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國外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主要有三種實現模式,一是直銷型物流模式,二是聯盟型物流模式,三是第三方物流模式。目前我國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中應用角度的是第三方物流模式。該模式有一定的專業優勢,同時也涉及一些不足之處。
1.直銷型物流模式。這種物流模式最早興趣與歐洲英國、挪威等農業較為發達的國家。所謂直銷,就是由農產品的生產者向消費者直接流通的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中間的物流環節,而且相比于其他兩種物流模式更加便捷,更能有效的節省時間。這種物流模式適用于對時效要求較高的鮮活農產品。
2.聯盟型物流模式。聯盟型物流模式在日本、韓國等農業發達國家發展比較成熟,而且這種物流模式的特點也是基于這些國家的農業經營狀況建立起來的,比較少適合亞洲國家的農產品物流模式。聯盟型物流模式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導,生產者、批發商、零售商、運輸商、加工保鮮企業等在這個農產品批發市場中高效率的交換信息,深度合作,并且在這樣的基礎上大大提升了農產品物流的專業化程度。聯盟型物流雖然在流通環節上并沒有減少,但是專業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卻大大提升。
3.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主要是專業的物流配送企業承接農產品物流業務,生產者根據客戶訂單生產和加工差產品,而第三方物流僅負責配送。這種物流模式專業化程度較高,時效性較強,更為重要的是減少農產品生產企業的構建物流體系的成本。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目前這種農產品物流模式在美國應用的比較成熟,我國第三方農產品物流還沒有形成系統,與美國存在很大差距。
二、推動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的策略
1.加強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我國農產品的生產經營分散性較強,農戶散種數量要遠遠大于規模經營數量。這種經營模式給農產品物流帶來很大不便。在克服這種困難方面日本和韓國的經營比較實用與我國國情,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條就是建立大型的、功能齊全的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將散戶經營的模式經由大型農產品物流中心整合為統一的資源優勢[2]。這樣農產品物流配送的起點就由農戶的田間地頭轉到了物流配送中心。這樣不僅大大節約了物流的成本和時間,同時也為農產品生產標準的統一建立了標準。
2.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高效的物流配送模式。農業生產范圍廣泛,農產品差異較大,而且我國地區差異也比較明顯。這些差異性決定了我國的農產品物流不能采取單一的模式。應當根據農產品的特點和具體情況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物流配送模式。這對農產品物流的發展來說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也成為影響和提升農產品生產運作效率的一個關鍵領域。我國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的實現就是在不同情況的基礎上建立更加適合自己的物流配送模式。
3.建立農產品加工生產服務組織。農產品電子商務配送體系應當建立配套體系,沒有協調的配套設施和制度標準,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始終不能發揮應有作用。這些配套設施例如專門的農產品物流園區,連鎖超市,實現全國統一的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等等。目前我國在這些方面已經初步探索了一條可行道路,但是成熟和完善尚需一定時日。
作者:馬阿日娜單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商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