感意志的最重要的渠道,已然成為人們參與時事政治的重要方式。而網絡輿情問題是網絡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的表現之一。相關組織部門采取及時、有效的方式解決網絡輿情問題,能夠使網絡輿情僅僅成為一個八卦事件,對于黨的執政地位不存在影響。而當網絡輿情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處理時,不斷發展擴大的網絡輿情將會給社會的和諧發展造成阻礙。因而組織部門實現對網絡輿情的控制和處理具有重要意義。[1]
一、網絡輿情問題的相關內容
(一)網絡輿情的定義網絡輿情問題主要是指在網絡上廣泛宣傳的可能會影響到社會及組織目標和利益的突發事件。這類事件同時能夠引起公眾對其產生評論和意見,從而導致更大的網絡影響力,最終形成能夠改變社會和組織原本發展趨勢的信息力量。通常情況下,網絡輿情問題最終會發展成為社會公共危機。[2]
(二)網絡輿情問題發展的特點一是網絡輿情危機問題形成具有預警性特點,即網絡輿情事件是由一件普通的社會公開事件經過四個階段發展成為網絡輿情問題的;二是網絡輿情危機迅速擴張性特點,主要是網絡輿情中過激的言論意見具有快速傳播的功能;三是網絡輿情危機具有擴大范圍的特點,即當一項公共危機事件發生時,將會引申到相關或相似的事件中,并且擁有持續不斷的后續報道,持續引發公眾過激言論的產生;[3]四是網絡輿情主體情緒的極端化發展,當網絡形成消極意見集聚時,部分網民陷入極端情緒當中,從而引發網絡輿情危機。
(三)組織部門處理輿情問題遇到的挑戰一是未能把握好輿情問題處理的時機,導致輿情問題處理的效率低,效果不明顯,造成不能彌補的社會消極影響;二是在面對網絡輿情問題處理時,相關部門和機構往往采取不正確的方式進行網絡輿情控制,不僅沒能有效控制輿情發展,反而更加激化了事態的擴大。
二、組織部門處理網絡輿情問題的方式
(一)組織部門要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監控網絡輿情危機具有預警性特點,所以一方面要求組織部門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監控,及時掌握網絡輿情的發展過程,在網絡輿情危機還未產生,并還未對社會發展造成影響的時候,就采取合適的手段,杜絕該網絡輿情的后續發展。例如,2007年開始,河北石家莊王麗亞偽造學歷證明和任職證明,先后成為河北石家莊市儲備干部、鹿泉市開發區黨委書記和石家莊團市委書記,在發現其偽造的個人信息之后,組織部門采取了相關措施對涉案人員進行警告和開除黨籍的處分,組織部門在處理該事件的時間把握上效果甚微,事件經過2003年~2007年四年的時間,導致爆發了嚴重的網絡輿情。通過這件事,組織部門正確認識到了對網絡輿情進行監控的重要性,即要求從選人、用人的本質入手,并在事件未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之前就要展開相應的措施。
(二)組織部門要構建與群眾暢通交流的渠道網絡輿情危機的發展不僅影響組織部門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其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所以要求組織部門在傳播途中就要杜絕網絡輿情問題的發展。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加強對公民公共責任意識等的培養,通過構建公開的黨民交流平臺,為網民提供合法、合理、高效的溝通渠道,實現黨務組織部門與媒體展開合作的方式杜絕網絡輿情危機的發生。
(三)組織部門要擁有接受監督的意識杜絕網絡輿情問題最根本的方式在于從根源上杜絕公共危機事件的產生。即要求政府相關部門等干部在行事作風上符合法制法規要求,提高其行事的效率,減少工作中誤差的產生,從而歸還給公眾輕松自在的網絡環境,減少公共危機事件的產生。同時還要求在全社會范圍內健全公開透明的網絡輿論監督體系、政府部門工作監督體系,從而從根源上杜絕網絡輿情危機的產生。
(四)組織部門要嚴格按照相關原則處理網絡輿情危機組織部門通過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網絡輿情危機處理原則,如搶占先機原則,即在網絡輿情發生的初期就由組織部門掌握輿論的發展方向;正確導向原則,同樣在網絡輿情發展的萌芽期,對輿情進行引導發展等,這些原則都是利用在輿情的發展萌發期對輿情的總體走向進行引導,從而控制輿情發展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給公眾自由發言的機會,避免產生的網絡輿情危機破壞社會的和諧。另外在網絡輿情危機已經出現時,要通過公正、透明的第三方進行輿情的導向,從而使網絡輿情回到正常的范圍內。例如,2009年的行賄買官案中,河南省許昌市原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國華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1259.4萬元,經過紀委部門的查處后,王國華和相關涉案人員得到了相應的處置,在這一網絡輿情實踐中,組織部門處于主動的局面,并采用積極主動的方式高效處理該案。通過這一案例可以說明,組織部門在處理網絡輿情事件時,要依法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法規辦事。
三、結語
總之,網絡輿情的發展具有雙重性特點,這大大加深了網絡輿情危機對社會產生消極影響的程度。同時,網絡輿情的階段性特征又給予組織部門實現對網絡輿情的控制和正確引導的機會。通過建立網絡監督體制,加強對萌芽期的網絡輿情的控制;通過提高相關部門的自我素質,避免公共危機事件的產生,提高公民的公共責任心,杜絕極端情緒的產生。最終得以避免網絡輿情危機給社會發展帶來挑戰。
參考文獻:
[1]秦亞歐.組織部門應對網絡輿情問題的策略分析[J].領導科學,2011(06):41-43.
[2]梁春陽,李習文.論黨政部門網絡輿情危機應對策略[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11):21-25.
[3]葉奕.政府危機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應對的問題及對策[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4(05):100-105.
作者:黎巧賢 單位:武漢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