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各種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財務會計工作受到沖擊,財務領域迫切需要進行改革。2021年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站在新起點上,如何進一步提高企業運營質量,企業如何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等問題值得我們關注。本文通過對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必要性進行分析,針對“大智移云”背景下會計轉型面臨的挑戰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智移云;財務會計;管理會計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概述
國際會計師聯合(IFAC)于1952年,在倫敦舉辦代表大會,會上正式通過“管理會計”這一術語,從此,會計這一學科被分成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西方國家對于管理會計的研究和運用已經長達半個世紀,我國對管理會計的研究起步較晚,所以在工作的具體運用上,仍舊是以核算型的財務會計為主。2014年被稱為管理會計的元年,財政部的指導意見把管理會計正式地推向大眾的面前,隨后,2015年財政部會計司出臺了基本指引,各個關于管理會計的論壇相繼召開,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引進管理會計體系,可謂是“忽如一夜春風來,管理會計遍地開”。管理會計與傳統的財務會計相比能夠創造價值,它是為適應企業經營需求和戰略而產生的。管理會計的工作重心在事前,主要幫助企業管理層進行科學的決策,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而財務會計的工作重心在事后,經濟業務發生以后進行記錄與核算,編制報表以供企業內部管理層、員工和企業外部債權人、投資者以及政府部門這些信息使用者使用。
二、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實際工作中財務工作和管理工作屬于不相關業務,財務部門主要以財務會計為主,很少有管理會計的涉及。傳統財務會計的主要工作是發生經濟業務數據的記錄、整理以及報告。在“大智移云”的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提供的云計算、互聯網技術提供的大數據信息共享為財務工作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性,面對大量的信息,要求財務人員高效率、高速度、高質量的進行信息分析。財務人員面對大量的數據信息,傳統的靠人工去核算記錄的方式已經無法適應企業高效、高速、高質量的數據處理要求,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智能化技術替代人工進行繁雜的核算工作成為可能。當前的會計工作模式基本能滿足企業的經營需要,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樣財務和管理相分離會極大制約企業在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克服這一缺點,必須促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升級。財政部出臺一系列文件推動管理會計的發展,不論是高校人才培養還是企業會計改革都是順應時代的一種選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伴隨著無形的風險,這種經營風險貫穿企業經營過程的始終,如果不能有效地進行預算、決策、規劃、控制,很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的破產。但是,財務會計工作的側重點是反映企業一個時點的財務狀況和一段時間的利潤所得,是事后的核算和報告,風險不存在核算記錄的過程中,不體現報告之中。管理會計工作側重點是對企業日常經營運轉過程進行數據分析、資料整合以供管理層制定決策、統籌規劃、長遠發展,在此過程中更容易發現企業面臨的潛在風險,分析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尋求潛在的機遇和投資機會。管理會計在為管理層提供信息、制定決策時,長遠考慮企業的生命周期和長遠發展趨勢,有效避免因短期趨利行為導致的潛在風險。綜上,以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為基礎,加上管理會計內部控制為保障,是企業提高效益、防范風險、順應時代,提升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和必經之路。
三、“大智移云”背景下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建議
(一)以社會發展需求拉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是對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明確指引。據統計,今年高校畢業生高達874萬人,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的就業,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高質量、不斷線的就業服務。高校作為人才輸送基地,要想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需要從根本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革,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給學生健全而優秀的人格贏得未來的幸福,造福國家社會。“大智移云”背景下使得信息處于快速的更新中,企業必須擁有更為科學的數據信息系統作為支持和保障,因此,在財務會計轉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過程中,必須不斷提高會計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不僅是專業知識能力、實操演練功力,還包含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過濾、搜索、獲取并加以使用有用信息的能力,擁有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才能在工作崗位上出色地完成工作。會計人員要從過去簡單的整理、核算、報表、監督工作轉化到綜合性的管理工作中,提高信息化能力,加快思維的轉變和工作方式的創新。