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樣式論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科書改革與原理研究樣式
教科書改革范式始終是我國創新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努力是直接圍繞原理研究進行的,所以我們這樣稱呼這個樣式。其實,所有各種樣式最終都是要驗證或者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這是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對此,這方面的研究者們都耳熟能詳,此不贅述。有學者認為,目前,這些范式都是“假范式”、“偽范式”,而且危害性可能更大。這些范式是針對“傳統教科書”講的,研究者認為對于教科書來講,他們已經形成了理論共識、思維變革共識,可是他們的理論貢獻是十分有限的,“傳統教科書”不容虛無化,不容顛覆,解釋力依然存在。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與文本-文獻學研究樣式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是脫胎于“原著選讀”的,“原著選讀”的目的就在于“證明”教科書原理出場有據;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從一出場就具有鮮明的歷史視域,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作是一個歷史發展著的思想體系。歷史的視域只有具備文本-文獻學考訂的基礎,其論據的支持才是可信和有效的,所以,筆者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與文本-文獻學研究合起來看作為一個樣式。在文本-文獻學研究中,對斯大林研究的缺失是一個普遍現象。這是很不應該的,是受到妖魔化斯大林影響的結果。在馬克思主義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斯大林的貢獻是不能抹殺的。只有認真研究斯大林,才能避免重復同樣的錯誤。在這個意義上,研究斯大林的文本-文獻意義更加重大。對于何種文本更能夠代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意,筆者認為,只要對文本作出基本著作與參考著作的區分,那就不是什么問題了。基本著作就是一般讀者讀過之后能夠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的那些著作,不是所有公開出版的著作都是基本著作,參考著作是那些對馬克思主義傳播產生重大影響的著作。手稿、筆記、書信甚至札記是參考著作,它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歷程。當前,對參考著作的研究越來越多,這與對基本著作的研究已經很透徹有關,可以把它作為學者的興趣與生計手段,但若投入過多精力則意義不大,這方面的成果再豐富也改變不了基本著作的結論與人們已經接受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
(三)中國化與中西哲學對話樣式
作為一種研究路徑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必然產物,是方法論自覺和反思的結果。成功的中國化既要抓準中國問題,又要有世界眼光,吸取世界思想資源。所以,國內外馬克思主義的比較研究應該始終是中國化研究范式的內在要素。只有深入理解國外馬克思主義,才能更完整準確地理解中國化的特點,以便更好地推進中國化的理論創新。當然,“后中國特色”時代的“中國化”將有不同的含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意味著為世界創造一個以中國道路為藍本、可資世界借鑒的馬克思主義。同一部《紅樓夢》,不同的讀者會看到不同的風景。同樣,不同讀者對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也會有不同的理解。為了求其真,讀者之間關于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文本思想及其所涉及的時代實踐問題需要展開對話。與各種思想展開批判性對話曾經是馬克思新世界觀出場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應當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出場的路徑。“以中解馬”、“以西解馬”都是為了“化馬”,所以,這些范式可以歸為一個樣式。
(四)出場學與問題學和領域創新樣式
出場學直接講要出場,至于怎么出場,還要通過某種具體的問題和某個領域的創新,所以,這三個范式可以歸為一個樣式。領域哲學和部門哲學都是具體出場的一種方式,試圖把某種部門哲學擴大化的傾向肯定是一種僭妄。例如,“文化哲學范式”的主張者把文化作為哲學解釋模式,試圖闡釋馬克思哲學變革的文化哲學走向,并且在發展哲學、交往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新儒學、后現代主義、價值學、人學等研究領域展開文化哲學研究。這與把文化哲學當成部門哲學的研究方式不同。這種研究給人的總體印象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窄化了。“出場學”將思想出場的邏輯看作是歷史語境發生重大變化的必然產物。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形態”問題賴以出場的歷史語境和前提基礎加以批判和考察,使我們面對出場學。從“出場”角度研究馬克思主義在時代和空間語境中在場的可能性,“出場學”是力圖闡釋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機制的哲學范式。“反思的問題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領域創新在關注重大現實問題的哲學解答時,出場學要求將思想出場的邏輯與歷史變遷的邏輯相關聯,將哲學與時代構成一個具有關聯場域的解釋系統,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創新機制。
“反思的問題學”范式以問題為中心展開哲學研究。社會生活實踐不斷提出新問題,引導哲學重新反思問題、解答問題,從而不斷引導理論創新。問題視域成為引導理論走向時代、走向實際的主要路徑。“反思的問題學”在解答問題過程中不限于哲學視域,其多學科知識特點使得問題解答大多沒有上升到哲學反思的高度。“反思的問題學”研究范式呼喚領域哲學或部門哲學的研究。通過領域創新路徑來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成為反思問題學的必然邏輯。如果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最終能夠形成一個范式,我們也無愧于這個時代和世界了。筆者認為,在形成這個范式的過程中,當前哲學研究表現為以上四大基本樣式。展望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前景,可能不是每個樣式的分別推進,而是總體上的融合創新。而了解這些樣式,無疑有利于保持學術清醒與思想自覺。
作者:劉德中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