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高專藝術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藝術設計基礎課程
(1)簡單介紹。
藝術設計一般以美術為主,藝術設計的過程就是獨特文化創造的過程,藝術設計是一門集藝術、科學、美學、心理學及工程學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藝術設計具有美觀及追新求異的特點,同時還具有使用的功能。而藝術設計基礎課程重視的是基礎和方法。
(2)特點。
1)使用和審美功能。藝術設計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像建筑設計、平面設計等,藝術設計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藝術設計隨處可見。藝術設計具有自身的特點,不僅具有使用功能,還具有審美功能。例如,對于建筑的設計,它首先要滿足于使用功能,為居住者提供空間,但是人們注重它的實用性的同時,還會提出美觀性的要求,這也是人們愛美的一種體現。2)是文化的象征。當藝術設計達到一定的層次時,它就具有一般設計作品不具備的文化特征,將這些文化特征融入藝術設計基礎課程中去,對培養學生理解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藝術設計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藝術和生活的熱愛。
2藝術設計基礎課對學生教育的作用
藝術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因此,通過對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向個性化方向發展,在創作過程中,堅持自己鮮明的個性。藝術設計不同于數理化學科,都有統一的答案,而藝術設計要的就是個性,就是與眾不同,這也是藝術設計的獨特之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創作,進而促進個性發展;通過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堅持自己的思維,樹立創新的意識,在學習中,激發自己的想象力,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進一步促進想象力的發展;通過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在進行藝術設計時,充分調動了學生身體的各個感官,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另外,通過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學生對于藝術設計的美有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切實體會到藝術設計作品的文化內涵,在理解和傳承我國優秀文化的同時,提高了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
3影響學生創造力的原因
(1)對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認知存在問題。
現階段,大部分學生對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重要性認知不足,甚至部分教師也因為這個原因,對于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敷衍了事。藝術設計不是單純的藝術,它涵蓋了很多學科的知識,具有綜合性的特點。通過藝術設計的學習,培養的是藝術和科學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創新思維與藝術設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藝術設計基礎課程就是培養學生創新性的平臺,但是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并沒有認識到藝術設計基礎課程開展的重要性,一味地排斥對藝術設計課的學習,覺得藝術設計太過抽象,不能將精力浪費在無用的功課上。從而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學生和部分老師的思想意識不夠,沒有認識到藝術設計對創造力培養的必要性,他們存在的這種思想也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需要端正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模式。
(2)教育方式不能滿足創新思維發展的要求
在高職高專的藝術設計課程中,部分學校仍然延續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一味地重視繪畫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臨摹,往往忽略了對造型和色彩的設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步入高職高專院校是異常興奮的,但高校的教育模式是讓他們失望的,設計教育側重于理性,并利用科學形式和美學的相關規律,加強對學生色彩的訓練,而現實的教學模式卻造成了學生對色彩和造型缺乏理性的認識,就不要說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了。
(3)教學手段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藝術設計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但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高職高專院校的藝術設計課程依舊采用灌輸式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忽略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想象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激發,對藝術設計缺乏必要的探索,甚至造成學生的創新能力被扼殺在搖籃里,束縛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4促進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對策
(1)轉變教育的觀念。
對于藝術設計而言,其發展的靈魂就是創新,只有具備了創新元素才能使設計具有生命力,進而充滿魅力。為了培養具有創造力的人才,在藝術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育的觀念,樹立起具有現代性、創新性的設計意識,將藝術設計基礎教學和社會的發展進行有效的結合。將現代的藝術設計理念引入到高職高專課堂中去,設計藝術形式的時尚性和潮流性;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設計要為社會服務,學校要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促使學生接觸社會,到企業中實踐,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技能,通過實踐不斷提升學生的設計水平,并在自身設計的水平上,加以創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以后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斷強化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地域特色,課程的設計要結合當地的精神信仰、生產生活等,促進藝術設計具有地域性的特色。
(2)轉變教學方法。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要及時轉變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可以激發學生創造性的想法,有利于教師發掘學生的創造性潛能,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作用,尊重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學生擁有自由的空間,可以選擇專業方向,也可以選擇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設計的環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學生進行藝術設計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結合多學科的知識,解決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而形成自己的設計語言;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要啟發學生去尋找特定的機緣,選擇與學生設計相關的課題,并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探究性課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在這個探究的過程中,注重的是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理解、綜合知識的能力,并通過探究式學習,對所學知識加以運用,提高自身的創造力。
(3)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藝術設計本身就需要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使藝術設計具有獨特性。在授課的過程中,老師要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放在重要的地位,將創造性思維貫穿于整個教學全程,教師要憑借新穎的教學方式,調度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將他們帶入創造性設計的氛圍之中,讓學生保留自身的個性,插上想象的翅膀,進而激發創造性的想法,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的作品;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從藝術設計基礎課程著手,訓練學生的思維,教師要掌握訓練思維的方式,才能在教課的過程中,發掘學生的創造潛力。對于作品的設計,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憑借不同的思維角度,激發創造性的火花,尋找到新的創意點,通過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可以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讓學生掌握到尋找不同創意的思路,進而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4)實踐激發創造力。
藝術設計離不開實踐,離不開動手操作。因此,要利用實踐的過程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基礎課程中讓學生對點、線、面及色彩等各種造型要素進行掌握,接著將造型要素和空間進行組合練習,通過平衡組合練習,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只有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才能獲得創造力。應突破傳統思維的限制,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激發獨特的思維,并將自己獨特的思維通過設計作品呈現出來,從實踐過程中激發創造力。
(5)保持個性的獨創,激發創造力。
藝術設計課程的學習離不開個性的發展,個性的發展往往能激發創造力。在教課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獨特想法不能輕率否定,要給予學生客觀的分析和評價,并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個性教育往往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因此,教師在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地加入一些培養學生個性的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要鼓勵學生設計獨創作品,在課程中加入培養學生思想觀念的內容,激發他們大膽創新的思維,鼓勵他們積極捕捉生活中的突發靈感,利用突發的靈感創造出的作品才具有獨特性和創新性,培養學生的獨創和捕捉靈感的能力,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最高點。
5結語
社會的進步要求我們必須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的人才,因此,本文結合藝術設計基礎課程對學生教育的意義及影響學生創造力的因素進行論述,并從不同的方面闡述了藝術設計基礎課程促進學生創造力發展的方法,從而促進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基礎課程的順利開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從而為社會的發展輸出大量的創新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作者:吳妙婷單位:廣州松田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