鑒于社會對會計人才能力需求的變化,需要創新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從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以期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教學方法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摒棄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數據時代網絡學習的優勢,既保證課堂教學,又能促進個性化自主學習能力。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方式的選取上,重視過程性評價、實訓成績的比重,而不是以最終期末考試一張卷子為標準的“唯分論”。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在線下課堂學習和個性化線上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感興趣的知識點,查閱相關資料并撰寫課程論文,同時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發展意識,轉變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學習理念。
(二)以完善管理、監督制度推動企業順利轉型
傳統的會計制度下,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沒有加以特別的區分,統統以會計為主要制約對象,因此,為了克服這一缺點,首先,應該厘清兩者之間工作內容、職責的區別,這是加快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進程的基礎。企業領導者從思想上增強其對企業管理的創新觀念,會計工作者對具體工作重心也要有所偏移。管理會計的工作重點并非財務報表的出具,而是企業事前的預測,比如根據已經發生資金流動的趨勢,加以數據分析處理手段,預測企業的資金流向,進而為管理層決策提供信息,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做出有效的決策和正確的評估。企業管理會計工作人員轉變會計意識,增強財務數據分析能力,規避潛在的經營風險,為企業的良性循環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另外,監督部門要依據內部管理制度、會計核算管理體系來創建完善的監督機制,配合推動企業工作重心轉移,轉型發展。會計報告期對外進行財務報告時,由于現行會計準則的要求,需要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進行報告,企業日常采取管理會計進行內部管理和決策,年末加以分析,換算為符合準則要求的報表。這就需要企業制定相應的會計科目類別、更新管理理念、構建新型的財務報告體系,厘清部門的職能、責任職員的職責,做好統籌把控工作,使企業權責分明、有序、高效地運行。
(三)以全新會計思想理念創新會計融合發展
“大智移云”背景下,企業要想提高核心競爭力,在迅速發展的市場競爭中求得一席之地,就要重視和強化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這一過程中,企業要施行有力舉措來建立正確的會計新思想,從理念上為二者的融合發展奠定根基。目前,大部分企業只是在現行會計制度下進行財務會計的核算,沒有真正認識到管理會計對企業長遠發展的影響,因而對財務會計轉型升級、與管理會計進行融合發展并不積極。為促進二者的融合,企業要順應時展趨勢,從新的視角來審視會計工作如何開展,積極引進專業、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實現對企業資源的全面整合和利用,多種舉措聯合起來形成聯動力。財務會計要從轉變傳統思維模式開始,企業日常經營的各個環節都會有經濟數據的產生,深入各個經營環節,挖掘數據進行整理、歸類、記錄和報告,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對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和預測。在這個過程中,即可以深入了解企業的經濟來往業務,還可以用舊數據創造新價值。其中業財融合是企業傳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一個措施,也是目前“大智移云”背景下的財務人員必然轉型的發展方向。會計人員由會計核算向業務方向進行發展,會計工作融合業務,財務參與全程的業務過程,這樣全新的會計思想理念促使財務人員成為懂會計的業務人員,可以為業務的決策方案提供信息和解決問題。未來企業的競爭力不僅僅是業務經營能力的優劣,還有財務人員的會計工作和業務決策融合發展的能力。企業的穩步發展需要管理會計,幫助企業管理者從經營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進而預測和分析,最終提供對企業發展決策有價值的建議,這才能真正體現管理會計對于企業的價值存在。
四、結論
企業要想在“大智移云”背景下,保持核心競爭力,長遠發展,轉型升級是必經之路。財務會計面臨著被財務機器人、財務智能化取代的風險,但是管理會計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所以,企業財務會計要向管理會計轉型,融合創新發展。面對機遇和挑戰,如何開展創新融合發展?本文從以社會發展需求拉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以完善管理、監督制度推動企業順利轉型,以全新會計思想理念創新會計融合發展三個方面給出了答案。希望為企業財務會計轉型提供參考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余亞麗.新形勢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21(07):145-146.
[2]張語軒,蔣玲玲.探究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發展[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04):83-84.
[3]秦紅芬.基于大數據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分析[J].納稅,2021(06):65-66.
[4]張雪.大智移云背景下財務人員轉型探討[J].財會學習,2021(03):32-33.
[5]車蒙.“大智移云”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思考——基于財務人員視角[J].納稅,2021(03):73-74.
[6]朱曉元.論區塊鏈技術對財務會計數字化轉型的思考[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1(03):59-61.
作者:陳芳 單位: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